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1 / 2)

加入书签

是不是觉得这章眼熟没订阅够一定比例,那还得再等等哦

言石生衣服被抢走,他也没有去抢回来。俯眼望着紧紧抱住他旧衣的小妹,言石生温温一笑“那便谢谢小妹了。”

说完,他转身就进了屋。

言晓舟怔愣一下,她咬下唇,推开门进去。看到言石生清颀的背影背对着她,他似在屋中翻找什么。

言晓舟以为二哥是生她气、不想和她说话,她心中委屈,迎上去小声“二哥,你别不理我呀。是我错了,害你被那暮娘子拿棋子打。”

言石生道“不碍事。”

他叹道“你以后便是要与我说悄悄话,也不该坐在客人窗下说。既不礼貌,还易被人发觉。且我也不知暮娘子如何得罪了你,你追过来也要说人坏话”

他仍在找东西。

言晓舟急了,她道“那暮娘子霸占了我们家房子,我不该说她么”

言石生回头,温润清眸,望着年少的妹妹。

他柔声“你可知她身份尊贵”

言晓舟“我、我知。”

言石生“那你可知士庶有别,身份尊贵的人,天生就比我们寻常百姓享受更多好处你可知我们的生死皆在他们的一念之间你可知若那暮娘子真生了气,她要我们一家赔命,也许我们都是无可反抗的”

言晓舟张口结舌。

她讷讷道“可是这是不对的呀。”

言石生温声“世道如此。对不对与你何干你又无法撼动权威。想要伸张正义,不如等你有了那般本事再说。你若有朝一日能与那暮娘子平起平坐,那时再发难,才不白白送了性命,也不必劳我为你担心。”

小娘子抱着兄长的衣服,惶惶无比地跌坐在坐榻上。好一会儿,她才垂头“我知错了,二哥。”

言石生这才走来,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发顶,叹道“你与父亲、大哥、三弟他们,将这些话也多说一说。既然不会委屈小意,就不要凑到暮娘子身边。暮娘子想要在我们家多住两日,我多照看些,你们不要跟她的人发生争执。”

言晓舟羞愧点头。

许是二哥读书读得多,比他们看世事更分明些。言家大小事务,向来是二哥说了算。

言晓舟心中已经决定将二哥的话多在其他人面前说说,尤其是三哥。三哥脾气躁,可千万别去惹事。他们稳稳当当地等那暮娘子走了,说不定还真能得到些好处。哪怕只是给些钱财也好哇

言晓舟这样想着,却见言石生从床铺一层层被褥下,找出了藏起来的一瓶药粉。言石生拿上药粉,便要出门。

言晓舟微惊“二哥,你拿药干什么你是不是被棋子打伤了你快脱衣,让我帮你看看。”

她着急地拽住二哥的袖子,催促言石生脱衣。

言石生又窘又无奈,脸微微红了下,说“我没受伤。只是昨夜暮娘子身边有一卫士因我们而被杖了二十,我去给他送些药。”

言晓舟“啊”

这是她二哥能做出的事。

方桐是丹阳公主身边的侍卫长。

他跟随公主南北往返,不管是在哪里,都誓死保护公主。昨夜因他没有处理好言家人住舍的事,公主让人打了他二十杖,他并没有怨言。

这二十杖也不至于要了他的命,不过是皮肉伤。只是今日他便在屋中养伤,不方便托着病体去公主身边点卯了。

方桐百无聊赖地趴在屋中的长榻上,看着虚空发呆,想如何把这养伤的时间熬过去。门外响起两声敲门声,不紧不慢。

方桐不耐“进来。”

他以为是有卫士回来,连动都懒得动,结果一抬眼,发现青衫乌幞,竟是那个少年书生来了。

方桐一怔,打着赤膊坐了起来。他想到是这人害自己被打,便语气不好“你有什么事”

言石生先行了一礼,然后将自己手中的药瓶放下,温声“这是我家中珍藏多年的伤药,平时我大哥上山砍柴被猛虎所伤,用此药都只一晚便能见效。”

方桐嗤之以鼻“不用了。”

跟在公主身边,他什么样的好药没有见识过

言石生察言观色道“自然比不上郎君用的那些好药,却也是我的一片心意。小生惭愧,不过口舌之争,却害郎君受伤,不知如何道歉,只能送些伤药了。”

方桐“”

言石生又道“郎君一人待在屋中,想来也十分无趣,不如小生留下,与郎君说说话”

方桐漠然“我与你无话可说。”

言石生用包容无比的眼神看着他,微微一笑“小生也读过几本话本,可以讲些传奇故事,给郎君解闷。”

方桐很费解“你没其他事做了”

言石生道“只是聊表歉意。郎君可以不接受,我却一定要做。”

方桐“”

