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依之X李闻风(2 / 2)

加入书签

她再次冲进卫生间,这次吐出来了。

三分钟后,乔依之被风哥抱去了医院。

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怀孕。

乔依之当场就满血复活,头也不晕了,也不反胃了,甚至还胃口大开,想吃午饭。

李闻风更懵,他一路都沉着脸,常爸爸看到的时候想打他。

――“要当爸爸了,怎么跟别人欠钱了一样?”

当天晚上,李闻风大手轻轻的覆盖在妻子的肚子上,那里皮肤很紧致,没有一丝赘肉。

任谁都想象不到,里面孕育了一个小生命。

他语气闷闷的:“老婆。”

“嗯?”

“你还小。”

乔依之眨眨眼睛:“心理年龄的话,我不小。”

“可是你现在身体年纪还小,我们不这么早要孩子,好吗?”

天知道,李闻风差点脱口而出‘我们不要孩子,好吗’。

他不想要孩子,他怕孩子会分散妻子的注意力。

他分明都做了保护措施的,除了那天妻子从上一辈子回来,自己太没安全感,做了好多次,最后差点被之之踢下床。

后面他做没做保护措施忘了,但那天他情绪真的很不好。

算算时间,应该是那天中了的。

乔依之抱着他:“可是,流产会更伤身体。”

风哥沉默了半晌,一双黑蒙蒙的眼睛里面满都是懊悔,最后说:“我想要女儿。”

“嗯。”

2

九个月后,儿子出生了。

风哥差点当场暴走。

――作为前首富的孙子,现在商界黑马的儿子,小孩子一出生就得到了不少关注。

虽然风哥早就知道了孩子的性别,但还抱着最后一丝丝希望,期待奇迹出现呢。

事实告诉他,还是得相信科学。

因为孩子,乔依之出国的时间推迟了半年,期间他跟陈老师介绍的那位大佬一直都是视频电话联系,乔依之则在清河实验室做实验,开会也是视频会议。

怀孕完全没影响她的科研之路,但可能因为就是太专心工作了,导致她虽然吃的不算少,可就是没怎么长肉。

导致李闻风不断的被自家奶奶cue,被常爸爸妈妈cue,还被乔爸爸妈妈cue。

――“之之都那么瘦了,你怎么不给人多吃点?”

好在乔依之瘦归瘦,做各项检查时身体还是很健康的,这才让风哥挽回了一点在长辈心中的印象分。

3

虽然孩子不是风哥想要的女孩,但他这个奶爸却做的很到位,照顾妻儿上都不假护工的手,全都自己来。

冲奶粉什么的不能更迅速。

晚上都不带让孩子吵着妈妈。

当天,常爸爸……常爷爷过来问孩子亲爹孩子叫什么。

李闻风:“……”对不起还没取名字。

当天晚上,准爸爸翻烂了字典,终于把孩子名字发在微信群里。

“知遇。”

李知遇,知遇之恩,知己之遇。

4

小知遇三岁半的时候,跟随妈妈从剑桥直博毕业,拿到了一等学位。

小不点牵着头戴学士帽、流苏、穿学士袍、垂布的妈妈的手,左手比了一个‘V’,笑容灿烂。

这张照片被乔依之用作自己的微信头像,很快又上了热搜。

“啊啊啊啊乔神的崽崽好可爱!”

“现在生闺女还来得及吗?”

“真的太好看了!”

“为什么李老板没出镜啊?”

“别这么叫,感觉像是煤老板。”

“哈哈哈,重金求一双没看过上面那条评论的眼睛。”

乔依之闲暇时翻了翻评论,心想――因为李老板在照相啊。

5

七岁的时候,知遇小朋友大晚上做了个噩梦,努力的敲爸爸妈妈的房门。

主要目的还是:“我要跟妈妈睡!”

小孩子心里其实很敏感,他能察觉出来谁不会生自己的气,谁对自己严厉。

知遇感觉爸爸没有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那么爱自己,每回他问:“爸爸,你最爱谁?”

答案一定是:“我老婆。”

知遇其实早知道爸爸不会说最爱自己,但他听到这个回答依然很生气。

因为他也最爱妈妈,他才不想让爸爸跟自己抢妈妈。

但他真的争不过爸爸。

于是他只能眼泪汪汪,问:“妈妈,我想要个小弟弟,我同学都有弟弟……”

“只是因为这原因吗?”

知遇想了想,说:“爸爸最爱妈妈,妈妈也最爱妈妈,小知遇可怜没人爱,知遇想要弟弟。”

乔依之:“……”李闻风他一天天的给孩子输送什么奇怪的脑回路!

她说:“妈妈最爱小鱼了,小鱼不信妈妈吗?”

小孩纸还是很好哄的,听到这话后立刻得意洋洋的去亲爹面前得瑟,然后又乖乖去屋子里写作业。

至于他说的二胎,是不可能有的。

李闻风表示:“一个意外就够了,之之,我只想要你。”

「乔依之的成就」

有关乔依之的学术成就,她的先生李闻风从每一篇论文的发表年份、每次的算法精确度,到她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学习、任教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绝对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词条编辑者。

后世许多想要研究学神乔依之生平的学者看着李闻风整理的这份词条,只觉得十分不可置信。

“她在十六岁就发表了一作的nature子刊!”

“十八岁两篇高分SCI!”

“二十三岁……为什么二十三岁这份词条的点击人数这么多,我们来看一下,哇,二十三岁那年乔神有了孩子。”

“关键是在有孩子的时候还与Naim教授一起提出了新型算法。”

“原本二十五岁就可以博士毕业的她,因为先要独立再发一篇《Science》,二十六岁毕业,同时获得剑桥一等学位。”

“传奇一般的人生。”

“同年受到清河大学邀请,特聘为光电学院研究生导师。真的是最年轻的研究生导师。”

“听说本来是打算聘为博导,但乔神拒绝了,她说还没有看中的学生,所以暂时不想当博导。”

“乔神之后的成就已经不需要我多赘余,三十五岁被诺奖第一次提名。”

“四十岁斩获诺奖。”

“四十二岁再次斩获诺奖。成为当年世界顶尖科学家,没有之一。”

“那还是华国人第一次如此频繁地站在诺奖的讲台上。”

一位记者采访了后世一位专门研究乔依之生平的学者,本想听她研究乔依之先生生平研究的如何,哪知道这学者直接说:“我已经打算开始给乔依之先生写传记了,论文篇幅太少,容纳不下这么多辉煌过往。”

记者问:“那您觉得最值得一提是什么?是两次诺奖一次提名吗?”

“这当然是大家最关注的,但我更想说的是乔依之先生与李闻风先生伉俪情深,始终如一的爱情态度更值得我们羡慕、钦佩和学习。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纯真的感情与超人的智商同样珍贵又难得。”

记者:“听说两人……”

“九十二岁高龄时双双去世,时间相隔不超过半小时。”

记者:“那,我们期待您书写的传记。”

“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