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子(1 / 2)

加入书签

几人进了古寺,便见小僧拖着扫帚懒懒的划着地面,胡乱甩几下,都没几片叶子理他。

“张舍人。”惠通方丈微微施礼。

“方丈,这几位都是我的朋友。”张瑜一一介绍到,说道林尧平时多嘴了一句:“这位林舍人将来可是德亲王府燕世子的少君。”

林尧平睨眼看他,用折扇敲了敲额头,有些无奈。

“原来是这样,小僧有失远迎。”惠通道,面对宗亲皇族也只是微微颔首罢了。

林尧平淡笑:“方丈不必这么说。既已出家,便不必再循这俗世的繁文缛节。”他这话说得实在过谦,只要这庙和人在人间一日,又哪能真的脱了那朝廷的管制?

那惠通又慢慢扫过众人,最后在谢寅平身上停下目光:“谢姑娘,令堂这些日子可还安好?”

谢寅平合掌一拜:“劳方丈挂念。家父一切都好,就是缺个人陪他温酒下棋。”她浅笑一声。

“不曲向来耐不住寂寞,这些年有你陪他,也是他的造化了。”惠通仍是一副慈悲的面孔,林尧平注意到他说这话时,眼里的悲哀一时浓郁了起来。

转头,却见那谢寅平只是淡笑不语。

“几位若是不嫌的,便随我去厢房吃些斋饭吧。”

“我就说吧,这心源寺的斋饭实属一绝。”张瑜夹着块白豆腐,晃着头赞美道。那慧通方丈引人去了一处厢房,便命小僧备上了一整桌的素斋。

“确实,素食原来这么好吃吗?”段几扬道。心想这小葱拌豆腐究竟是哪儿的奥秘,竟然如此美味。

林尧平也是笑笑,这段几扬用现代话讲就是“肉食主义者”,平常吃个素菜都一脸吞药的模样,眉头紧皱。没想到一顿心源寺的斋饭就给治服帖了。

“谢寅,这豆腐像是极合你胃口。”见谢寅平碗中白豆腐已经浅浅得快见底,罗子肖道,“平日从未见你吃这么多。”

谢寅平去戳豆腐的筷子一滞,偏头无奈一笑:“实是这心源寺的豆腐太像朝平的味道了。”她已经好久没吃到家乡菜了,虽说离家时的回忆并不美好,但也挡不住那层层叠叠逐渐涌上的思乡之情。

罗子肖见她眼含回忆,便道:“你若爱吃,不如我去问问小师傅们还能不能再做一点。”说罢,就要起身。

谢寅平连忙喊住他:“罗舍人且慢。”她道,“这豆腐大概是方丈亲自做的,我能吃上一回已是感恩不已,不用再去叨扰他了。”她默默低头,目光深情地望着豆腐。

林尧平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都没动过的豆腐,将自己的碗轻轻一推,“我不爱吃豆腐,也没动过几下。不介意的话,请吧。”

谢寅平看着那个被推过来的素瓷小碗和里面干干净净的几块豆腐,不由得抬头望向林尧平,见那人目光温润含笑,浸沐一片和风春光之中,不禁心头一动,随即偏开头,道了一声谢。

张瑜见状,也是一推:“我的……我的虽然动过不少,但也给你。”

“得了吧,你不和人抢吃的就行。”段几扬和张瑜交情不浅,此时也毫不见外地埋汰他。

“段兄!”

“说的你不是一样。”林尧平毫不犹豫地戳穿友人,一双眸子笑得弯弯的,“不知道刚才是谁一直盯着我的碗看。”

谢寅平不禁又瞥了他一眼,又连忙回头专心地嚼豆腐。

正当几人吃着斋,品着茗,天南地北地谈论得起兴之时,外头却传来了不悦的声音。

“人呢!叫你们方丈出来给我个交代!今天他不处理了这淫僧,老子就掀了他的庙!”

“施主稍安勿躁!小僧这就去请方丈!”

外头一时嘈杂起来,虽然寺中没几个人一起议论起来,却也动静不小。

林尧平几人对视了一眼,便起身去外面看看。

中堂几个小僧和些许几位香客已经围成了一个圈。

张瑜好不容易扒开人群,才看见里面的情况。

之间第上趴着一个衣着凌乱的小僧尼,他面容清秀得很,只是此刻却因为恐惧而整张脸都显得狰狞万分。

旁有罗衣男子大肚子一挺,摸着两抹小胡须仰首挺胸地立着,那一双眼睛小的像两只躺倒的苍蝇,鼻下还有一颗大痣,痣上一根长毛随风摇曳,他嘴唇肥厚异于常人,却包不住全牙,露出那参差不平的牙口吹着凉风。林尧平一见,下意识折扇一翻,遮住了眼,这人说好听点便是其貌不扬,说实在点……

罗子肖一见那“其貌不扬”的公子哥,便道:“曹公子?”竟是他熟人。

那罗衣男人听见了这一声,偏头看来,小眼睛像是眯了眯,又瞪了瞪大道:“可是罗子肖罗舍人?”

罗子肖错愕:“正是。”他看了看地上的僧尼:“这位小师傅是?”

说到那僧尼,曹公子顿时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牙齿恶狠狠地磨着:“我等那方丈老儿出来再说。”他转头看了一眼地上的僧尼,嫌恶道,“这等龌龊事,本公子可不想说两遍。”

话音刚落,那小僧尼浑身颤得更加厉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