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事儿难办,大姨姐,是这样的,我们公司这几个月可能有机会提工资您看”

一听这话,大姨立刻柳眉倒竖“好你个毛铮你也太自私了吧这可是你大侄女儿一辈子的事儿难道不比你一次提工资的机会重要的多”

毛爸这下就不说话了,按照他的想法,这是自私没错但是话说回来,谁不自私呢如果两家关系足够亲近,那还好。可是两家就这关系,这样还想让他发扬风格,这就纯粹是在做梦了。

这话不好听,但是实话向来不好听。不好听的话不好说,说了更得罪人,他干脆就不说了。

一旁的毛思嘉也觉得自己这大姨真是在想屁吃两家关系到底怎么样,难道心里没点儿逼数吗就这咸不咸淡不淡的关系,还想别人给自己搭这么大人情,这是怎么想的

而且吧,这件事不能是临时起意,都打听到汽车公司招工了,心里就应该早有成算了才对。这种情况下,今天难道不应该态度好一些,从一开始就软和说话吗那刚刚挤兑她,还对她妈妈那种态度,算是怎么回事

毛思嘉有的时候真的觉得不能理解这个大姨的思路啊很迷啊。

大姨见毛爸不说话了,还想要同他争辩,这个时候一家之主的姥爷清了清嗓子,非常严厉地看了她一眼“说的是什么话毛铮还得养家呢,当然得为自己工作考虑帮衬亲戚也不是这么帮衬的你这什么规矩”

姥爷一惯如此,重男轻女他就是认为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不能去为难男人。特别是大姨这算是踩了个雷她希望毛爸牺牲自己的工作上升空间帮助自己的女儿,这在姥爷看来,简直就是荒谬,简直就是狗屁不通嘛

如果不是老思想里,新年要和和气气的,他能训得这么大闺女哭着跑出去

“你说,是不是很奇怪”毛思嘉走在马路边,对孙继东说起了过年时姥爷姥姥家发生的事。

人家说交浅言深,有些事情家里发生的,反而不好和太亲近的亲朋说。因为一个圈子里的,容易有流言蜚语,也因为彼此认识,有一种太八卦了的感觉。反而是不那么熟悉的,能够放开了吐槽反正对方也不认识人。

孙继东点点头“是奇怪,不过天底下奇怪的人多了去了”

说到这里,孙继东打开自己的包,递出一本用人民画报包起来的书“上回的书还你。”

用东西把书包起来,算是这个时候的一种保护了,免得被人看到封皮就联想到什么。

这本书当然不是静静的顿河,又或者普希金诗集,最初借给孙继东的书,早就还回来了,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于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孙继东又多次从毛思嘉这里借书,两人就是这样,成为每个月见两三次面的朋友。

不只是借给人书,毛思嘉偶尔也会从孙继东那里借到书这些书大多都敲着一些图书馆公章。考虑到如今的图书馆早把这些封资修的书给封了起来,书籍的来历显然是可疑的。

但毛思嘉一个字也没问,这年头总是有一些人思想上保持了独立,又有门路这个过程或许合法,或许不合法,但都没有问的必要。

“刚刚说天底下奇怪的人多了去了你快要学工去了”这事儿毛思嘉刚刚提过,孙继东不放心地看了毛思嘉一眼“工厂里人多,更难相处。”

这其实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工厂里都是社会人,学生相比他们,其实是相对单纯的。

毛思嘉早就知道了,新学期老师公布的,这个学期他们班的学工,等到下个学期则要拉到北京郊区学农大家听说了这个消息,大部分人都暗自窃喜。

一到十排得这个学期学农,下个学期学工。这个学期学农就意味着得夏天去夏天正是农忙的时候,真的得抢收抢种稍微懂一点儿门道的都知道这会有多辛苦。十一到二十排下个学期学农,则是秋天了。虽然农事依旧辛苦,却只是一些杂活,劳动强度和夏天无法相提并论。

“学工我以前是学过的你可别小看人了”毛思嘉歪头去看孙继东,然后有点儿沮丧地比了比两人的身高差“你好高啊,我就是个小矮个儿,什么时候能长的更高呢”

毛思嘉并不算矮,营养充足、锻炼得宜,她现在的身高大约在164左右,就算女生普遍发育的早,她在同龄女生中也算是长得高的了。只是相比起孙继东来说,就差的太远了。

她觉得孙继东快一米九了实际上也没错,孙继东上次体检,身高186。他的比例又比一般的男生要好,看起来有拔高的效果,而且曾经的军旅生涯更是纠正了弓背的习惯很多长得高的人都有这个毛病,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

从孙继东的角度来看,能看到毛思嘉的睫毛在轻轻颤动,仰起头的时候,微微阖上了眼睛,于是他就看到了阳光下睫毛投下的一小片阴影。

很快,他就挪开了视线。

“你会长得更高的。”这不是孙继东的安慰,而是事实。

他印象里毛思嘉还能再长四、五厘米之所以印象会这么深刻,是卫南和他说过。有一回他们单位组织去看舞蹈团的演出,舞蹈团的老师一看到毛思嘉就惊了,说她没有当舞蹈演员实在是太浪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