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1 / 2)

加入书签

传承于战国时期,夜郎国的风气并没有太大的改动。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喜欢换国家,以前夜郎国的百姓们没有动静,不是因为心念故土和心有留恋,而是他们没的选择。

就像夜郎国自得的那样,夜郎国已经算是周边最富足的国家了,别的国家,连种地的地方都没有。

良禽择木而栖。

现在百姓们只是选择了一条对他们更好的出路。

不过他们也没有贸然就离开,先是专门派遣几个脚程快的年轻人去黔中郡问问,大秦要夜郎国的百姓么

别他们这边地荒了,人去了却没办法在大秦落户那乐子可就大了。

几个身上背着粗布包裹的年轻人连夜上了路,脚结实的踏在了马路上,“这就是大秦修建的那条路,听说是直的,我们只要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到黔中郡了。”

也不知道他们步行需要走多久,没说二话,几个年轻人就开始埋头走起来,今天的夜色并不怎么明亮,可是不同以往,这一次脚下道路的感触和以往都不一样,走差了就能区分清楚两种道路的差别,月光偶尔让夜色暗淡无光,他们走着也不会迷路。

直到天蒙蒙亮,他们人都没丢一个。

“你们快看,那里是不是那个郡”有人看着马路前方的位置睁大眼睛道。

他们现在距离那个位置还很远,只遥遥的看见了建筑黑点,但也足够他们感到惊喜。

“原来我们距离那个国家真的很近。”

“不,是这条直路缩短了两国之间的距离,要是换成原先的石子路,我们哪能走的这么快啊。”

可不是,几人脚上的草鞋到现在都还没磨损坏一双呢。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几人又赶路,又一天一夜后,他们来到了黔中郡的地界。

此时的黔中郡已经伫立起了城池堡垒,城池堡垒比通往夜郎国的那条道路还要更早的修建完毕,此时正宛若一个黑暗中的巨兽正虎视眈眈的审视着这几个青年。

哪怕不知道城池堡垒内有什么武器,几个青年也察觉到了一股说不清的危险。

不过没让他们恐慌太久,里面很快就有人出来迎接他们,态度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和善,不由让几位青年受宠若惊。

听到几位青年壮起胆子询问大秦百姓的待遇时,接待他们的人笑容不禁更加和善。

“只要你们人来,就有地种,给你们分配的土地谁也夺不走,不仅如此,你们带来的人越多,受到的待遇也就越好,比如给你们单独建立村子、镇子还有县城,人数若是多到了一个地步,单独给你们划分出来一个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我们大秦的税收可比夜郎国低,来了以后,上了户籍,成为了我大秦的子民,你们的孩子们都还能上学堂,马路、学堂、银行、驿站、地下排水什么的都会在刚开始就给你们建好,这点你们可以放心。”

这些待遇让几位青年感到心惊,颤巍巍问道,“我们需要付出什么”

“你们来了之后,需要付出应有的劳动力,和为大秦的人口做出贡献。”

至于对大秦忠心,不是被要求出来的,而是等他们过上好日子以后,他们会自发去维护的。

两点要求跟没说差不多,他们来了以后肯定需要耕种吃饭和繁衍后代子孙的,这都不需要人说。

“你们把消息带回去吧,我们这边也开始从郡里给你们调派登记户籍的人。”

“记得动静小一点,毕竟大秦和夜郎国的关系还不错。”两国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呢。

不用人叮嘱,几位青年也不会大摇大摆的回去。

又几天,他们成功返回夜郎国,一回去就被等待已久的夜郎国百姓们给团团围住。

回家喝了口水,几人开始从他们上路讲起。

“我们脚程快,能五天一个来回,我们走的人多,加上老人和孩子,五天怎么都能到了,大家赶紧把路上吃的东西给准备一下,年轻的去多准备几辆板车,到时候把东西都带走,我们去的人越多,到那的待遇也就越好”青年们道。

夜郎国的百姓们惊喜道,“这么说我们不用分开了”到底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能不分开,他们还是不想分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