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打仗的内容(1 / 2)

加入书签

王庭。

巴米尔没收到缘觉的信,问毕娑“高昌那边可有异状”

毕娑一脸茫然“为什么这么问”

“每隔两天会有一封信从高昌送回来,已经两天了,没有高昌的信。”

毕娑神色微沉,正待细问,亲兵飞跑进长廊“沙城送来的紧急军情”

“高昌被北戎军队包围了”

毕娑大惊失色。

巴米尔不敢耽搁,将战报送进石窟。

昙摩罗伽坐在书案前,抬起头,问“多少人”

亲兵道“约有一万人领兵的人是海都阿陵”

昙摩罗伽双眉略皱,收起佛珠,面色沉凝。

毕娑忙道“王,我愿领兵前去驰援高昌。”

昙摩罗伽不置可否,命亲兵取来舆图,提笔在羊皮纸上画了几条线,问亲兵“军情确认无误”

亲兵答道“回禀王,是沙城守将送回来的战报”

昙摩罗伽拧眉,“海都阿陵被挡在白城外,不可能带着一万兵马出现在高昌城外。”

毕娑也觉得不解“他可以伪装成牧民混过关卡不过他的那些兵马不可能,那高昌城外的一万兵马从哪里来的”

昙摩罗伽沉吟片刻,松开笔,“把莫毗多送回来的战报拿来。”

毕娑连忙翻出战报递给他。

昙摩罗伽比对着舆图看完战报,手指轻轻颤了颤,捏皱了羊皮纸。

毕娑神情焦灼“王”

昙摩罗伽放下舆图。

所有北戎残部,现在全都掉头赶往高昌去了。

海都阿陵不止一万人马,接下来几天,流落各地群龙无首的北戎乱军都会疯狂地扑向高昌。

她在高昌。

去高昌救她,就是中了海都阿陵的计策。

不去,高昌危矣。

“啪嗒”一声轻响,他收进袖中的佛珠滑落出来,掉在地上。

昙摩罗伽俯身拾起佛珠,心口阵阵发紧。

天色暗沉下来,强风呼啸,月影幢幢。

一万北戎人驻扎在高昌城外,远远望去,营帐中闪烁的篝篝火就像漫天璀璨繁星,银河灿烂。

而高昌城渺小得仿佛一点微弱的萤火,在铺天盖地的星光面前瑟瑟发抖。

达摩站在城头,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篝火,想起上次北戎大军压境时那所向披靡的滔天气势,不由得心生恐惧。

就是在那次北戎围城之后,他失去发妻,也失去抵抗的勇气,整日沉迷酒色,当了傀儡。

现在,再次面对杀气腾腾的北戎骑兵,他还是忍不住害怕。

火光摇曳,瑶英踏着月色走到他旁边,一身窄袖锦袍,穿了银甲,长发裹在巾帻里,问“杨迁那边有没有消息”

达摩回过神,摇摇头“没有,北戎大营直接停下来扎营,没有动静。”

瑶英眉头轻皱,问跟在身边的守将“城中的西州兵,加上所有能作战的平民,一共有多少可以作战的男丁”

守将想了想,答道“只有五千壮年男丁。”

达摩脸色微变,看着瑶英“公主这话是什么意思要所有平民登上城头守城”

现在还没到让手无寸铁的百姓登上城楼守城的地步。

瑶英眺望北戎大营,面带忧虑“大郎,这支北戎骑兵忽然出现,不急着攻城,而是在城外驻扎,他们这一次围城,不是为了突袭,也不是为了劫掠补充粮草物资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我们得早做准备。”

达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想要什么为什么要来攻打高昌”

瓦罕可汗已死,北戎分崩离析已成定局,眼下的局势,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伊州才是北戎人应该守住的城池,只要他们守住伊州,就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所以西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夺回伊州。

正因为此,李仲虔前几天点兵直奔伊州去了,现在不在城中。

北戎为什么弃伊州不顾,也不想办法向西逃窜,而是集结兵力来攻打高昌

北戎骑兵中出现海都阿陵部的军旗,这两天他们只叫阵,不攻城。军中有人嘀咕说他带兵攻打高昌是为了来抢夺文昭公主流言已经冒了头,达摩心惊不已,这种关头,谣言会让城中恐慌的百姓做出疯狂之举。

瑶英手扶箭垛,轻声道“有人说海都阿陵是为了我才来攻打打高昌,只要把我交出去,北戎就会退兵,大郎觉得可信吗”

达摩凝眸看她半晌,嘴角勾起“海都阿陵此人心狠手辣,我真把公主交出去了,他后脚就会带兵屠城,他故意放出这等流言蛊惑人心,就是为了让我们互相猜忌,我不会上当。”

瑶英颔首“你我都看得明白,不过只要有人在城中散播流言,百姓就会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到时候,北戎骑兵只要再集中兵力攻打几次城门,城中必会生乱如果百姓逼我出城,西军和百姓之间有了裂痕,以后西州兵收复失地可能会困难重重,北戎人可以趁机拉拢那些还在观望的州县我不出城,豪族会对我心生怨愤”

“不论我出不出城,都会影响士气。”

瑶英平静地道“如果明天北戎人接着叫阵,围而不攻,说明北戎人这次围城不会轻易撤兵,他们想耗下去,等到城中生变。”

达摩头皮发麻“公主,我这就吩咐下去,从明天开始,如果有人敢散播流言,严惩不赦”

瑶英一点也不惊慌“人心如此,我心里有数,谣言已经传开,等到明天就迟了,我已经让人去召集城中有威望的乡老,流言刚传出来,就得想办法遏止住,传得越久,越没办法解释清楚。”

她不能露出怯懦之态,从守城一开始就必须稳定人心。

两人对望一眼,下了城楼,来到议事厅,厅中火光摇曳,人头攒动,人人神色焦急,眉头紧锁,看到两人进门,立刻蜂拥上前。

“公主,北戎来势汹汹,杨将军率兵去了焉耆,我们这些人能守住城吗”

“海都阿陵提了什么要求他们肯不肯退兵”

“城外有一万北戎人我们怎么守得住”

一片惊恐到变了调子的询问声。

瑶英走到长案前,环视一圈,道“海都阿陵说,只要我肯出城,他就撤兵。”

这话一出,厅中哗然。

众人目瞪口呆,不敢置信,随即,脸上浮浮起尴尬之色。流言已经传播开来,他们心中不免嘀咕,觉得传言不假,公主容色冠绝中原,海都阿陵可能真的是为她来的。此时此刻,公主应该是那个最不想提起这事的人,可她却当众道出此语,难道公主深明大义,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打算出城

瑶英看着几位族老“诸位觉得我该不该出城”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说出心中所想。

达摩冷笑,“你们忘了,上次我们打开城门让北戎人入城以后,发生了什么”

众人一凛,上回北戎人为了杀鸡儆猴,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杀了一批心向汉地的官员和宫中禁卫军达摩说的没错,他和公主并无性命之忧,真正可能身首异处的是他们

达摩接着道“公主在此,各地西州兵和部落都会赶来驰援,凉州军也会派兵来救,王庭亦不会隔岸观火如果公主不在高昌,你们觉得救兵会来吗”

众人瞪大眼睛,冷汗涔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