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奇谈怪论(1 / 2)

加入书签

破伤风病情十分缠绵,极容易反复。

即使是在后世,也需要住院治疗一个月,才能痊愈。

张顺身上的病症虽然及时得到了遏制,要想清除体内的余毒,仅凭中药,却也不是件易事。

正因如此,李杏林才如此笃定的认为,张顺的病情必有反复。

而且腿伤很快还将恶化。

有三个大夫盯着,对杨墨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万一自己搞砸了,这三个老家伙没准还能帮上忙。

杨墨也就没再去管他们。

只把陈武叫来,吩咐他叫村民们不要为难他们。

在吃住方面,尽量给他们提供些方便。

周辅仁亲眼见识了杨墨的胸怀,心底更加对这位小师父生出了敬佩之情。

其实他比杨墨也大不了几岁,属于医学后进。

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自然比那三个老家伙要大的多。

三位大夫走后,杨墨见创口内的蛆虫已经主动开始往外爬,就把蛆虫逐个小心的取了下来。

蛆虫取下之后,张顺的疼痛感立时大减。

为了不让师父和自己丢面子,周辅仁更是一百个用心。

时刻不离张顺左右,小心的维护着伤口。

接下来,杨墨又亲手处理了一次伤口。

并把细菌的概念灌输给周辅仁。

“在咱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有充满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其中也好的,也有坏的。”

“如果任由这些微生物附着在病人伤口上,就会导致伤口腐坏。”

周辅仁听了这些奇谈怪论,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医书他也读了无数,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世上还存在什么微生物。

虽然他对杨墨说的那些微生物将信将疑,还是决定凭想象相信他们的存在。

并严格按照杨墨教给他的方法。

在清洗伤口和给伤口换药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所有器材都要在沸水中长煮。

每次接触伤口时,都要用药水反复清洗双手。

包扎伤口的绑带,也要经过长时间蒸煮。

一晃三天就过去了。

李钱孙三位大夫几乎每天都要来张顺家。

给张顺诊脉,并查看伤口。

周辅仁严格遵从杨墨的嘱咐,不准他们接触伤口分毫。

只由周辅仁代劳,消毒双手后为他们打开绑带查看。

三个老家伙虽然很火大,却也不敢得寸进尺。

毕竟主人家已经付了他们双倍诊金。

并且向他们下了逐客令。

是他们自己觍着脸要留下的。

一连三天,张顺的伤口都没再感染,这让三位大夫大失所望。

他们心里不免还有点羞耻感,觉得自己有点幸灾乐祸,违背了行医的初衷。

病患何罪之有啊!没有继续感染,对病患来说,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他们只能茅盾的继续等待着奇迹发生!

杨墨却没时间陪他们耗。

把蝇蛆疗法全套流程传给周辅仁后,就嘱咐他好生看护张顺。

杨墨自己则忙着其他更重要的事去了。

上次培养的那些霉菌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当杨墨再次打开碗柜时,发现原先放进去的培养基上,霉菌已经生得老高。

底下的培养基已经呈现液化的态势。

他赶紧拿来一只干净的罐子,用薄纱封了口。

在薄纱中间剪个洞。

然后用油纸做的漏斗插进洞里。

在漏斗中间再放上一块干净的木棉。

把液化的培养基倒进漏斗。

经木棉过滤后,罐子里就只剩下液体。

杨墨又取来三倍于液体的菜籽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