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2)

加入书签

张建军道:“要离婚可以,但时候别人如果问起了,我们怎么解释?”

陶小晶道:“对,建军回来的事情,和我们的事情不能公开。”

虽然陶二晶恨张建军和陶小晶,但是这两人出轨的事情能不公开的话,她也不想公开。毕竟孩子还小,如果有个这样的父亲,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好。

陶二晶问:“那你们有什么办法?”

陶小晶道:“我有个办法,就说你们原来是相亲认识的,相亲是封建思想不好,现在推崇自由恋爱,你们响应国家政策,发现不爱彼此,所以就和平离婚了。”

陶二晶心道,她倒是聪明,把自己摘了个干净。“那如果别人问起孩子,又要怎么说?”

陶小晶道:“这个好说,因为孩子离不开娘,所以暂时跟着你。而另一个孩子要过继给陶家,那自然是去陶家生活了。”在她看来,两个孩子都过继给陶家最好,她和建军以后肯定会有自己的孩子。

陶父:“这个好。”过继来的外孙也是孙子,他高兴的很。原本以为没有儿子送终,孙子也不敢奢想了,现在有了孙子,陶父觉得自己充满了动力。

陶母也有点心动,有些人家没有儿子,都要过继兄弟的孩子。但兄弟的儿子过继来了,在血缘上又不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兄弟的。但是外孙过继来就不同了,有一半是他们的女儿的血,他们女儿的血也就是他们的血。这样一想,陶母逐渐高兴了。以后谁还敢说他们没有孙子。

商量好之后,张建军和就陶二晶离婚了。不过离婚的时候,就抚养孩子的事情也有了协议。过继给陶家的那个儿子,不需要张家抚养。另一个孩子,张家每个月要补贴10斤的粮食、每年要给5块钱的抚养费,这5块钱就包括孩子的零食或者买布做衣服的钱等等。除此之外,等到孩子八岁要上学的时候,学费是要张家承担的。

对此,陶小晶是不满意的,张家现在没有家,拿什么承担这些?但是张母同意的。张母不喜欢陶小晶,但是也看得出儿子被陶小晶迷住了,所以在争取孙子利益的时候,她是站在陶二晶一边的。

不仅如此,张母还提出,关于这个房子,将来也是要留给孙子的。陶小晶不想同意,这是建军的房子,凭什么要给孙子。张母道:“孩子是张家的长孙,向来家财都是给长孙的,没有毛病。”

陶小晶不想还没嫁进来,就和张母吵架,而且镇上的房子她也看不上。不过房子虽然留给长孙,张建军是有居住权的,要等将来张建军过世,这房子才能给长孙。

相关协议之后,陶二晶和张建军就正式离婚了,离婚之后,他们就回了乡下。一到乡下,陶父就带着孩子去登记户口了。

大家知道陶二晶和张建军离婚之后,都觉得陶二晶疯了。但是陶父很义正言辞的说,女儿和张建军没有感情,是和平离婚。陶父现在是有孙子万事足了。

陶家这边的事情,白露是不清楚的,不过到12月的时候,白露收到了陶二晶的电话,这让她有些意外。

陶二晶打电话的时候,是休息日。说明陶二晶是个细心的女人,担心平时白露不在,所以特意选了休息日。

白露的厂长办公室其实有电话的,只不过陶二晶不知道,所以陶二晶打了部队门卫的电话。来接电话的路上,白露实在好奇,不知道陶二晶会跟她说什么。

白露按照门卫小兵摘下的号码回了过去,电话响了一声,那边很快就接了。白露道:“你好,我叫白露,请问是刚才打电话给我的陶二晶同志吗?”

陶二晶道:“白厂长您好,我是陶二晶,我……您打过来电话费贵,您挂了电话,我再给您打过来吧。”本来就是她打电话给白露的,现在成了白露打过来,她很不好意思。

白露道:“没事没事,你打电话给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陶二晶见白露不介意,也就没有纠结电话费的问题,她直接说明了来意:“白厂长,我要跟您说的是陶小晶的事情,她回来之后,在镇上和镇长一起开了红薯粉厂和土豆粉厂,您看这?”

白露没有想到是这件事,她道:“没关系,这个并不是只有我们可以开的,像我老家的农村那边,也制作了红薯粉和土豆粉,这是有利于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所以不管哪里都可以开。陶小晶和镇长开了这样的制作面粉车间,你觉得有没有改善你们那边老百姓的生活?”

