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 111 章(1 / 2)

加入书签

来县码头出事,庶民无事自然是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看热闹。

管四儿让两个衙差去找他们上官,也不是要找人家毛病,就像户部的看兵部出纰漏,大家不同的衙门,你的品级是高,却不是人家直属的长官,指手画脚就犯官场大忌。

就犯不上做这事儿

喊这俩差役来,皆因管四儿如今是正儿八经的兵部六品主事,来县是个中县,在这里掌印的县尊便与他平级。

他有什么话便只能与平级交待,毕竟牵连进去了,人是他缉拿的,倒不是招惹不起,这是规矩。

若只是一般人被抢,也都好说的,可是面前这些人是书生,人家手中笔如刀呢,他还是要小心些。

规矩自然要守,他却也不喜来县县尊不作为,就预备回家与先生说点坏话,转日皇爷前值更,若是皇爷清闲,又与他们闲扯吹牛了,他便捎带下绊子,说说这大梁燕京门户之地,破来县县尊不是个玩意儿,把先生的心血糟蹋的一钱不值。

今日码头当值的差役头目果然偷懒至今未归,这剩下俩混天光的,也为了躲避江风不知道在哪儿腻歪着。

这人一过来,管四儿便闻到一鼻子劣等脂粉气,心里更是生气。

而这俩差役心情自然忐忑,怕被县尊追责,就更恨这不长眼的行货子与他们招惹祸端,一边上手捆,他们自是上手又一阵好打。

管四儿见不得他们这般,便语气不屑道“差不多得了,回头打死了。”

管四儿的腰牌,正是天子亲军,亲卫头领的纹样,人家吩咐了找他们上官说话,这俩自然不敢耽误更不敢告饶。

听到管四儿不许打,俩差役便收了手告了罪,一个看人,一个转身就往来县跑。

剩下这差役是个机灵的,看伙伴走了,这小大人还坐在麻包上,便觉着不妥。

常年码头上厮混,他管这片自然人头惯熟,如此就一顿张罗,不到几息的功夫,就给管四儿张罗了一顶布棚,一套小桌,甚至还给了上了茶水。

管四儿看他懂事,就笑着下了麻包,径直走到小布棚里,脱了披风往边上一丢,款款坐下,也不嫌弃茶具粗鄙,就倒了一杯茶水饮了几口,放下杯子,才笑着对目瞪口呆一群书生道“管某莫非面目丑陋,竟把小先生们吓成这般摸样”

小书生们闻言却齐齐摇头,样子有趣极了。

管四儿却不知,这些书生一是被他的风姿震撼,想下,仙鹤般从天而降,收拾歹人又干净利落,言行举止尽显大家风范,且,他年龄该当与他们也差不了几岁,可能还比他们当中几个年长的还要小些。

人家却是个朝廷命官了,看来位置还不低呢。

那是一种形容不出的敬仰崇拜,加上此地又是河岸,滔滔不绝的崇敬之情心头翻滚,众人心里只觉爱不够了。

管四儿见他们不说话,便摇头笑了起来,又见差役与他奉上两盘晾干的河鲜干儿,他便一伸手拒绝道“给人送回去。”

差役弯腰,陪着小心的说“大人,小的没白拿人家的”

可管四儿不待他说完,便一板脸淡淡道“莫要做多余的事儿,送回去。”

他说话的语调没啥起伏,丁点烟火气都没有,可听上去却威严极了。

那差役无奈,只得端着盘子讪讪离去。

周围又是一阵整整齐齐的吸气,管四儿便觉这些小书生,就有些不好形容了。

他因身世对书院学生,甚至读书人都是斜眼看的,只是从前是张嘴就讥讽,现下会遮掩罢了。

周围寂静,那讲课先生总算恢复神智,他收拾了一下自己,甚至还拍拍身上的灰尘,就走到小布棚抬手先道谢说“多谢,大,小大人出手相救。”

管四儿站起来客气回礼,伸手请他坐下道“您客气,些许小事尔,此地虽非管某职责所在,身为朝廷命官,看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是要管上一管的”

管四儿话没说完,就觉着这先生看自己神色也有些古怪了,不不,该当是这一群人都不对劲儿

他又摸摸脸,问差役道“老爷脸上有东西”

