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1 / 2)

加入书签

去年的冬天他们还是两个人,今年的冬天肚子里面却已经揣了一个小包子。

身为母亲,公孙起在怀孕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折腾,连带着体内胎儿也发育良好。

如今公孙起的肚子已经八个月大,圆滚滚的,看的赵燕歌动不动就心惊。

越是临近公孙起的生产期,赵燕歌就越无法镇定下来,明明怀孕的是公孙起,可是焦虑起来的人却是赵燕歌。

反倒是公孙起这个当母亲的,会拉着赵燕歌的手掌覆在她的肚皮上,道,“孩子的情况很好,要是有什么不好,我这个当母亲的还能不知道。”

赵燕歌轻轻扯了扯嘴角,并没有被公孙起安慰到。

就像一般男人无法对有孕的妻儿感同身受一样,男人同样也感受不到有孕妻儿心中的平静。

赵燕歌又何尝不知道公孙起这样已经算得上状态良好,可是人的焦虑要是能被自由控制住,这世间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等再过几天,父皇母后他们就回来了。”赵燕歌抱着公孙起嘴中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北方的大雪年年都没迟到过,但是比起从前来,大秦修建的宽阔大马路足可以在冬季都能畅通,更别说太上皇后和秦三世两人还有青铜车。

车轮上包裹上防滑的东西,从琅琊山来到咸阳城,不用七天的时间就可以来到,一路有驿站做接待,他们两人也吃不了苦。

秦三世给赵燕歌的信里面说,他会开车回来。

没错,秦三世专门开车,并没有带专属司机。

就和太上皇后两人,一路驾驶着青铜车回来。

“时间怎么提前了不是说快到要生了才回来么现在外面天气可不暖和。”公孙起窝在赵燕歌怀里道。

身上盖着厚实的毯子,夫妻两人窝在屋内正对外赏雪。

虽然他们在屋子里面感觉不到外面有多冷,但是路上一定非常寒冷,更别说还是秦三世开车了,手不会冻么

“没事,车子里面很暖和,再说,他们能不能在七天之内来到还不一定呢。”毕竟那老两口提前出发也不全是为了回咸阳城,更多的还是想趁机在大秦各处转转。

秦三世本人并不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但是就算他修道修的再清心寡欲,在琅琊山上憋闷了那么多年,也是想走出来多看看的。

尽管赵燕歌并非很理解秦三世为他的付出,却也尊重他的意见。

耳边听的再多总不如亲眼去见证。

一路从大道行来,看着沿途的村庄错落有致,炊烟袅袅,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秦三世开着车,嘴角边的笑容就一直没拉下来过。

青铜车内舒适又温暖,风雪吹到车子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外界寒风呼啸,车内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冷。

太上皇后手里捂着一个小铜壶,问道,“现在是到哪了”

“前面就是县城了。”秦三世道。

道路刚开始修建,自然不会四通八达,而是一条大路直接走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路过一个郡或县。

不管是哪个,都设有驿站,可供人修整。

如今青铜车还是一个稀罕玩意,除了驿站能给车子能源之外,就剩咸阳城能源最充足。

油就是青铜车的草料,除了紧急备用的车油,秦三世一般都会到县城加满。

驿站内,看着车子喝完油,又有了继续奔跑的动力,秦三世站在走廊上神情若有所思。

青铜车的条件注定了它只能在大秦境内畅通,等一出了大秦,道路上没有补给的驿站,这车就算废了。

说不上它和马儿谁更好,只能说各有优势。

秦三世和太上皇后当然没有立即就回咸阳城的打算,有些地方哪怕冬天了也热闹依旧。

尤其是蔬菜大棚的出现,让如今的民间已经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冬季青菜,不至于像从前一样,冬天存储一窖的白菜萝卜,就一个冬天都只能吃白菜萝卜。

太上皇后去买菜,顺便打听一下玻璃大棚的事情。

卖菜的大娘道,“玻璃大棚可不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能够负担起的,这些青菜都来自郡县的蔬菜大棚,由郡县搭建,我们在里面帮工,现在又负责售卖,郡守和县令们说,让我们这些人也尝尝冬天的青菜到底什么味。”

玻璃就算造价再便宜,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在民间普及,除却那些乡绅富贾能有钱搭建一个小小的玻璃大棚外,现在民间的玻璃大棚基本都是各个郡守和县令们搭建的。

百姓们搭建不起玻璃大棚,但是一两把青菜还是能吃的起的。

尤其是冬天,菜色突然变少,就只剩下萝卜白菜的存储时间长点以外,其余的青菜什么的,压根就撑不了一个冬季。

如今见到世面上有绿油油的青菜卖,摊位上的蔬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不知是不是错觉,冬天的反季节蔬菜做成菜后,不少人都觉得十分美味。

郡县建设的玻璃大棚很大,里面一茬青菜割完以后很快就长出一茬。

除了玻璃大棚外,如今各个郡县数量最多的就属各种各样的工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