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NB受不住(1 / 2)

加入书签

五月中旬某个星期一的早上,高木生产大队、五木生产大队、柳叶生产大队以及高河生产大队同时收到长木生产大队的礼物。

高木生产大队收到一个包裹,打开包裹看到里面装着一封信以及一些长得很像蚊香的东西。

高木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拆开信快速看一遍,看完后气得猛捶桌子“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大队长,信上写了什么”

大队长把信撕成碎片“信上说这是长木生产大队特制的蚊香,深受长木人民的喜爱,本着互助友爱、团结互助的邻里精神,因此免费给我们送来一包特制蚊香,如果我们用过后觉得喜欢,可以跟他们生产大队购买。”

他拿出一枚蚊香“像是这样的蚊香,一分钱可以买到十枚。”

“长木生产大队对咱们真好,大队长,咱们要不要给他们回礼”

大队长深吸一口气“蠢货长木生产大队没有好人,这些所谓的特制蚊香肯定有毒,赶紧拿去扔了,谁都不许用。”

高木生产大队的人当着大队长的面都说好,等大队长走后却聚在一起分蚊香。

“我觉得长木生产大队的人挺好的,上次我儿子去他们那里买衣服,人家校长觉得我儿子没成年,没卖衣服给我儿子。”

“谁说不是呢,我儿子也去了,也因为年纪不达标没买着衣服。”

“这些蚊香我们偷偷分了,分了后偷偷在家里用,谁也别告诉。”

“对对对,谁也别告诉趁大队长不在赶紧分了,按人头分还是按户口分”

“按户口分,这是你家的十枚,拿了赶紧走。”

高木大队长对自己生产队私下进行的事一无所知,等他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那时候队上的女同志们私下选出一位采办主任,正打算瞒着他去长木生产大队购买蚊香。

大队长气得两天没吃饭,看着屋里点燃的蚊香,更是气得一觉睡到天亮。

他恨恨想长木生产大队生产的蚊香还挺好使,点燃后屋里一个蚊子都没有。

高木生产大队附近的五木生产大队出现同样的情况,不过五木生产大队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生产大队,

整个生产大队以大队长赵伟民的指示为整个生产大队的最高指示。

赵伟民跟队上的书记、会计、小队长以及妇女主任召开会议,会议上针对蚊香的事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他们不跟长木生产大队购买蚊香。

这个讨论结果跟赵军有一定的关系,以赵伟民为首的领导层认为赵军是长木学院的学生,长木学院的学生肯定会制作蚊香,也就是说赵军肯定会制作蚊香。

既然赵军会制作蚊香,他们五木生产大队完全可以自己制作蚊香,用不着跟长木生产大队买蚊香。

他们的计划设想得十分美好,想着等赵军放假回家先让赵军教他们做蚊香,然后他们也学长木生产大队开设生产线大批量生产蚊香,跟长木生产大队抢占蚊香市场。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赵军并不会制作蚊香,他们的算计落空了。

这时赵伟民又心生一计,想着他们可以跟长木购买大批量的蚊香,然后把蚊香带去其他生产大队售卖,以中间商的身份赚取差价。

于是赵伟民又召开队上的领导层开会,会议长达三个多小时,会议最后领导层全都投赞同票,同意赵伟民的提议。

就这样,长木生产大队迎来第一单大订单,五木生产大队一次性跟他们订购十万枚蚊香。

大队长翘起二郎腿,摸了摸下巴问叶蓁“蓁儿啊,五木生产大队似乎有些奇怪。”

叶蓁拿起水杯喝一口水“是挺奇怪。”

大叔公拿过拐杖握在手里“派些人去五木打探消息。”

大队长迅速站起身“我现在派人过去。”

叶蓁放下水杯“姐夫,咱们接五木的订单吗”

大队长嘿嘿笑出声“接,有钱不赚王八蛋,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咱们先赚他们一笔再说。”

“好。”

叶蓁拿出印章,在五木生产大队的购买单上按下印章。

随后叶蓁把购买单送去生产线“姐,这是五木生产大队的订单,他们要十万枚蚊香,要求咱们在一个星期内出货,咱们一个星期能做出来吗”

黄嫂子拿过订单签下自己的名字“没问题,现在咱们有半自动烘干机,一天能产出五万多枚蚊香。”

叶蓁放心了

“姐,教师考试的事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黄嫂子拉叶蓁去旁边说话“我心虚。”

“为什么心虚”

黄嫂子压低声音“你姐活了半辈子只上过一年多学,学的还是养鸡、做蚊香,忽然的让我去应聘小学老师,我心里没底。”

叶蓁想起一个人“姐,咱阿叔以前不是流过洋吗,他老人家愿不愿意下山当老师”

黄嫂子想了想“阿叔估计愿意,但是阿婶肯定不愿意”

叶蓁沉思起来,长木学院已经开了快两年,现在学校开了很多新专业,起初招进学校的七百多个学生不再是一起上课,而是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分开上课。