陶二晶想了想:“的确有,如果是以前,这样的粉厂开起来,可能会引来很多问题,但是因为部队开了工厂,报纸上也登出来了,国家赞同老百姓这样做,所以我们镇上开了这样的面粉工厂,也没有人会反对。镇上制作的红薯粉和土豆粉是直接供给我们这里的供销社的,这样一来,县城里的人也能吃到红薯粉和土豆粉了,以前大家有钱也买不到富强粉,现在倒是好了。

而且,因为镇上开了面粉厂,但镇上没有山地,没有红薯和土豆,所以就会来我们农村里收购,大队长带着大家开荒山地,种出来的红薯和土豆可以直接卖给镇上的面粉厂,对我们生产大队来说,也是一向很好的收入。所以……总的来说,的确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

而且,陶小晶和镇长开了面粉厂之后,关于她和张建军离婚的事情,大家也都不那么关注了。大家反而觉得陶二晶和张建军离婚是可以谅解的,因为现在是自由恋爱的年代。当然,这只是人家表面上的说法,背地里怎么传的,就没有人知道了。

陶二晶是承认的,她的这个小妹心机深,花花手段多。只不过,没有人关注她和张建军离婚的事情,对她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关注的人多了,会影响她两个儿子。

陶小晶用自己的本事扭转局面,陶二晶不管,她今天打电话给白露,就是想问一问镇上开面粉厂对部队有没有影响,既然白露说没关系,这是好事情,那么她就放心了。

白露道:“你们回去之后,你过的怎么样?”

陶二晶没有想到白露会关心她这个,她有些感动,她道:“我和张建军离婚了,两个孩子由我带着,但是我爹提出了一个孩子过继到陶家,然后我就跟着一起住在陶家。我想着这样也行,毕竟我带着两个孩子就算不愁吃穿,也会惹来闲言闲语,如果住在我娘家,有我爹娘在,门口也干净些。”人家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她一个离婚的女人如果单独住,是非也是多的,“而且,我儿子过继给娘家之后,我爹娘对我儿子很好,对我也不错。所以我现在日子过的很好,白天上工,晚上带带孩子。我……我还有点存款,供孩子上学都不是问题。而且我都和张家协议,过继给陶家的孩子不用他们抚养,但是还有一个孩子是要他们给抚养费和口粮的。我前婆母人好,她一口答应了这件事……”陶二晶仔细说着回去之后的事情。她在部队的时候,陶小晶赔偿了她240块钱,加上这几年张建军寄来的工资,加起来有五六百的存款了。所以抚养两个孩子完全没有压力。

白露听着,也放心些,不过:“你一个孩子过继到陶家了,由你爹娘宠爱着孩子,不用太担心。但是另一个孩子还姓张,在平时要注意一点另一个孩子,多给他关心。”

陶二晶道:“白厂长放心,我晓得的。我也给我爹娘说过,他们在准备什么的时候,都要准备两份的,不过过继出去的孩子我要要回来的。”

白露也放心,从陶二晶的为人处世来看,她是一个细心又合格的妈妈。陶二晶的细心和合格,是因为她经历过这些事情,她在陶家是被忽略的,所以她知道那种滋味。也因此,她不会让她的孩子尝到这种滋味。

结束通话之后,白露想了好一会儿,她真是没有想到陶小晶还有这样的本事,既然能和镇上的镇长合作。不过,陶小晶在厂里工作了一年多,都快两年了,她本身是个有脑子、有能力的,而且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见识和本事都有了,要在镇上混的好,倒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她也不担心陶二晶,因为陶小晶的致命弱点在陶二晶的手中,陶小晶如果是个聪明人,就不会去“撩”陶二晶。所以陶二晶还是可以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的。

张建军和陶小晶的时候引来了军嫂们的集体大调查,好在没有问题。所以说,张建军这种人,也是万中才有的。

转眼间,白露和顾乾都放寒假了,这意味着要过年了。

“妈妈,我们明天就要回老家了呀?”顾坤坐在小凳子上泡脚,他和哥哥一个木盆,妈妈一个木盆。但是他总喜欢到妈妈的木盆里泡脚,然后把自己的小脚丫和妈妈的大脚丫放在一起。不过,妈妈的大脚丫没有爸爸的大。

白露道:“是啊,明天就回老家了,可以看到外公外婆、还有二毛哥哥们,你们高兴吗?”

顾坤嘟嘟嘴:“我都忘记二毛哥哥他们长什么样子了?”

