重逢(2)(2 / 2)

加入书签

裴彻脊背挺直,整个人微微前倾。睫毛长得让谢宜珩都嫉妒,密匝匝的垂着。那双琥珀色的眼眸就这么盯着她,澄澈又明亮。眉眼之间满是英气,加之他今天穿了件白色圆领的t恤,少年得不得了。

谢宜珩实在是很难把他和教授这种词联系起来。

她说起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的事,语速就不自觉的快了很多。一边说着,指尖快速划过圈出来的实验方案:“要追踪激光干涉仪数据中的谱线特征的话,干涉仪内部电线的震动会产生噪声。”

裴彻点点头,这个问题他和爱德华在一开始就考虑过,只是很难找到一个可实现的方法来过滤噪声。

她略一沉吟,最后还是说道:“卡尔曼滤波。”

气氛实在是好的要命,他对机器学习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尽职尽责地扮演一个好脾气的听众,不会问些奇怪刁钻的问题去为难谢宜珩。而谢宜珩也放松了许多,卡尔曼滤波就是她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她相当的有信心,也有莫名的底气。

谢宜珩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发亮,看的裴彻心里没由来的一颤。

还在波士顿的时候,谢宜珩是学校里很出名的女孩子。长得漂亮,成绩优秀的要命,偏偏脾气还很好,对谁都是一张明媚的笑脸。她修了微积分,物理,还有一门化学。课表和裴彻近乎是一模一样,裴彻老是在不同的课堂上见到她,于是乎就记住了这张漂亮的东方面孔。

圣安德鲁高中一个年级也就一百多个学生,开的选修课本就多,学生们选课也是各凭兴趣。当时教物理的是布莱克·科克斯老师,布莱克上课打分都非常严格,给分铁公鸡这个绰号几乎是人尽皆知。不少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都对他的课堂望而却步。开学时一看,物理班上竟然只有四个学生了。一个星期之后,有一个学生的第一次作业,就因为没用a4纸来写,被布莱克直接判了零分。那个学生第二天就向人事资源部提交了转课的表格,再也没有在物理课上出现过。

裴彻基础本来就好,修这门物理只是让自己的成绩单上有这门课——他大学要申请物理专业,不可能高中不修物理课。他并不奢望真正能从这里的物理课堂上学到什么,毕竟上高中之前他已经自己学完了复变函数和群表示论。

没想到布莱克和每个学生私下聊过之后,第一堂课就讲的是统计物理。第一周的测验成绩发下来,裴彻错了一道选择题,光荣的垫底了。

下了课之后,谢宜珩笑眯眯地拦住他,问他:“劳伦斯同学,你好。布莱克让我来问问你,下周的实验要不要和我一起?因为下周托马斯请假了,应该只有我们两个人上课。”

其实布莱克的原话是:“路易莎,你和劳伦斯一起做实验吧。你多教教他,他一个人可能做不好。”

虽然她的措辞相当客气,但是裴彻还是感觉自己被侮辱了。他摇了摇头,打算直接走掉。

“课上一共就三个学生,学校用正态分布来算我们的绩点。那就是一个a,一个b,一个c。”谢宜珩居然也跟了上来,她走得慢,不太跟得上裴彻的步子。近乎是一边小跑着,一边耐心地给他分析利弊:“我们分开做,就一定会打分,那么缺席的托马斯就是c。但是如果我们一起,这次就算常规上课,布莱克只会按参与分来打。这样似乎对托马斯也公平一点,不是吗?”

谢宜珩停下来,杏眼笑弯了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裴彻又气又笑,尤其是谢宜珩还这么无赖地堵着他:“你也太分奴了吧。”

她一摊手,装模作样的在那里叹气:“没办法,我之后肯定要申请物理专业的。没有大学会收一个高中物理选修课是c的学生进自己的物理系吧?”

她当时的眼睛像金绿色的猫眼石,闪闪发光。说到申请物理专业的时候,更是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思忖了片刻:“但是a-ligo的精度要求是1e-22,单单是卡尔曼滤波的处理,我认为不足以把精度从1e-21提高到1e-22[2]。”

谢宜珩点点头:“所以肯定还是有别的方面的处理的。”

她说完,又低下头去看文献。这些文献是裴彻之前读过的,或多或少做过些标记。有了这些标记的指引,谢宜珩看得很快。

裴彻手头上的论文很快就写完了,毕竟本来也只差了个结尾部分。他保存完文档之后,并没有急着合上笔记本电脑,反倒是静静地看着谢宜珩。

她一直在读那几份文献,不时地圈圈画画,把一些重点和关键地数据标记出来。低头的时候,睫毛是微微颤着的。

安静又压抑,连她今天说得那两声谢谢也都像是被格式化了一样,规矩得无可挑剔。

但是这不是他认识的谢宜珩。

时钟渐渐往五点的方向走着,室内的光线越来越暗,阴影吞噬了大片的角落,隐隐只看见桌椅的轮廓边角。四周交错着深不见底的阴影和朦胧的黄昏光线,物体的边缘都被不同程度的模糊了。他一直在看谢宜珩,她伏案读书的样子和少时在实验室的身影渐渐交叠在一起。

庄周梦蝶。

他一时恍惚,光影交错间,分不清究竟是少时的自己做了个如此荒唐可笑的梦,梦里的自己和谢宜珩居然走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结局;还是在波士顿的岁月,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