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96章夏日农场来种田(十二)……(2 / 2)

加入书签

2l楼主回复1l:你试试吧,我孩子之前也只喜欢吃草莓,蔬菜到货的时候还很嫌弃,后来我抱着对店铺的信心,还是坚持做了蔬菜。结果菜一出锅,那个色泽,那个味道,都不用催,他自己端起碗就乖乖吃饭了。

3l回复2l:有点期待,谢谢你,我这就去下单试试。

4l:我家孩子也是只爱草莓,不肯吃蔬菜,听楼主的建议,我去试试。

5l:我没有孩子,是我自己不爱吃蔬菜,可是不吃蔬菜容易长痘,太难了。听楼主说得很好吃的样子,我也去试试吧。

……

第一个评论就引来了这么多人回复,也是叫人没想到。

这还是开始,过了十几分钟,评论区渐渐热闹了起来,第一批下单的人都在这个时间陆续收到快递,也是争分夺秒地做好了尝试味道。

吃完晚饭,纷纷确认收获并评论,好评如潮,几样新品的评论区里,再次成了彩虹屁的海洋。

随着他们的反馈越来越多,店铺自身的粉丝用户先下了单,订单迎来一波小**。

这还不算。

草莓的价格太贵,顾客们自己吃着都心疼,很少向身边人推荐。可是这一批蔬菜,就算是市价三倍,大家也都能承受,于是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纷纷向身边人推荐。

之后几天,都有陌生的新顾客下单,让生意订单维持在了一个不断上升的数值上。

而这批新用户,在尝试过后,又会不断地向身边人推荐。

就这样,已经不需要季修和季静语做什么,店里拥有了大批量的自来水顾客,彻底打开市场,再也不需要琢磨怎么增加曝光了。

他们用过硬的实力,留下了第一批老用户,也在用户们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信念。

不管什么新品,只要是静峰山出品的,都是能让人真香的好东西。

新品上架?还犹豫什么,买买买就是了。

如此半个月过去,新顾客的数量上升到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数字。

季静语忽然发现,自己家上热搜了。

热搜的名次倒是不高,只有十三,但却是自来水们真情实感地讨论出来的。

而事情的起因,则是因为草见在微博上发了一张自己吃番茄的图片,并配字——有点热,吃点水果爽爽。

番茄到底算是水果,还是蔬菜,一直是和南北两方咸甜之争般容易起争执的情况。

按道理,这条微博底下,应该有人抬杠,并纠正草见的说法。

可是他的粉丝都是从b站吸引过去关注他的,也知道静峰山所出的番茄到底是什么滋味,于是底下和和气气,全部都在说。

【我也爽爽。】

【吃两个爽爽。[图片]】

【哈哈哈,每天都在爽的人路过。】

【就这?[图片]】配图是半个西瓜和一个完整切开的甜瓜

【楼上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要炫耀![图片]】这个过分一点,配图是草莓的图片,应该是草莓还没下架时候拍摄的。

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路过,眼看这个微博底下歪的不成样子,自然纳闷什么情况。

这一来二去,就吸引了某个营销号的注意。

营销号擅长编故事,胡扯了一通,说什么某up主认为番茄算是水果之类的,引导底下的评论区争执。

草见微博底下没有发生的情况,却在这里发生了。

水果党和蔬菜党发生了争执。

很快,有人发现了这一点,和草见说了这件事。

要是说草见自己,草见都没什么反应,可是对方却对静峰山的番茄大逆不道,他当即就不高兴了。

静峰山的番茄是水果,可是老板亲口认证的。

外人没吃过,凭什么在这里胡说八道?

有他掺和,他的粉丝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再说他们心里也赞同草见的说法,静峰山的番茄就是水果,没看见他们每天都在生吃吗?

