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1 / 2)

加入书签

在此之前,夫妻之间的结合都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等诰命夫人们弄明白宴会是什么作用以后,都觉得公孙起此举实在太大胆。

不过联想到民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夫人进入各种工厂挣钱,而她们家中的女儿因为家庭富足,出门的机会还没有一般的人家多,当娘亲的就心疼不已。

再说婚宴中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门当户对,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相亲宴会自然也会遵从这条习俗。

诰命夫人们由下往上的推荐着能参加宴会的人,“咦,不说没发现,好多青年才俊都还没有成婚呢。”

“大部分都是原先的那些庶子吧,现在已经自立门户,身上已经没有嫡庶之间的区别了。”

没有嫡庶的差别,也就代表着她们不能再以老眼光看人。

比起那些身份来,她们更注重那些庶子们自身的才华。

到底出身不同,哪怕是庶子,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也比一般的文人多,这就导致那些选择离开原生家庭的庶子们日子过得并不差。

他们可以向银行,也就是朝廷申请贷款,等以后入朝堂或者别的领域再偿还,有丰厚的底子支撑着,又是大秦出面资助,那些人今后有很大可能性都是要入朝为官的,就是不为官,他们和朝堂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

年少有为的人才到哪都会受到欢迎,也因为他们的原出身,不少还未成家的那些人就收到了宴会的邀请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已经入了朝堂的官员们,还未成亲的王生自然也在其中。

自己给自己找对象,这可准时让众人惊呆了,第一反应就是害羞,毕竟这事该由父母们来操心的,他们自己经手算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不得不说,自己亲自挑选出来心仪的另一半,无疑比父母的安排更能让他们心生喜爱。

就是头一次参加相亲宴会,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大都羞涩无比。

易如玉就是在这样的场合中见到骆礼的,惊讶的都忘记了女子天生的羞涩,开口问道,“你怎么也会在这里”

据她所知,骆礼应该算不上大秦国的氏族阶级。

“陛下觉得我年纪大了,可以过来参加。”骆礼道,回答让易如玉恍然。

别看骆礼出身不好,但是人家得到了陛下的信任和看中,如此一来,出身也就不算什么了。

“我有足够的钱财,但是对另一半却很迷茫。”见到熟人,骆礼不由苦笑着说道。

他想在大秦组建一个全新的家庭已经很久了。

至于他的胡人父亲和那些骁勇善战的兄弟们,早就身死在大秦的炮火之下,现在骨灰都找不到了。

骆礼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亲人们全部逝去还是让他的心里变得空落落的。

他想和一个女子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孕育出属于自己的子嗣,只可惜,他的身份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看中的,大秦有点身份的都看不上他的出身,而没有身份却又愿意的,骆礼又不愿意将就。

就这样,他的婚事一直不上不下的拖着,再拖下去,他都可以送自家妹妹出嫁了。

听到骆礼不自觉的抱怨,易如玉眸光不由一闪,道,“我的婚事也挺难的,不管怎么找来找去,也同样找不到合适的。”

事实上只要她愿意将就,她的婚事还是很热门的,只可惜,大部分的男人都接受不了婚后妻子占据主导地位的日子,这就导致易如玉的婚事也被蹉跎了好久。

父母劝她不要再执着了,但是易如玉心里清楚,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要是再遇不到合适的,她已经做好了终身不嫁的准备。

“你的出身不错,按理来说婚事应该不会难啊。”骆礼道。

他是因为外族人而不被接受,可是易如玉,她本身就是官家小姐,门当户对的婚事还是很多的。

“那我问你,身为一个男人,你愿意婚后待在家中相妻教子么”易如玉问骆礼道。

随着两人的谈话,路径已经越走越偏。

那边很热闹,只是那种热闹两人都融入不进去。

“我愿意,只要有人愿意“娶”我。”骆礼自嘲一笑道,“我是胡人,在咸阳城属于倒贴都没人要的那种。”

身为男人,骆礼同样希望自己能够顶天立地,为家中妻儿撑起一片天地,只可惜,这样想的他连个看上他的人都不存在,后来大秦颁布女户律法,他的目光就不由盯在了上面,心中琢磨出来了另一条出路。

如果他属于“嫁人”的一方,身上的胡人血脉就不会再那么被人看重了。

是以,骆礼早就做好了娶妻和嫁人两种方案。

听到意料之外的答案,易如玉愕然道,“胡人都不像你这样看中子嗣么”要知道,男方“嫁人”以后,孩子是随母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