差役连连摇头。

如此,管四儿便失笑问这先生“先生,管某是个直性子,诸位如此看我,倒把管某看的满腹纠结可是管某做事不妥得罪诸位了”

这也太失礼了。

被他这样一说,这位先生总算是找到神智,赶忙赔礼道“啊啊,是是,实在失礼之至,还望大人海涵,老夫宁江凤梧书院宫之仪,因大”他又死死盯着管四儿的脸端详下道“这,这事有些难以言说,不瞒大人,还真吓了老夫一跳,老夫看,大,小大人竟与我那二子,竟生的一模一样”

管四儿困惑,便在小凳儿上后仰惊诧“哦竟有此事”

这先生死死盯着管四儿仔细看,这一次真是一个细节没有放过,最后终于点头确定道“是的,真就是这样的,犬子今年三十有二,大,小大人的长相与他十七八岁那会儿,就是一模一样的。”

管四儿却不相信这个说法,只能笑笑说“啊,这样啊,那倒是巧了。”

这先生说宁江的,恩,宁江啊,这个地方他可是知道呢。

宁江那地方有两大书院,一曰鹤召,一曰凤梧。且这两个书院的两大山长,除却那姓赵的是他的仇家,另外一个他也是听过其盛名的,皇爷说过,先生提过,朝中老大人们偶尔也议论,还有不少朝臣出身凤梧书院,算作这位的学生。

宫之仪,字瑞安,号凤池居士,当世大儒也。

只是,自己如何竟与这位的二子生的一模一样了这是搞笑呢吧

心里腹诽,对待当世有名的大儒,不该失礼的地方,管四儿自然不会失礼。

瑞安先生看管四儿显然不信,他憨直便提高声音说“小大人若不信,转日我亲画我那二子画像,你一看便知”

大人便大人,你还小大人

管四儿无奈,却得客客气气的请人坐下道“先生请坐,晚辈自然是信的,且,先生的名字晚辈也早就知道,却是荐书飞入九重城,宁江魁首第一人的凤池居士当面,来,您请上座。”

这句诗说的却是前朝的事情了,宫瑞安年少成名,按照举荐官的规矩,他十三岁开始,便有当地的主官,士绅,乡党等多次写荐书于御前,推荐宫凤池入朝为官,并且当时的皇帝也多次下诏书,请他入朝为官。

只是这个宫瑞安,他却不是个官迷,他的脾性用皇爷的话来说,人家是读书人里难得率真质朴,知道自身轻重之人,书生不狂妄就很得帝王欢喜。

宫瑞安明白自己不适合做官,却适合教书育人,就利落转身始终没有入朝。

他二十岁那年便做了凤梧书院先生,三十年教书育人,如今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儒呢。

看到管四儿顶着这样一张面孔夸奖自己,宫瑞安心里就觉着颇为古怪,莫名他就觉着心口那个地方,又酸又疼。

他二十二年前莫名得了心疾,这两年却是没有犯了

宫瑞安捂着心口,觉着这次犯病犯的奇怪,也难受,怎么听到这小大人佩服自己,还有些莫名欢喜呢

他露出一丝羞愧道“原来,原来你,你竟知道某啊惭愧惭愧,老夫久不下山,这一到岸上便丢了丑,连自己的学生都护不住了,真真就俗世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若不是大,小大人出手,今日便把某这些学生吓到了。”

他回头看看自己的学生,又很认真的与管四儿解释“他们吓到却也无事,最可恨却因这一场祸事,少年意气,从此对来县,对燕京,甚至对小吏就有了偏见,往后他们都是有志向官场的,这才是真正的不好呢。”

这却是个好先生呢。

管四儿这次笑的真诚起来,他抱拳道“先生说的对晚辈管四儿,职任御前长刀卫,兼兵部六品主事一职,先生直唤我名就成,至于惭愧什么的,还是不要提了。您是读书的,这玩鞭子动刀枪上阵杀敌,却是我的本分,不能一概论之。”

他们二人坐下,宫先生就只是盯着管四儿脸看。

管四儿都被他看乐了,便好脾气笑着又问“真的很像”

那在一边早就按耐不住,想说话的学生便一涌而至,七嘴八舌的说到

“真的很像”

“恩除了没胡子,就是像。”

“您皮子白,比我们二师兄好看。”

“哪哪都像”

书生们也是年纪不大,看到这堪称奇迹的一幕,自然是急切出来作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