在她的设想中长木学院以后一定是华夏最出名的技术学院,华夏人民提到技术学院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长木学院。

只是她不是正经出身的教师,更没有当校长的经验,因此在管理长木学院的近两年时间中她总是提着心脏下决定,非常害怕因为自己下达了错误的决定导致长木学院无法运行。

幸好长木人民非常支持她的工作,无论她下什么决定,他们都积极配合,从来不会当面质疑她。

上个月大叔公找她说话,大叔公话里话外都说他年纪大了,没办法继续教小朋友读书认字;又说他学的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跟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他想把私塾的学生全部转到长木学院;

说到最后又说长木新一代的孩子已经达到入学的年纪,他们也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希望叶蓁能给他们安排老师教学。

大叔公的话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他不干了,叶蓁赶紧找人接手他的工作。

叶蓁身为长木生产大队的校长只能接手大叔公的工作,想办法解决孩子们的读书问题。

琢磨了一个多月,她琢磨出一个蠢办法,那就是在长木学院开设长木附属小学以及长木附属中学。

之前招收的七百多个学生中有近五百多人是高龄学生,她想在这批高领学生中寻找合适的教师,让他们接手长木附属小学以及长木附属中学。

于是她在半个月前贴了告示,告示写明长木学院要在就读学生中招聘十个老师,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

黄嫂

子本来没想过当老师,但是叶蓁觉得她非常适合当附属小学的校长,因此怂恿她报名参加考试。

“明天不是星期五吗,要不明天咱们去山上看望阿叔和阿婶”

叶蓁提议,黄嫂子的爸爸曾经流过洋,不仅会一口流利的j国语言,还会a国语言和e国语言,若是能请他下山教书,学校就能再开一门外语课。

虽然现在的环境学外语没用,但今年已经是70年了,再过六年或者八年,外语就能重新得到重视。

长木学院若是能先人一步开设外语教学,以后的发展必然能更顺畅。

黄嫂子猜测叶蓁心里在打小算盘,点了点叶蓁的脑门笑着说“行,正好我给阿叔和阿婶做了衣裳,明天去看他们时顺便把衣服带给他们。”

叶蓁晃了晃黄嫂子的手“你每天都在学校加班,哪里来的时间给阿叔和阿婶做衣裳”

黄嫂子特别得意地表示“我有三个媳妇。”

叶蓁自动闭嘴,她家的东南西北才十六岁,等他们娶上媳妇估计是四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黄嫂子拨开叶蓁的手“我得忙去了。”

叶蓁目送黄嫂子离开,想了会远在京都的三个儿子,又想了会远在基地的沈野,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的计划书还没写完,得赶紧回去把计划书写完。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沈东、沈南以及沈北同时打了个喷嚏,沈北抽出纸巾擦了擦鼻子,笑着说“肯定是咱妈又想咱们了。”

沈东拧了拧鼻尖“我也想咱妈了,二狗子,咱俩多少年没回家了”

沈南想了想“三年多快四年了吧,我都忘了五狗子长什么样了。”

“我也忘了,五狗子估计也忘记咱们长什么样了。”

沈北接上话“不会,三狗子还在家呢,咱们跟三狗子长得差不多,他每天都能看到三狗子,不可能忘记咱们长什么样子。”

沈东和沈南这才想起沈西,沈东笑出声“我把三狗子忘了,三狗子还在家吗我以为他出去工作了。”

沈南点头“他不是出去跟人家做衣裳了吗”

沈北坐到沈东旁边“没有,他现在在学校上课。”

沈东和沈南特别惊讶“他还在上课”

沈北同样一脸震惊地看向两个哥哥“妈没写信跟你们说这事”

俩人同时摇头“没说。”

沈北指了指自己的衣服,又指了指沈东和沈南的衣服“这些衣服全都是三狗子设计的,三狗子现在是学校的服装设计师。”

沈东拧起眉头“这事妈跟我们说过,但你刚才不是说三狗子在学校上课吗,他怎么一会在学生上课,一会设计衣服”

沈北懂了,原来两个哥哥是误会他的话了“咱妈那个学校叫长木学院,跟这里的学习不一样。”

沈南问“怎么个不一样法”

沈北想了想“京都大学白天上课,晚上放学,长木学校白天跟京都学校一样也是上课,但是晚上时学校会开展车间活动。三狗子学的是设计专业,因此他白天上服装设计课,晚上则去缝纫车间上班。”

“听妈说三狗子上个月拿了两百多块钱工资,其中五块五毛钱是全勤工资,剩下的全部是奖金。”

沈东和沈南瞪圆眼睛,沈东不可思议问:“这么多咱妈哪来的钱给他发奖金”

沈北指了指自己“我现在是学校的销售组长,专门负责把学校生产的东西销往各大省市。”

沈东和沈南对视一眼,俩人同时说“真羡慕你们。”

沈东往后躺“听你这样一说,我都想回去了。”

沈南啧一声“你也就是说说而已,真让你回去,你舍得你那座刚画完设计图还没投入建设的大桥”

“不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