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误会(一)(1 / 2)

加入书签

“爷,您不必等了,奴婢方才听底下丫头说宋大小姐正与卢公子在一处说话呢!”喜鹊上前蹲了蹲身道。

“卢公子?”周劭的食指搭在青瓷杯上,抽陀螺似的让手中的杯子转了起来。

这卢春生他记得,当初宋老太太的寿宴上锦秋与他相谈甚欢,难道说后头两人还有交情?

“爷,圣旨虽还未下,却也是迟早的事儿,宋大小姐半只脚跨入王府的门了,还与旁的男子……”喜鹊瞄了周劭一眼,见他面色不虞,忙掐住了话头,嗫嚅道:“奴婢这是替王爷您着想,若是您觉着奴婢多嘴奴婢便不说了。”

“你在本王跟前不必拘谨,只是你品评她的行事作风,便僭越了,说话还是要留神些,”周劭搁下茶盏,淡淡道。喜鹊是他乳母之女,他十分看重,若是旁人,他才懒得提点,直接就打发到厨下做杂役了。

“是,奴婢再不敢了!”喜鹊垂头望着青砖地,面上火辣辣的。

上回王爷从儋州回来便因她说了锦秋几句冲她摔了帕子,如今又说她这是僭越,这话就重了。喜鹊心里明白,当初周劭再宠自己,再将她当小姐似的养着,打心眼里还是将她当作丫鬟,如今真正的主子要过来了,她可不就得给人让路了么?

听闻锦秋与卢春生在一处说话,周劭虽有些吃味儿,但想着锦秋不日便要嫁予自己了,她与卢春生说几句话难道还能被他抢去不成?如此一想心里舒坦了些,这便站起身,背着手,信步往主院去看未来岳父去了。

然而主院的丫鬟却不知宋运去了何处,其实方才周劭上府里来,婢子们便四处去寻宋运禀报此事,寻了几处没寻着,便又去寻李氏,却也没寻着。

周劭此时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了,这一大家子人都哪儿去了,将他堂堂广平王晾在一旁,他还就不信这个邪,偏要在府里等。

于是周劭便领着喜鹊守德在宋府院子里瞎逛,走着走着便走到清秋院。

他们过了月门,一片深深草色,可没及脚踝。周劭继续往里走,目光所及皆是绿,紫藤缠绕着粗壮的树干蜿蜒而上,女贞树枝头郁郁葱葱仿若撑开的罗伞,在青草地上投下一片阴影。

这儿草木繁茂不像修剪过的,似乎是个荒废的院子。

周劭愈加好奇,越走越深,终于望见远处一个攒尖凉亭,亭子里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身墨色常服的宋运与李氏,二人相对而坐。

周劭于是于是抬手示意喜鹊与守德原地等候,他则继续往凉亭处去,原本预备光明正大地上前拜见,走近了却见宋运突然站起身,说了好些话,周劭立着听了几句,只零星听见“锦秋”二字。

他心下好奇,便轻手轻脚地靠过去,草丛与青砖地不一样,踏上去悄没声息的。

“这不是锦秋她娘上吊的地方么?老爷向来不许妾身涉足,今儿怎的带妾身过来了?”李氏语带讽刺。

“秀莲,你我也算过了大半辈子了,两个女儿眼看都要嫁出去,这个家到底还得你管,先前把钥匙给锦秋,那也不过是气你罢了,你莫要放在心上,”宋运笑得和气。

李氏别开眼,不言语。她心下明了,这也就是锦秋要嫁出去了,若是没嫁出去,这府中中馈还真轮不到她来掌管!她又调转目光,觑着宋运,先前她怕他,是因心里有他,这一个月他剥夺了她的管家权,让她在府里抬不起头来,她就想明白了,这么些年他都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今后也不会,如此,她还盼什么呢?什么也不盼了,今后就抓好自己的那点子权力,再不想着他了!

“老爷既然还信得过妾身,妾身作为主母,自然得重新挑起这份担子,只是有一点,大丫头的嫁妆至少得扣下一半,不然府里的根基动摇了,也没什么可管的了,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就只有喝西北风去了!”李氏手帕子抵着鼻尖,侧对着宋运。

宋运面色骤然阴沉,双唇抿成一线,正要驳斥。可想起今儿自己是来求她的,到底还是忍下来了,含笑着对她道:“这事儿我会与锦秋商量,现下还有另一件要紧事要劳烦你。”

“什么事儿啊?”

宋运张了张嘴,有难言之隐似的,叹了一声才道:“先前你不是与我说,锦秋与她表哥二人,二人……唉,我先前让她来请教请教你,她大约放不下颜面不敢来,现如今要嫁给王爷,赐婚的圣旨又要下来了,她的婚事便是大事儿了,你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让二人的新婚之夜……她能骗过王爷!”

……

如五雷轰顶,周劭的脑子里什么也不剩了,他望了望天,又望了望亭子里的人,一时竟不知身在何处,只有一句话在耳畔回荡着:“二人新婚之夜,骗过王爷。”

这话什么意思?周劭想自欺欺人也欺不成了。原来他心尖尖上的人,连吻到忘情处都克制着自己不敢再碰她一根手指头的人,他未来的妻子,未来孩子的母亲,竟然已与赵臻有了夫妻之实?

那时二人还未议亲啊!这就在一处了?兴许是在更久之前,他们便在一处了!毕竟是青梅竹马,情谊深厚啊,不然她一个闺阁女儿家,何必亲自到儋州,冒着生命危险寻人,得知他死后甚至卧床不起,恨不得随了他去!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那他周劭算什么呢?在她心里他算什么呢?一个可有可无的候补,没有他,还会有旁人!

周劭也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回去的,他头晕目眩,双腿好像也不是他的,只是在麻木地迈着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