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2 / 2)

加入书签

仁王也会在比赛的过程中去了解自己的搭档,了解自己的对手,但他的了解更倾向于意识上的了解,而不是吧所有都数据化,化成一个小数点,一个参数。

但技术都化作参数的感觉会让人的理智达到顶峰。

仁王可以借着这样的过程去调动他运转的很快的大脑,去做很多光怪陆离的想象,去尝试用幻影在脑内演一出出的戏,去选择最让人满意的那一个。

“够了吗”被夺走第一个发球局,换场时仁王问三津谷。

而三津谷露出秀美的笑“差不多了。辛苦你了,仁王君。”

仁王酝酿许久的精神力蔓延开来。

这真的很神奇,也很好用。

三津谷连接起仁王的精神力时忍不住这么想。

这可是同调。

对数据流选手来说,在双打里最理想的就是和自己的搭档“同调”。那太美妙了。不可控因素一下子成次方的减少。

然后他的精神力被包裹起来。

哦,这就感觉不太好了。

三津谷有一种意料之中尘埃落定的感觉。

其实他明白仁王的“同调”必定与正常的,心意相通才达成的“同调“不同,但在真正尝试之前也还是抱着能通过同调收集到仁王资料的想法。

果然是行不通的。钥匙握在仁王手里。

但与此同时,他也能感受到仁王隐约的意图,和那些天马行空的“计划”。有些在他的数据计算里过于匪夷所思了,有些又和他的想象很搭。

他们在根本不存在流逝的时间里用精神力沟通了数个计划,最终达成了共识。

而他们的对手原本以为可以随便拿下这一局,却因为突然蔓延的精神力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同调”白人的惊讶只维持了很短的一瞬就消失了,又重新变回了自信的样子,“就算是同调,也打败不了我们的。”

他们自信他们的实力远远超过对面的亚裔。

他们可是职业选手

当然他们在比赛开始前得到了来自于莱因哈特的体型,知道对面的对手之一曾经打败过德国的职业选手。但他们美国队本来就比德国队强啊

能在这个年纪就成为职业选手,他们总是自傲的。

唐尼斯詹姆斯对着约翰布鲁斯使了个颜色。

他们也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默契配合训练。

一开始他们俩都不太愿意打双打。

国际赛事里,双打和单打的地位差距也太大了,被要求双打像是他们被认为实力低人一等一样。

莱因哈特特意找了他们聊了好几次。

最终让两个人同意双打的,只因为他们确实需要冠军,并且他们也确实打不过打单打的那三个人。

实力永远是话语权的来源。

而接受不代表心悦诚服。

他们心里都带着气,不被认可的气,和实力不如人的不忿。

对面的亚裔是他们这股气的出气口。

他们站在赛场上就怀着某种情绪要狠狠打败对手。

同调

哈,只会打双打的选手在残酷的职业世界里没有用的

显然他们把对手当做了那种配合练习很久的纯粹双打搭档。

毕竟世界网坛上能进入同调的双打搭档也不多。而那些搭档不是配合了很久用时间来堆砌默契,就是本身关系很好是兄弟或者很好的朋友。

真正拔尖的双打搭档,说实话就是把两个实力顶尖的又可以配合的单打选手放在一起。

费德勒打双打也打得很好,但没人认为他是双打选手。

实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刚才的两局,他们感觉到对面的两个亚裔,实力在他们之下

我们才不会输给专职双打的选手

或许他们内心是,我才不会成为专职双打的选手,因此在发现仁王和三津谷同调时反而被激起了内心深处的愤怒。

这是在仁王和三津谷意料之外的。

不是坏事。

对手的理智,在还没开始计划时就已经有瓦解的迹象了,这当然是好事。

冲动会带来很多问题。

“上吧。”仁王在精神力里这么说。

三津谷勾起了唇。

他没有回头,但他知道,幻影会在他身后出现。

作者有话要说写一写我对仁王的新的理解。我每一天都会对他有新的解读,其实大部分都是过度解读,但我愿意把他想象成那个样子。

“仁王雅治”这个人渐渐成为我的理想乡里的一个符号。

与其说他就是那个样子,不如说我希望他是那个样子的。类似“想要成为的人”那样的存在。

晚上还有一章。

二月我试一下日六。

唔至少这周是会日六的。到下周三为止。后面坚持不坚持的住看情况但是日更是一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