顾乾道:“还能长什么样子?肯定是和以前的一样的,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巴。”

顾坤瞪了顾乾一眼:“小时候和长大后肯定是不一样的。小时候的爸爸跟我们一样高,现在的爸爸就很高了。”

顾乾:“……”他现在很少跟弟弟辩解,因为弟弟的想法总是那么特别。

顾琛阳道:“爸爸小时候跟你们不一样高。”

顾坤看向顾琛阳。顾琛阳又道:“爸爸小时候比你高。你哥哥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比你高。”说起来,顾坤的营养也是好的,白露也每天给他们吃钙片的,但是在同龄人中,顾坤的确是属于矮的个子。白露从顾琛阳那里了解过顾坤的父母,所以她觉得,可能是父母基因的关系。

顾坤双眼一红:“爸爸又欺负人。”

白露道:“男孩子长得慢,等男孩子到十岁的时候,就长得快了,所以我们坤坤还是小孩子。”

顾坤:“十岁是几岁啊?”

白露一想:“你哥哥现在读几年级?”

顾坤伸出两个手指:“二年级。”

白露:“十岁等你哥哥读五年级的时候。”

顾坤用手指算了算,发现算不清。

“露露……”王有食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白露:“四哥,我们在泡脚呢,你进来吧。”

王有食走进屋内,吸了一口冷气,大冬天的实在是冷:“明天早上去火车站,你们不要忘记啊。”他是来提醒的,这次带着陈飘回家,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白露道:“知道了,你放心吧,到时候在工厂门口集合,工厂的车送我们到火车站。”王有食住在工厂里的,对他来说很方便。

王有食道:“你们东西多吗?需要我帮忙来拎吗?”

白露道:“成,你明天早上过来吧,我们这里有番薯粉、土豆粉、还有大米等一些东西都要带回去,就琛阳一个人可能是拿不过。”她没什么力气,大冬天的更加不想拿东西。

王有食道:“行,那我到时候过来。”

白露:“明天早上我多煮一点饺子,你到时候过来吃早饭,叫上陈医生也一起过来吃。”

王有食:“行,我待会儿去跟她说。”

第二天

王有食和陈飘来了,还拎着行李。陈飘其实没什么东西,因为她去长青生产大队也就住个一两天,所以没什么要带的。

白露准备了饺子,几人吃完之后,就拎着东西出门了。

顾琛阳的假期不少,有二十来天。白露的假期本来只有十几天的,但是请了假。王有食的假期跟白露一样,从年前25号放假,到正月初八要上班,也就13天左右,可白露请假了,他没有秦家。所以出去来回在回车上的六天,休息的时间也不多。

28号的上午,他们到了山丹县的客车站,才从客车上下来,就听到了王大哥的声音:“露露、阳子。”王大哥朝着他们挥手。

白露:“大哥,你怎么在这?”

王大哥道:“你们说了回来的时间,我就赶车牛车提早来等着,不然你们回去没有车可不方便了。两年前老四回去的时候,可是一个人从客车站走回大队。”

说到69年的那回,王有食道:“可不是,那次双脚都要走断了。”说着,他又道,“老三,这是我媳妇陈飘。”按照王家的排行,王大伯家儿子排行老大、王有食的大哥排行老二、王大哥排行老三,王有食排行老四,王二哥排行老五,王有望排行老六。

王大哥道:“弟妹好。”

陈飘道:“三哥。”

白露道:“大哥,陈医生和四哥还没结婚,回家的时候你跟着我叫陈医生就行,农村里话多,怕传的不好听。”

王大哥:“哦,好。”

陈飘道:“没事,这次回去,见了你们亲戚之后,我们就直接在你们这领证了。”

白露:“那酒席呢?”

王有食道:“我们商量了,我们都是二婚,就不办酒席了,到时候请我们自家人吃一顿。”

其实,白露也是喜欢这种简单的,虽然这个时候的婚宴不用敬酒之类的,但是收拾起来也特麻烦。放到现代,婚宴还要敬酒,虽然在酒店里不用收拾,但是敬酒也麻烦,有些人特别会来事。

上了牛车,王大哥道:“你们家的房子妈带着你大嫂、二嫂已经里里外外打扫过了,家里的被子都晒过,床单也洗过了。还有水缸里的水都挑满了……”王大哥陆陆续续的说着一切,就是顾家的地基地,也是王家在种,所以王家今年的菜种类倒是多了。还有顾家名下可以养两只鸡,也是王家在养……虽然顾家人不在,但是家里还是有人气的,方亚芬每天都会去看看,收拾收拾鸡窝。

到下午一点的时候,牛车到了长青生产大队。大队门口的老树下有很多人在晒太阳,方亚芬好二伯娘更是在那里坐着,旁边还有几个孩子。看到他们来了,方亚芬和二伯娘可高兴了。

方亚芬:“露露……阳子”

二伯娘:“老四……”

两人跑上前,孩子们跟着跑。五毛今年五岁了,已经不用人带了。若是以前,四岁的四毛会带着他,但是今天四毛自己还跑在最前面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