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讨没趣明辉娶亲(2 / 2)

加入书签

叶氏不管真假,心里也放心了。梅香听说后,心里冷哼,这么好的姑娘,能眼瞎了嫁给韩明全

还没等大房去赵家下聘,二房韩明辉要娶亲了。

庄户人家婚假喜欢放在年底,一来不是农忙季节,族人都可以过来帮忙;二来秋收过后家里都有余粮,办酒席不寒碜;第三嘛,冬九腊月间,席面上剩的菜坏不了,可以留下慢慢吃。

最重要的原因是,时人信奉年前娶媳妇来年抱孙子的规矩。

韩明辉娶亲那一天,正好是腊月二十六,都快要过年了,韩敬奇和周氏忙碌了许久,总算把各色东西都备齐了。因为差了一些银钱,韩敬奇夫妇还从叶氏这里借了二两,叶氏二话不说就给了,只嘱咐二房不要对外头说。

叶氏作为婶子,正日子这一天除了闷头干活也做不了别的。

韩文富作为族长要主持婚礼,娶亲是热闹事,除了族人,各路亲戚都来了。

门楼里有个桌子,才从县里回来的韩敬博今儿充当账房,帮着记录各家的礼钱。叶氏一大早就让明朗送了一百文钱礼钱,这在韩家族里算是厚的了。

除了一百文钱,叶氏还送了周氏几斤菜籽油,又主动把家里的桌椅板凳搬了过来,今儿要开好几轮席

面呢,韩敬奇往各家都借了不少家伙事儿。

明朗跟着韩敬博一起记账,叶氏主动到厨房帮忙。族里所有的妇人都在厨房听掌厨的大师傅指挥,择菜、洗菜、洗碗

叶氏因为和周氏关系好,干活肯下力气,那等洗猪大肠之类的粗活,她都抢着干。

等新人迎接来了之后,许多人都去看新娘子去了,只有叶氏仍旧闷头在厨房干活。叶氏心里清楚,她是个寡妇,不能往新人房间里去,怕人家忌讳。既然二房三房关系好,她就更不能去了,明辉是个好孩子,她希望这孩子能和屋里人白头到老。

柴氏也没去,搬着小板凳坐到了叶氏身边,和她一起干活。

“三嫂,明儿还上街不”

叶氏笑了,“上街,弟妹有什么要我带回来的”

柴氏笑着摇摇头,“那倒没有,三嫂家里如今越发兴旺了。再等两年,明朗长大了,三嫂就不用发愁了。”

叶氏知道柴氏安慰自己,“弟妹不也是一样,你有四个儿子呢,老了以后享不尽的福气。”

c0

柴氏直叹气,“唉,都说儿子多了好。可眼见着他们都长大了,说亲多难呀。明全和我们明岳同年的,我们明岳还没说上亲呢。三嫂要是听说了什么适合的姑娘,一定要记着我们明岳。”

叶氏点头,“那是自然的,明岳是个好孩子,弟妹不用着急,多的是人家嫁女儿只看女婿好不好的,家底倒是其次。”

柴氏勉强笑了笑,“那我就借三嫂的吉言了。”

堂妯娌两个一边干活一边说话,一个是怕自己寡妇身份不吉利,一个是知道自己家穷不去点人家的眼,故而一直坐在那里干活,基本没动过。

梅香今儿只负责带着妹妹,她一个姑娘家帮不上什么忙。中途她还跑回家去了,等最后一轮席面开了之后,她才带着兰香过来了,后头还跟着小花点。

村里的狗们最喜欢红白喜事了,小花点平日里最多只能吃一碗混了菜汤的饭。就这,它的伙食在韩家岗狗界里已经算好的了,许多人家养狗,从来不喂,只让狗自己找野食吃,或者吃一吃猪槽里的剩食。

今儿有席面,村里的狗全都来了,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抢骨头,抢小娃儿们不小心掉下来的肉。

除了狗,门口还来了好几个乞丐。乞丐们平日消息灵通,谁家要办席面,他们一大早就来了,一起依偎的大门

外,主家都会给一碗饭,里头还能夹几块肉。

梅香家里伙食好,她们姐妹倒不怎么馋嘴。

同桌的都是族里的孩子们,有一些家里贫寒的,吃起来就凶的很。好几回,梅香刚把筷子伸出去,筷子底下的肉立刻被人夹走了。

她也不好和那些小孩子抢,等后头再来了菜,她直接端过菜盆,一人分一点,大家都有,不用抢。

有了这法子,孩子们都老实了,反正梅香姑妈姐姐厉害,大家

都不敢不听话,好在梅香分的公道,孩子们也并不闹。

热热闹闹地给明辉娶了媳妇,叶氏又开始继续忙碌。还有三天的功夫,她要上两次街,还要置办年剩下的年货。

等到了二十九的下午,赶完了最后一个集,叶氏收回了所有的账,这一年,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束。

下午,叶氏难得悠闲地带着梅香一起操持家务。秦先生已经给学生们放假了,明朗带着弟弟在西厢房读书。

母女两个正在厨房里忙碌,忽然,黄茂林又来了。

叶氏欣喜地出来迎接,“茂林,怎地这会子来了明儿就过年了呢,你前儿不才来送过节礼”

黄茂林嘿嘿笑了,“今儿做了最后一次豆腐,磨盘都停了。我下午无事,过来看看,婶子这里有没有什么活计需要我干的”