众人十分的义愤填膺,跑去营销号的微博底下表示无语,并安利他们尝一尝静峰山的番茄再来说话。

营销号就是靠流量吃饭的,见评论区里吵吵闹闹,连忙煽风点火。

这下更好,不用草见说,有人被气到,跑回b站那条视频底下说了一句,带了不少人去力争静峰山的番茄味道之好。

没办法,有时候网络屁民们是很无聊很固执的,这一来二去,就上了热搜。

季静语发现自己家上热搜,还是因为店里多了许多新顾客。

新顾客对店铺不放心,下单前都会旺信问一下情况,然后在言谈中透露一二分,这才让季静语知道自家上热搜一事。

她特意下了微博,去看了看,然后无所谓地关了。

到晚饭的时候,才随口和季修说起了这件事。

他们家的农场就这个小规模,如今的顾客数量刚刚好,还能允出一些给酒店,没必要发展其他顾客。

所以,上不上热搜,和他们都没关系。

季修听了热搜一事,也十分淡然,给季静语夹了一筷子菜说:“吃东西吧,别管这些。”

季静语点头,埋头吃饭。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这一条微博热搜,静峰山竟然会成了网红地点。

伴随着微博新顾客们的下单和反馈,营销号的那条微博一直在被重复鞭尸。试探地去买番茄的网友,就像当时的b站视频一样,每个尝过味道之好,都要回到微博底下打卡,并赞美静峰山的蔬果有多好吃。

到底有多好吃呢?

网友们非常有才,一个比一个能吹,一个比一个会描绘,让点进微博底下的人,看见描述就嘴里流口水,恨不得立刻下单。

而营销号视流量为生命,明明看到评论区里很生气,可就是为了流量,愣是不能删除这条微博。

在这样重复的评论叠加里,有其他人看到了静峰山这个名词的流量潜力所在,从草见那条视频里,挖掘出了静峰山的地址,跑来静峰山拍摄了视频。

季修那天没在家,去省城和酒店签订合同去了。

是的,经过对方为表诚意,解雇吴知占,并主动将价格提升十倍之后,季修还是答应了合作。

他不在家,季静语要在家里自学,还要照顾店铺,就没管静峰山的事,交给了大伯季勤负责。

而季勤是个普通农民,对拍视频的了解仅限于当时草见那一次。

草见拍摄了一次视频之后,店里的生意变得很好,静峰山的东西供不应求,季勤看在心里,是非高兴。

现在又有人来拍摄视频……

季勤想了想,就大开方便之门,让这些人进来了一趟。

这些人到处走了一圈,拍了很多东西,回去之后剪辑出了一支视频,放到了微博上。

静峰山的景色不是吹的,就算是随便拍一张照片,不加后期,都非常的好看,更何况是精心剪辑的画面呢?

当天,静峰山这个关键词,登顶了热搜第五。

与此同时,有人将草见的视频搬运到了微博,给这个热度加了一把火。

不过和前面的视频,注重的是美景和田园风光,那草见的视频注重的却是草莓的美味。

静峰山一时间成了网红之地,也就不奇怪了。

喜欢旅游的,想去静峰山看风景,喜欢吃东西的,想去静峰山现场吃东西。

要是碰上喜欢旅游还喜欢吃东西的,看见静峰山简直就要疯了。

这是天堂啊。

几天后,等到季修从省城回来,让大家给酒店按时供货的时候,才知道自家成了网红地点,与此同时,店里的顶多如雪花一般飞来,供不应求,必须要限量才能行。

季修:“……”

他出发之前,明明店里的生意虽然好,但是还在控制之内,能够匀出一批货的啊。

怎么出门了一趟,家里就变了样子?

连自己家的店铺都不够了???

季修有些心累。

想了想,他只能降低了淘宝的出货数量,并且带着工人开始加种蔬菜,打算平衡这其中的差距。

可是在这个时候,齐向康又找上了门。

季修有点不解:“怎么了?小龙虾不是已经发过去了?”

齐向康点头:“是啊是啊,发过去了,开业三天都很热闹,我和你说,你那个小龙虾,简直卖疯了,只要吃过一次的,第二天肯定还会来,每天都来报道,店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那就好。”季修放心,“那你今天过来干什么?”

齐向康笑了笑,看向院子里满地等待打包的蔬菜水果:“小龙虾没有了,我想弄点其他的。”

季修挑眉,不是吧?

齐向康的话打破了他心里微妙的期待。

“除了小龙虾,你这里的蔬菜也挺好的嘛,能不能每天给提供个一两百斤?我店里要用。”

齐向康笑得一脸天真:“麻烦你了,有这些东西在,我心里才踏实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