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绝望(1 / 2)

加入书签

皇帝为广平王与宋家长女赐婚之事,次日便在京城里传开了,引得好些个二品以上大员家中的小姐很是叹惋了一番。先前广平王虽说人是冷了些,她们不敢上前搭话,可好歹人立在那儿,能有个念想,她们指望着这王妃的头衔什么时候能落到自己头上,可现下却是连念想也没有了。

周劭在京城亦得人心,这消息在街头巷尾流传开,众人谈起时无一不说宋大小姐好福气,不仅高攀王府,亲事还是皇帝金口玉牙亲许的,宋府门楣光耀。

赵臻和东顺二人如今便住在赵家在京城的宅子里,因才收拾出来,还没来得及买丫鬟,暂时便只有主仆两个。

宋运在府中养病大门不出,东顺却街头巷尾的会逛上一逛,这消息自然传到了他耳朵里。

他这个呆子,一直没觉出自家主子对锦秋的情意,以为上回他不敢与锦秋相认只是怕自己瘦得不好看相,没好意思,若将今儿表小姐被赐婚的大喜事告诉他,他必定也跟着欢喜。于是他一听到这消息便立即跑回赵府,一蹿儿到了主院。

赵臻正坐在紫檀木四方桌旁用一碗小米栗子粥,听见脚步声过来,掀开眼皮子瞧了正进屋的人一眼,“什么事儿你高兴得这样?”

“公子?”东顺面上喜色渐褪,愣着望向赵臻手里托着的半碗粥,什么好消息都忘了,“这不是您的早饭么?您又犯恶心进不了东西了?”

赵臻这一小碗粥已喝了一个时辰,便是一口一粒米也不该喝到现下才喝了一半呀!东顺急得慌。

“叮”的一声,汤匙碰着青花瓷碗,赵臻勉强将自己那嘴里的半口咽下去。

“我身子无碍,有什么事儿你便说罢,”赵臻放下汤匙,半靠着椅背,强打精神望着他道。

东顺稍安心了些,恢复了方才激动的神色,道:“公子,今儿有个大消息,宋大小姐让皇上指婚给了广平王了!”东顺手舞足蹈,似回忆起什么,又道:“大小姐果然是有福气的,您还记得先前给小姐算卦的那老道士说的么?表小姐的命格贵不可言呐,果然……”东顺自顾自说着,忽而发觉座椅上的赵臻一动不动,眼珠子定在眼眶里,发直。

“公子,您怎的了?”东顺慌忙跑上前去推他的身子。

呕——

赵臻身子一歪,扶着东顺,将好不容易灌进去的半碗栗子粥一股脑儿全吐了出来,白的黄的溅了东顺一身。

“公子,公子!”东顺唬了一跳,忙手忙脚乱地扶住他。

赵臻抽出一深蓝色帕子捂着口,身子重重靠回椅背上,因太瘦,他眼窝深凹,疲态明显。

“备马车,我要去宋府!”赵臻有气无力地喊道。

东顺忙顺了顺他的背,道:“公子,小的先去换身衣裳,再备马车,您先坐会儿啊!”说罢他便往东厢房跑去……

然而赵臻等不了,一刻也等不了,他身子猛地纵起来,喘匀了气,拔腿便往府门口去。

他原本上京只为来看她,看几眼便足意了,没盼着能娶了她,可一听到她要嫁人的消息,就跟要了亲命似的。他到底是个有欲求的人,即便卑微如尘,也还奢望着锦秋能瞧他一眼。

他顶着烈日出了府门,沿着大道往东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去问问她,他们十几年的交情,抵不过王爷与她的几面之缘么?

赵臻走出去几百步,望了望天,日光刺眼,刺得他眼窝子里渐渐蓄了一汪水。他忽的扑通一声跪倒下来,仰天质问,在心里质问它为何如此不公,好不容易得了盐运权却半路翻了船,人活下来了却又得了这样的怪病,现下,更是连唯一的一点儿念想也要夺走!这些他努力得来的一切,为何他人的一句话便能拿去,他活得这样辛苦,却不让他有好下场!世道不公,天地不公啊!

他的身子伏在地上,颤抖着,右手握拳捶着地。路过的行人都望向他,却无人敢去劝他。

而一大早便在赵府门前打转儿的陈淄方才见赵臻踉跄着出门,便一直在后头跟着他。

他便是朱贵妃派出来寻赵臻的。此次朱贵妃一共派了三拨人,一拨在京城,一拨去了儋州,还有一拨则赶往泉州。

陈淄打听得赵家在京城有一座宅子,便过来蹲守,没成想一来便蹲了个正着。虽说这人他也不知是否是赵臻,但既是从那门里出来的,想来也是赵家的人无疑了。

前头恰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陈淄赶忙走上前去,将赵臻拉起,劝道:“公子,您快起来罢!”

赵臻却推拒他的手,他现下这模样实在没脸见人,没脸见这好心扶他的路人,更没脸见锦秋!

孰料陈淄并不松手,而是奋力拉着他的手臂将他拖到道旁。接着,便是一辆两匹马拉的马车呼啸而过,惊起一片黄尘,洒在赵臻与陈淄二人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