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1 / 2)

加入书签

百越的收复让朝中一片喜气洋洋。

郑循也在归来的路上。

一想到自己送到郑循身边的那些晚辈,代左相的胡子就不由自主的高兴翘起。

说服过半越人臣服大秦,郑循身上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连带着他身边的那些助手们也能跟着沾一波好听的名声。

这比买卖可以说是做的实惠。

百越收复,开心过后,朝堂之上就讨论起了南方那些不毛之地的建设来。

多山林,河道蜿蜒,道路崎岖,更有环境气候恶劣,滋生毒虫瘴气等种种困难。

最重要的是,那些地方荒无人烟。

原先还有个百越能够跟大秦五十万的士兵做邻居,现在百越迁移中原的迁移中原,被灭的被灭,可以说大秦士兵们的处境一下子就孤单了起来。

不过没有了敌人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让人放心的建设,不用再担忧敌人的干扰。

“陛下,南方五十万士兵,是否能抽调二十万去往北方边关”至于剩下的三十万大军,已经不需要抵御外敌,之后可以驻扎在南方进行日常建设。

建设速度他们并不指望,因为等施工队腾出手来,百万施工大军绝对能把建设进度给快速提拉上来。

“那就抽调二十万去北方边关,把善水的都留下,让他们就地砍伐树木造船,派一部分人出海捕鱼。”赵燕歌道。

朝臣们听了眼中不由一亮,他们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了南方那些山林上,却忘记了百越族大都临海,而海中的物产比之陆地上面还要丰富。

先不说大秦百姓们现在用的平价海盐,珊瑚、珍珠、海贝等天然的珍宝和饰品,就说那海中数不尽的鱼就足够缓解大秦现在的缺粮之急。

“陛下,大量捕捉海鱼,该如何向内陆进行运输都制成咸鱼么”也就只有制成咸鱼才能拥有较长时间的食用期,要是不抹上盐,那些鱼肉还没等运到地方就馊了。

活鱼除外,只是旅途颠簸,要想鱼全活着,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把鱼制成罐头,密封包装带回来。”赵燕歌道,准备在沿海区域建造玻璃罐头工厂。

相比起玻璃来,铝罐头无疑更加适合运输,碰撞后也不易碎,但是谁让玻璃的原材料比铝更容易获得,也更廉价。

除了少数知道玻璃制造真相的人,谁能想象的出来那些精美的,宛若玉石水晶一般的玻璃、镜子、落地窗一切源头的原材料是沙子。

就像陶器的原材料是土一样,同为随手可得的沙子同样能够在大秦造成流通和普及。

既然是玻璃工厂,那么能让罐头批量生产的器械是必不可少的,这点墨家和公输家的人就能办到。

玻璃在海边工厂就地生产,省去运输环节,之后只需要运回内陆来就行了。

不少鱼的体积都很大,罐头也准备了好几个款式,有巴掌大小的,也有坛子大小,上面是配套的玻璃盖子。

中途只要小心运输,一般问题不大。

不仅如此,陆地上道路颠簸,还可以走水路来保证运输。

南方的道路自然没有修建到百越族边上,和三公探讨了一下,赵燕歌把海味的运输路线改为了水路。

至于陆路路线,等把南方的路修好了再说。

赵燕歌让龙卫的人带着玻璃的模具器械前往沿海区域建设工厂,公孙太尉则把南方的二十万大军调到了北方边关,代左相则把相应的二十万大军口粮给划分到了北方。

龙熠来向赵燕歌禀报,“陛下,全国福利院已经全部完工,天下流民都已得到安置,那些匈奴俘虏们接下来让他们做什么”

施工队完工以后是看他们自己意愿是否继续干活的,可是那些匈奴俘虏们则不是,大秦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

“接下来就让他们去修驿站。”赵燕歌头也不抬道。

“对了,我记得下面来报过不少匈奴妇人都生了孩子,那些孩子是怎么处置的”

“按照秦律,凡俘虏者后代也,代代为奴。”龙熠道。

“那就去问问他们,是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彻底断了关系,还是让孩子们继续跟着他们做奴隶”赵燕歌道。

那些思维已经成年的匈奴人是不要想着他们效忠了,他们这辈子都注定只能和鞭子为伍。

可是那些孩子则不同,只要斩断亲缘,不接受那些老一辈匈奴人的灌输,他们长大以后自然就会以大秦人自居。

这可比他们世世代代为奴隶,却怎么都无法消灭匈奴这个存在好多了。

明明是一个让他们绝根的计划,听到这话的匈奴俘虏们却满脸喜色的把孩子抱出来,一个不拉的全都交给了福利院的人让福利院带走。

福利院是他们参与建造的,他们自然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虽然今日分离以后,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和孩子们再有见面的机会,可是只要知道他们的未来是好的就足够了,比跟着他们代代成为奴隶强多了。

有些匈奴俘虏更是面露担忧的询问,是只有这批孩子,还是以后的孩子都能送到福利院去

“以后你们生的孩子都可以送到福利院去。”福利院的人道,“进了福利院,他们就是大秦的人,从今以后和你们再无关系。”

“这是自然的,这是自然的。”一位匈奴妇人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不禁喜极而泣道。

他们身为战败者,成为奴隶以后,每日只给简单的吃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他们未来一生的命运,可是现在,他们未来注定同样成为奴隶的后代却能摆脱这个枷锁,拥有一个全新的人生,这让他们如何不激动。

哪怕以后一生都无法再相见,他们知道他们在大秦的某个角落生活的很好,就足够心安了。

福利院又添了一大堆的奶娃娃们,让福利院原先的大孩子们感到很好奇,因为他们的样子和其余的小娃娃们有些不一样。

同为婴儿,他们的身子骨更加健壮,就像小牛犊一般。

动手戳一戳,他们还“咿呀咿呀”的打回来,半点不怕生。

看着这群孩子,福利院的老人们眸光闪烁,准备以后对他们重点关照,他们要把这些草原上面的小狼崽子们教的着华服,知礼仪,让他们彻底的融入大秦。

尽管福利院没有什么工作,可是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却不少,毕竟都是没什么力气的老人和孩子,光是照顾他们就很耗费精力,在福利院中则形成了大的带小的这种模式,让这群懂得如何照顾人的孩子们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爷爷,我饿。”一个半大的小子扑到王老汉的怀里道,摸着又变得干瘪的肚子眼中开始泛起泪花。

他的肚子真的好不争气啊,明明大家都吃的一样的饭,他却比同龄人更加容易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