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毕业照磨磨蹭蹭,等拍出来都要放学了。

今天布置的作业格外多,然而嘉木还得去排练舞蹈,一想到练舞回去之后可能要做作业到凌晨,不禁感觉眼前发黑。

于是他又打上了顾惟的注意,希望他能伸出援助之手。

但顾惟拒绝了,甚至连日记都不愿意帮他写。

按照顾惟的说法,写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一次复习过程,认真写作业对成绩提高很有效果。

“可是我写作业也好不到哪去啊。”嘉木对他说“从早写到晚也进不去快班的。”

顾惟抿了抿唇,一言不发地往前走。

嘉木追上,从后面揽住他的肩膀,笑嘻嘻地问“你又生气了”

顾惟不说话,把他的手拿下去。

“别生气嘛,我说的都是真实情况,又没骗你。”

嘉木重新凑过去,又被顾惟拨开。

看这情况是属于比较生气的范畴了,嘉木有些头疼,伸着食指从后面戳了下他的肩膀,看顾惟没反应,又换另一个地方戳了下。

顾惟目不斜视地走在前面,对于嘉木的骚扰不做任何回馈,就这么到了公交车站。

俩人一个要回家,另一个要去舞蹈班排练,坐的车当然不是一路。

嘉木的车来的早一点,他对顾惟告别之后上去,一转身,发现那个正在生闷气的人也上来了。

“你坐错车了。”嘉木提醒他。

“没错。”顾惟吐出两个字,从嘉木身边擦过,自顾自找了个位置。

嘉木眼疾腿快坐到他旁边,手肘撞了他一下“你跟我走干嘛”

顾惟仍然不理他。

他就这么做了一路的闷嘴葫芦,到了目的地又跟着嘉木下车。

舞蹈班挂靠在一座艺术学校里面,学校门卫认识嘉木,还以为顾惟也是来这上课的。

“你这同学好像眼生啊。”

嘉木趁机一把揽住顾惟肩膀“他新来的”

这肩膀揽住了就没松开,大概是学校人多,顾惟也不好意思跟他闹。

今天来的有点晚,老师已经先一步到了。

嘉木到了之后没换衣服,先找了老师,问能不能让顾惟来旁观。

老师毫不意外地拒绝了。

得了否定的答复,嘉木也没多失望,他出去跟顾惟说了一声,把人带到旁边的空教室,对他说“我排练完就来找你啊。”

顾惟深深看了他一眼,琥珀色的虹膜看起来像个傲娇的猫,想要人陪,偏偏又装作若无其事。

嘉木看了眼觉得有点受不了,挥挥手就要离开。走到门口了又折返回来,拍了拍顾惟的肩膀,对他说“放心,我会尽快回来的”

因为这个保证,嘉木今天晚上的训练格外刻苦,休息的时间被他无限压缩,除非累到不行,不然绝不浪费一分一秒。

在他这样努力下,当晚的下课时间终于比平时早了五分钟。

嘉木连衣服都没换就跑去顾惟“我结束了”

他刚刚跳完舞,身上热腾腾的,扎好的头发又松散下来,额头和鼻子上都有细小的汗珠,脸颊透着健康的粉,眼睛像被雨水洗过的黑夜,有着最纯粹的色彩。

顾惟仰头看着他,好一会才移开视线,他收了书本,从口袋里抽出一张餐巾纸,细细给他擦掉脸上的汗,又要给嘉木重新扎头发。

“现在扎待会换衣服又散了。”嘉木拦住了他,眼神在桌上扫了一眼,看到自己笔记本外壳时心里得意地跳起了舞。

“我先换衣服,你等我一下啊”

他们到家的时候接近九点钟,客厅的灯还为俩人留着。

顾惟洗了手去热饭,嘉木争分夺秒地做作业。

今天的作业有很多抄写内容,不用动脑子但费时费力。

这部分内容顾惟帮他解决了许多,仔细一看字迹竟然和他写的差不多。

嘉木来回对比了下,质问道“你不是说不会模仿我写字吗”

顾惟嗯了一声“是不会。”

嘉木摆出证据“那这个怎么解释”

对方顿了顿,狡辩道“巧合吧。”

嘉木哼哼两声,给他留了个面子,没戳破这家伙的谎言,抓紧时间把其他作业搞定了。

他今天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做题效率比昨天快很多,全部写完也才十一点出头。

俩人分别洗了澡,嘉木搓干净自己的练功服晾好,回来看到顾惟坐在床边发呆。

“在想什么”嘉木在他眼前挥了挥。

顾惟回过神,摇了摇头,铺好床躺了进去。

嘉木睡在外侧,抱着自己的抱枕,一时半会还没有睡意。

过了一会,顾惟听到他问“你说我想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顾惟的心脏急促跳动,知道嘉木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一瞬间,胸腔中都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填充。

但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

嘉木对学习一直不上心,成绩在班上只是中上游,而四中的快班只收年级前一百名的学生。

且不说嘉木能不能在两个月内补上之前欠缺内容,就说他下个月还要参加舞蹈比赛,除非现在退赛,否则根本不可能把心思都放学习上。

嘉木等了许久没等到他说话,不仅有些恼怒“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没有。”顾惟很快回答“我困了。”

“你就是,别狡辩了。”嘉木一下坐起来,自上而下盯着顾惟“你太小瞧我了,其实我聪明着呢,成绩不好只是我不想学,等我认真起来绝对吓死你”

“嗯。”

“这又是什么意思”

顾惟问“你不比赛了”

嘉木闭上嘴,重新躺会去,过了好一会又听他说。

“我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了,睡觉”顾惟打断他“等比赛完再说。”

之后的几天,俩人都没再谈论和升学有关的话题。很快,余卫东和魏舒华就回来了。

他俩去的北京,回来是除了特产之外,还带回了几个学校的招生简章

成年人总是比孩子想的更长远一点,魏舒华很早就考虑过孩子未来的发展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