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2 / 2)

加入书签

他接了一盆清水给孩子们挨个洗手,晶莹的水珠从指缝间落在地面上,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地面呲呲泛起潮湿的热意,像是冰镇雪碧里摇晃升腾的细碎泡沫。

他在梦里温柔地轻笑,过往的日子虽然平淡,却也恰似盛夏黄昏的暮色,美好得让人眼眶发酸。

自从来了帝都,他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能梦见过去。原以为梦中的回忆应当照着他预料中的轨迹继续下去,可不知为何,他却发现自己的人生步向了另一条轨迹。

那是另一个,十九岁的自己。

没有在江南古镇遇见那个青涩腼腆的少年,他因为一纸由北入南的录取通知书,从小桥流水的江南来到了北方最繁华的城市。

没有收入来源,他一边准备学业一边四处找兼职。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学院的教授知道了他的情况,那时恰好傅家正在找人照顾因为火灾失明的独子,教授看他性子温和又会照顾人,而且还是以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考进帝都医科大学。傅家调查后也愿意给他这个机会,资助他的学业。

于是他看到了自己孤独寂寥的岁月里,迎来了另一个身影。

他见到了,真的因为火灾失明的傅予城。

像是藏在黑暗里的小兽,因为目不能视暴怒崩溃,而他做的,就是慢慢靠近,慢慢把他从阴冷的黑暗里拉回白昼。

两年的陪伴,他握着他的手走过一条条长街。春日满城梨花、深秋似火枫叶,盛夏艳烈暖阳和冬日纷扬大雪,他孤独的人生里第一次有了陪伴。那些本该独自熬过的黄昏,如今响彻着另一个人的声音;那些本该撑伞一个人走过的雨季,终有人和他并肩而行。

少年走在他的身边,掌心相贴与他十指交握,轻声絮念着一些听不明晰的话语。

那是另一个傅予城,和所有十七岁的少年一样,年少轻狂,身上带着与生俱来的朝气和热烈,风暴般侵入他的世界,撬开他的心门。

他看见那人缠着他去电影院连看两场文艺电影,荧幕上影片步入**,身旁的人趁他不注意悄悄吻他脸颊。

他满脸诧异,来不及反应那人便牵着他的手飞奔出电影院。那时正值盛夏,七月的街道热得让人头晕。一路香樟摇曳着阳光,洒落满身的光影,空气里熏染的味道像是刚下过雨般,湿润而浓郁。

似乎有什么,在他未曾察觉时悄然生长,无声无息便在心口的荒原繁茂如郁。

他察觉到了异样,更发现了彼此之间愈发微妙的距离。

他会在少年过分专注热切的眼神中恍惚,只是瞬间的流连,便又冷静地逼迫自己清醒。他会因为少年假装问问题时过分的靠近感到心悸,但那十九岁特有的干净明爽的气息,却又让他贪恋不已。

可是又有哪个家庭,能够接受家里的独子喜欢上一个同性别的人。

爱情没有错,同性恋也没有错,只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从未接纳,更不认可。

他心尖一颤,场景瞬息变幻,他看见那人牵着他的手说要跟他去南方,他笑着不说话,心里却已经有了答案。

凌晨时分的街道,满眼都是幽暗深沉的靛蓝。那人掐着他的手腕狠狠地问他为什么,他眼含泪光,只是一遍遍地说着抱歉。

但那双眼里的痛苦太过刺眼,恨意与不解锥心刺骨。一星半点闪烁的星光像是要狠狠灼痛自己,灼痛那些无法言说的身不由己。

于是他离开了,用最极端最无法挽回的方法。开口时他做好了被怨恨一辈子的准备,他自以为走得潇洒,却不知道自己满脸都是狼狈的泪水。

他想那应该就是另一个自己,如果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会做出一样的决定。

他做不到那么自私,为了自己的情爱让对方背上不孝的骂名。

于是他离开了帝都,回了南方。

那是霓虹遍地的上海,南方最繁华的不夜之城。他不甘心一身学识无处施展,可傅家势力之大,如果铁了心地要毁了他他根本无力抵抗。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了一家公立医院从底层的编制外医师做起。所谓的编制外医师说白了就是医院的临时工,工作量和报酬完全成反比。

累到无法喘息的时候他也会苦笑自己命途多舛。他是帝都医科大学的学生,是全国最好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高水平人才,按理说他这样的学历,放到全国任何一所医院院方都会极力邀请,谁都想象不到他最后的结局会是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里当临时工。

奔走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里,高到可怕的物价房租,永无休止的兼职奔波,何必再谈曾经心心念念的梦想,如今光是生存就已让他精疲力竭。

那双本应该握着手术刀治病救人的手,如今却浸泡在冰冷的水里和杯盘碗碟作伴,细长白皙的手指上生出薄茧长出冻疮,一到冬天就痛痒难忍,化脓溃烂。

没人知道曾经前途似锦的他为什么会沦落为如今狼狈落魄的模样。放下了自己可笑的不值一文的自尊,他看着自己为了生存不要命一样的打拼奔波,像是流浪狗般四处乞讨求别人施舍一口饭。