他干咳一声。

青年黑沉的面孔,在言石生使人如沐春风的目光下,轻微抽了一下。

甚至生起几分赧然感。

觉得人家也不是故意,而且是自己占了人家的房子,人家又送药又陪人聊天的自己是不是对人太防备了些

如此,屋中保持着诡异的气氛,直到言石生真的开始讲话本故事给方桐听了。

方桐怀着一种尴尬又古怪的心情,在言石生谆谆善诱的游说下,用了言石生送来的药膏。在言石生走的时候,方桐对这名书生已经完全改观,觉得此人极为良善。

是自己之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尤其是第二日清晨,当方桐醒来,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伤果真好了,他更为佩服此人。

不提本就不是什么重伤,对言石生观感极好的侍卫长方桐,已经完全将自己能这么快下床的缘故,归结于言二郎送的良药上了。

既然伤好了,方桐自然要去公主那里点卯。

方桐向公主请安的时候,暮晚摇正斜靠着凭几,坐在一方木案前,看侍女春华在收拾她的书籍。

春华看眼外面淋漓小雨,忧声问公主“娘子,大雨数日,这是上天在阻我们的路。我们当真还要留在岭南,去看望李公么”

春华说的,是丹阳公主千里迢迢,来到岭南的目的

看望暮晚摇的舅舅,即现今南海县做县令的李执。

皇后的去世,代表着皇后的本姓李家在与皇帝的博弈中败了。整个大家族迁回金陵,而李家最为有本事的、先皇后的弟弟、暮晚摇的舅舅,则干脆被皇帝贬来了岭南这荒山野岭。

侍女们心中不安,觉得皇后都殁了,李家都离开长安了,公主这大张旗鼓地来岭南看望李执,便不怕陛下疑心么

暮晚摇懒洋洋道“你放心吧。我在前夫逝后回到长安,如今这种情况,我若是完全不在乎我舅舅,我阿父才会疑心我。我来看我舅舅,阿父说不定还觉得我孝顺,不忘本。”

春华听了公主这话,若有所思之外,目有哀意。

她最清楚公主重新回到长安有多不易,而今为了消除陛下的疑心,竟还要千里迢迢跑来岭南看望李公公主也是金枝玉叶,陛下为何如此对公主

以前不是这样的。

她在心中小声说,以前皇帝、先后,不是这样对公主的。

皇帝幼女丹阳公主,在十五岁前,曾是皇帝与皇后膝下最为疼爱的女儿。

那时候,皇后还活着,皇帝看暮晚摇的眼神,也是宠爱有加。

每年暮晚摇生辰,她父皇亲自做簪子、刻书籍送给她,她母后亲自磨面脂手膏、胭脂水粉送给她。

父皇送她的簪子,各式各样,从虫鸟到花卉,栩栩如生;母后送她的胭脂水粉,堆满了她的闺房,那些鲜艳的眼色,不知让多少人羡慕

外面突然传来带着哭腔的吵闹声,将暮晚摇从自己的回忆中惊醒。

暮晚摇扬了下眉。

跟在她身边的春华有些不安,因知道公主最不喜欢别人吵她了。

春华道“婢子出去看看。”

暮晚摇没吭气,在春华走后,她翻着春华整理地这些书卷,也不知道其中是否有她父皇曾送她的孤本思绪漫漫中,春华仓促焦急的脚步声回来。

暮晚摇抬头。

见貌美的侍女面色苍白,神色不堪。

春华噗通跪在暮晚摇面前,声音颤颤“娘子,是奴婢没有管教好人我们带来的箱子里的胭脂水粉,先皇后曾送公主的那一匣子面脂手膏,不知为什么淋了雨,被弄脏了,已经不能用了”

暮晚摇蓦地站起。

厉声“谁弄的”

春华颤声“下人说是言家”

侍女话不曾说话,暮晚摇当即冷笑一声。她起身迈步,路过卫士身边时,她一把抽出卫士方桐腰间的剑。

听说情况急匆匆赶来的言二郎言石生,撑伞站在雨中,蓦地抬目

见那那提剑步出屋宅的少女,衣袂飞扬溅雨,杀气腾腾

言父人到中年,却仪表堂堂,颇有风采。他背着手踱步过来,一副清矍老学究的样子。但一到跟前,他敏捷地伸出瘦长胳膊,惶惶挽住儿子的衣角“二郎啊”

言石生将衣袖从父亲手中扯走“稍等。”

他先不安抚自家人,而是隔着篱笆,向外面关心的百姓拱身行礼道谢,又对着村长使眼色,示意自己家的问题解决了,大家不必担心。

细雨斜风,只听得少年书生声音清润“如此,改日再登门道谢,多谢邻里乡亲的关心。”

村长笑道“些微小事,我们也没做什么。总之言二郎你回来,我们便知你家事情必然解决。待在这里不走,不过是求个心安。既然没事了,大家便散了吧。”

言石生便再次作揖。

言家三郎声大如雷,大咧咧道“二哥,都是乡里自家人,你何必这么迂腐客套”

言石生望他一眼,三郎瞬间被身后的幺妹拉到一旁,示意他别给二哥添麻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