叶氏笑着让他进了厨房,“没有什么事情,我和梅香正在准备明儿要吃的菜呢,外头冷,到灶下坐一会烤烤火。”

锅里正在把明天要用的肉炖一炖,灶下烧了劈柴,梅香抱着妹妹往里面坐了坐,给黄茂林让了个地方。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叶氏正在把锅里的鸡块往外捞,“既然来了,多玩一会子再走。。”

黄茂林笑了,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婶子,我阿娘昨儿买料子,多买了一块,我拿来了,可以给梅香和兰香妹妹一人做几张帕子,做衣裳怕是不够了。”

叶氏笑了,“她们姐妹过年做了两身新衣裳呢,你家里有料子给你妹妹也使得。”

黄茂林摸了摸头,“也不多,阿娘说留着做帕子,淑娴说太多了,就分了一半给我,让我给梅香带过来。”

叶氏心里满意,小姑子好相处,梅香以后日子也好过一些。

“你妹妹可真是个好姑娘,听说能干的很。”

黄茂林点头,“是呢,我妹妹平日话也不多,家里的活儿,她虽然不如梅香干得好,但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愿意干。”

说完,黄茂林把那块布塞到梅香手里。

梅香看了看,是一块素色的桃红布,姑娘家做帕子顶好的。布料不是很大,顶多能裁三四张帕子。

梅香收了料子,笑着对黄茂林说道,“正好,我那里有一双新鞋垫,还有我新打的两个络子,等会都给你,你拿回去送给你妹妹。”

叶氏笑着接话,“这还没过门,淑娴就这样惦记你,可见是个好丫头。”

正说着话,

明朗忽然进来了,“姐夫来了。”

黄茂林忙起身,明朗笑了,“姐夫坐,不用客气,我不会给你行大礼的。”

叶氏忍不住笑了,“都是你作怪,头一回郎舅正式见面时非要行大礼,把你姐夫吓坏了。”

明朗哈哈笑了,“姐夫放心,我又不是那等臭讲究的人。等会子姐夫和阿娘说过了话,到我房里去,我给姐夫写几个门对子带回去。”

黄茂林点头,“好,我给你裁纸,咱们这就去吧

。”

郎舅三个一起往西厢房去了,明朗仔细问了黄家有几个院子几个门,一一写过了对联、横批和福字,连猪圈、牛栏、鸡圈和灶上帖的也一并写了。

黄茂林看着明朗一手漂亮的字,忍不住夸赞道,“明朗的字真好看,我虽然也会写几个字,却不大好看。”

明朗笑了,“姐夫有姐夫的好,我如今只是会写几个字罢了,不如姐夫已经挑起了家里的大梁。”

黄茂林也笑了,“等你长大了,定是比我能干多了,说不定以后我们还要靠着你呢。”

明朗一边低头写字,一边回黄茂林,“只要姐夫以后始终如现在这般好生对我姐姐,咱们之间,再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黄茂林听出了话里不一般的意思,立刻正色道,“你只管放心,我再不会给你姐姐一丁点委屈受。”

明朗正好写完最后一个字,把笔一搁,抬头笑问他,“姐夫看看,够不够”

黄茂林忙点头,“够了够了,有你写的门对子,我们家今年都能增光不少。”

明盛在一边已经把前头写的都吹干了,哥儿两个把门对子都卷了起来,用绳子捆好。

黄茂林摸了摸明盛的头,“你们姐姐有你们这样的好兄弟,谁不羡慕呢。”

明朗把门对子放在桌子上,“姐夫,咱们去阿娘那边吧,等您走的时候再带上。”

黄茂林带着两个小舅子一起去了厨房,叶氏已经拢了个火盆,搬了三四个小板凳放在火盆边上,“都来烤火,今儿天真冷,怕是又要下雪。”

郎舅三个一起坐下了,叶氏把锅里用油煎的糍粑给五个孩子一人盛了两块,“我本来想让茂林留下吃夜饭的,可这天黑的早,回去迟了怕路上看不见,你们一人吃两块糍粑。”

黄茂林一边吃糍粑一边回道,“我就是今儿闲着没事,过来看看。明儿过年,初一要拜年,初二我要去舅舅家,初三我才能来婶子家呢。”

叶氏笑了,“你只管去忙你的,初三我们在家里等你。”

等吃过了糍粑,叶氏又让黄茂林喝了一杯热乎乎的豆米子,然后就让他先回去,“趁着身上热乎,走路不冷。等初三再来,咱们多少话都够说的。梅香,去把你给淑娴的东西拿来,明朗也把门对子拿来。茂林路上走快些,省得冷。”

黄茂林接过了梅香和明朗给的东西,“我来了又吃又拿的。”

叶氏摆摆手,“快去吧,天要黑了,梅香,你送茂林到门口,回来时把大门插上。”

梅香听话地把黄茂林送到了大门口,黄茂林走之前,往她怀里塞了个荷包,“这是一对银耳钉,你拿去过年戴。”

梅香怕外头有人看见,赶紧塞进袖子里,红着脸对他说道,“多谢你了,我过年定会戴的,你快回去吧,天要黑了。”

黄茂林笑了笑,转身走了,梅香直等他的背影看不见了,才插上了大门。

作者有话要说时光如梭,韩家姐弟几个渐渐都要长大了。

啊啊啊,作者今天爆更一万六千字,亲亲们如果看的高兴,尽管去撒花花吧,么么叽

感谢在2020032118:32:592020032217:3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方也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