寒冬的日子就这么艰难地一日日熬着,很多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过去。他知道人活着就该接受现实,他比谁都明白,一昧的怨天尤人毫无意义。而事到如今也许唯一能够庆幸的,或许就是他远在南方,与自己相隔千里的人再也不会见到他如此狼狈的模样。

每逢过年的时候他都会买来信纸,借着地下室微弱的灯光写下一封信。

「予城吾爱,见字如面。」

开头从未变更的八个字,落下的每个笔画都像是刀刻在心口,疼得微微发颤。

他写了整整三页,通篇不提生活的辛苦,只讲城市的繁华。

最后末端落款七个字「我一切安好,勿念。」

折起信纸,收进信封,他打开抽屉,这样的信他写过很多封。署下姓名地址贴好邮票,他却从不寄出,只是把这一封封信件锁进书桌最底层的抽屉,连同那支早就已经凋谢枯萎的木槿一起藏进不见天日的黑暗里。

他从来没想让对方看到这些信。

这些书写在素白信纸上通篇自欺欺人的谎言,说到底不过是他聊以□□的寄托。

说出来真的很可笑吧,当初下定决心一走了之的是他,如今放不下的也是他。

他也曾经告诉过自己,既然这么想念,为什么不去悄悄看他一眼。过去了那么久,或许那人早就已经把他放下,远远见上一面知道他过得顺遂,也算是了却了他心中的执念。

可他害怕。

他不敢。

他害怕那人至今还未放下,他害怕他一封情难自已的信会让那人不惜奔赴千里赶来南方见他,更害怕自己见了他就不愿再离开。

这场错上加错的孽缘,不该旧情复燃。

旧情复燃只会重蹈覆辙,已经铸成大错,就该及时止损。

他这么想着,心里的执念却缠成了无解的死结。

春去秋来,辛苦的日子习惯后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难熬。

可他不明白,明明他已经退让至此,上天却还是不愿意放过他。

从他选择从医这条路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注定目睹许多新生和死亡。医者慈悲果敢,与时间赛跑,同死神争命。可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他站上手术台,躺在自己面前的人会是自己的爱人。

那年他二十七岁,他二十五岁,他手里握着手术刀,在生命体征仪宣告死亡的警报声里痛得撕心裂肺。

他没想过自己成为医生后见证的第一个死亡,会是自己以命深爱的少年。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了手术台,又是怎么看着那人被盖上白布送上了回北方的车。

他只记得那天傍晚被黑暗淹没的归途,繁华的街道,流淌的灯火,穿梭而过的人群潮水地般淹没了他,整座城市被喧嚷的灯光包围,置身其中莫名有种城市焚烧的错觉。

他疼痛地阖上双眼,分不清究竟是因为天空在燃烧还是灯光刺目,但周围的一切却都陌生得像是在敌对。

他就这么一个人,从城市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在钢筋水泥筑成的牢笼里徘徊了一整夜。

他记得那时时节已经入冬,深夜细雨纷纷,空气中弥漫着雨水潮湿的微凉。他走得踉跄,像是化成了一缕游荡的魂灵,双目失焦,十指冻得泛青。

临近清晨的时候他打车回了家,他面无表情地从抽屉里拿出了那些从未被寄出的书信,然后在萧瑟的寒风中,一张张烧掉了他整个青春。

两个人相伴的过往,那些难以割舍的记忆,就这么消散为一捧灰。他的面庞没有任何表情,映着通红火光,眸里却布满了狼狈的泪水。

三天之后,他千里迢迢赶去了北方。

葬礼已经结束了,遗体火化下葬,墓园多出一块刻着故人姓名的石碑。他跑遍帝都的所有花店,最后终于在一家专门培植反季节花卉的店里买到了一束木槿。

雨天路滑,山路泥泞,他拄着拐杖走得踉跄。

好似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苏轼为什么会写下那首江城子,又为什么会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予城。”

他听见自己嘶哑到颤抖的声音,被嘈杂的雨声埋进了黄土里。

他把手里的木槿花放在坟前,然后俯身轻轻拭去墓碑上的雨水。

弱水三千,他终究还是取了那一杯殒命的鸩酒,在这场不得善终的孽缘里选择了自我了断。

“不得所爱,了此残生。”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朦胧细雨中震颤。

“予城,我如你所愿。”

他猛地醒了过来,眼尾潮湿,脸上沾满了狼狈的泪水。

房间里没有开灯,模糊的视线中只有微凉月色空灵散落,稀薄得像是要褪色。

那一刻也不知道是什么驱使着他出了卧室,他忍着疼痛推开隔壁的房门,看见梦中那人躺在床上睡得安稳。

原本紧紧揪着的心突然松开,他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如释重负的表情,甚至不记得自己刚才做了什么样的梦。

他只是觉得好难过,又很庆幸。

傅予城从梦里醒来,借着稀薄月色,他看见有人跪在床边,吓了一跳之后才发现那人是沈念。

“沈念?你怎么……”傅予城看见了他脸上的泪痕,“你怎么哭了?”

“我没事。”那人温温和和地笑着,眼尾一点亮光是未干的眼泪。

“我没事,就是做了一个噩梦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更了,一万字真的肝不动,明天更五千补偿叭

感谢各位订阅~我真是一滴都没有了(躺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