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坏兆头(1 / 2)

加入书签

从这天开始,北城的工地上就开始有序的运行起来。

好几百民夫接连清理了三四天,才把过去的临河门内的主街部分大致的清理了出来。

直到这时候,作为一县之长的郑仕弘才姗姗来迟。

带着孙县丞和周师爷两人,象征性的在已经收拾干净的区域转了一圈。

然后在倒塌了的临水门城楼下,与杨墨攀谈了几句。

这应该就算是他们对救灾群众的关怀和慰问了吧!

杨墨刚好趁着这个机会,向郑知县提了个建议。

这两天在清理工作中,有村长向他反应了一个问题。

就是内城根下的县民们,对他们这些民夫们很是抵触。

他们在进行清理工作时,时常会被县里的百姓们诬陷。

说民夫们捡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大到一块条石,小到一块砖头。

民夫们在清理砖石的时候,简直如履薄冰。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县里百姓们拦街谩骂,甚至威胁和驱赶。

虽然现在暂时还没有民夫因为这件事挨打。

不过民夫们都觉得,再这样下去,这种事迟早会发生。

杨墨找人一打听,这才明白。

县里百姓们至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官府彻底抛弃了。

整座县城不光是北城墙倒了,很多民居也倒了,可县太爷却视而不见。

只想着在期限内修好城墙,把几乎所有资源,都向修城倾斜。

对于他们倒塌的房屋和悲惨的境遇不闻不问。

北城墙附近的几个里坊,在洪水中受灾严重。

里正把情况反映到县衙去,却被县吏们指责为灾情期间蓄意添乱。

他们连县太爷的面都没见着,就被孙县丞给轰了出来。

当官的他们不敢得罪,最后他们反而把怨气全都撒到了施工队身上。

原来,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杨墨支取县库一万两纹银的事。

就觉得正是因为施工队花光了县里的预算,县太爷才没办法管他们。

这种谣言迅速波散开来,导致这一带的百姓们,一看到施工队就来气。

总是有意无意的干扰民夫们的日常劳作,借此发泄自己心里的不满。

杨墨了解情况之后,对这件事十分重视。

工程所需时日还很长,一开始就遭到土著居民的反对,这绝对不是个好兆头!

两方人马相互看不顺眼,还不得不呆在一起三个月。

抬头不见低头见,早晚必定会引出什么大乱子来。

杨墨总觉得,这里面不简单,仿佛是有一双手,在背后挑拨。

自己几天前支取库银的事,明明只有县里的几个头脑和本村的村民们知道。

到底是谁把它泄露给县里这些百姓的呢?他又到底安着什么心?

他心里隐隐觉得,这件事不能看见当作没看见,否则必定会后患无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