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1 / 2)

加入书签

“今天我要去杭州开个会,可能会比较忙,所以要不要待在家里?”吃早饭的时候,陆宇恒对程也说。

程也一愣。“今天吗。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陆宇恒喝下最后一口咖啡,想了想,有些无奈地说: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会回来的,不过大概要很晚。叫王妈不要留我的饭。”

程也抿了抿嘴唇,突然觉得有些苦恼。

“那我”

“那哥哥先走了。”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陆宇恒站起了身。

“怎么了?”听到程也开口,他收回迈出去的步伐。

程也滞了一会,摇了摇头。

“没事,哥。你去吧,早点回来。”

“许教授团队项目的介绍资料,要再看看吗?”坐在车上,林默川递给陆宇恒一份文件。

“我知道。”陆宇恒摆了摆手,但还是接了过来。

在公司意向投资的第一个天使轮级别的项目上,林陆二人几多斟酌,选择了许教授团队。他们的主研方向是医疗高新器械,目前的设计项目如果能够研发成功,就将是国内首款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的医疗机器人。

也正因如此,陆宇恒和林默川选择今天亲自前往杭州与许教授团队沟通。

他们在上午十点左右到达了杭州,西湖区研究所。

一个研究员带他们参观了实验室,进一步介绍了他们的研发内容。

“通过纳米机器人可以在细胞间进行手术,那样意味着对肿瘤、结石等有了更温和可控的治疗手法,并且使癌症的治疗成为可能。”

许教授本人因为工作繁忙,并没有出面,他的副手祁思在之后接待了陆宇恒一行人。他们就在实验室临近的办公室里进行了交流。

陆宇恒对林默川点了点头。

于是林默川率先开口:“祁先生,在进行充分的了解后,我方对贵团队的项目很有信心。但是像贵团队的项目好像很少接受像程氏这样性质的私募股权投资,不知道方便透露下与我方进行接洽的原因吗?”

祁思是个儒雅端方的中年男子,穿着朴素。他看起来带着学者的清高感,说话却十分亲切且直切主题。

“我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也不像各位一样专业,所以就干脆与各位直说了。找到贵方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老师对于这个项目的商业化抱有很高的期待。”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和很多风险投资人有过接触。但可能因为我们这个领域已知信息较少,前期投资相较于天使轮来说较大,回报率不明,所以大多数公司望而却步。今天能有机会与贵方交谈,我们也感到十分荣幸。”

“您过谦了。”陆宇恒说。“许教授的团队在学界中一直有很高的声名,能够有进行合作的机会对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难得。”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贵方能给出对该项目具体的把握程度,以及对一期融资结束后的预期成果进行说明。”

“那是当然。”祁思微微一笑。

一个下午相谈甚欢,晚上祁思请他们在研究所的食堂吃饭,许教授也匆匆赶来。直到天黑了他们才启程返回上海。

“定了?”林默川问他。

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但仍有些快意的。

“嗯,定了。尽快做好拟投资意向报告,之后很多工作能不能继续推动,这一次至关重要。”

一路无话,陆宇恒就在车上闭眼休息了会。等进入上海才想起要把手机切换到私人号。

瞬间,一大片消息涌了上来。

“完了完了。”他没了之前一直端着的运筹帷幄的总裁模样,变得慌张起来。

林默川投来疑问的目光。

“我妈,还有david,不知道为什么给我打了好多个电话。我这一整天都在用工作卡,这些讯息被屏蔽了。”

他赶紧回拨了电话过去。不知道说了什么,林默川看到他渐渐从慌张变得轻松,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应和起来。

倒像是看到了大学时的那个小师弟,尽管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冷静而可靠地存在,但偶尔也会露出一点懒洋洋的孩子气。

然而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有几个人能够不发生变化呢?

林默川自嘲地笑了笑。

许久,陆宇恒结束了这通电话,又开始回复起了短信。

“出了什么事吗?”林默川想了想,还是礼貌性地开了口。

公司快到了,城市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从车窗外照进来,又被车膜稀释了一层柔和的滤镜,半明半暗地落在陆宇恒脸上。

他抬起头朝林默川笑了起来,连眼睛都弯成了明媚的弧线。

“我今天生日。师兄,要不要祝我一句生日快乐呀。”

“生日快乐。”

林默川难得失神,下意识地出口。然后他有些抱歉的解释道:“对不起,我之前不知道,所以没有准备什么礼物。”

陆宇恒瞪大眼睛,有些惊讶的样子,然后笑着问坐在前排的司机和助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