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2 / 2)

加入书签

同样的标准等边五边形。

种岛前辈和他说“如果能将这个五边形再扩大一圈的话,你一定能战无不胜”

但实际上,在第二天的球场上,他打出来的并不是扩大了一圈的五边形。

他当时做不到整个五边形的提升,那是五维面积的全面扩大。

他选择了另一个适合他,也还存在他网球本质的方式。

将自己所拥有的要素合并为一并特殊化,再通过一球全面展示出来,将原本的五边形,变成了五角星。

这就是他的“星之圣经”。

实际上这在当时是很明智的选择,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要素合并时难免会在转化特性时产生节奏上的断点,如果球与球之间切换要素过于频繁,威力上必定会因为能量转换而产生落差。

五边形两个点连线的中间的能量是一模一样的,但五星形却并不是。他当时甚至并不能控制让球的能量威力避过五角星两个角中间的能量最低点。

五维媲美全7,只是媲美,而不是完全。

而距离当时,也有六个月了。

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的时间

白石含笑的眉眼看向对面握着剑的剑客。

他的星之圣经有了两个形态。

一个形态是稳定的五边形他现在的五边形不是当时的全4了,u17训练营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就让他的全35变成了全4,回归四天宝寺团队训练,他花了六个月时间重新夯实基础,适应脱下金属负重后的肌肉强度,再重新去磨炼自己的五角星。

他的五边形变成了全55的五边形。

看上去不如全7的星形是吗

他当然还是可以打出全7的五角星网球。

数值上来看,五角星的角并没有变长。

但是整个五角星变得更充实了。

他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经历去转换每个元素,元素与元素的结合和转换之间的卡点节奏变短了,而他每一次转换所需要浪费的能量也在规律地降低。

“星之圣经”重新从很闪耀的招数变成了“完美”又“朴素”的招数。

他还是喜欢这样。

他永远是“完美圣经”白石藏之介。

“嗯,ecstasy”白石的左手不再绑着绷带了,他嘴角的笑容是自信又温和的。对着真田的剑客刺过来的剑,他眼神平静中带着一团隐藏的很深的火。

挥拍,恰到好处的步伐,手臂上肌肉收紧,抽击。

反手截击。

吊高球。

圆桌抽击。

每一剑都仿佛刺进了空气中不存在的盾牌里,陷得很深,拔出去也很费力。

空气中武士的阴影模糊地做了仰头的动作,高举在头顶的剑和狠狠下劈的动作似乎表示出了异次元里的剑客,和异次元的主人本身并不平静的心情。

这就像是攻击沉在沼泽里,没有声响,一点点被吞噬殆尽。

而白石还是站在那里,温和的,用再朴实不过的基本动作挥舞起球拍。

所有网球招数,都是有基础的基本功一点一点糅合起来的。

而回击也不过是将这些糅合在一起的基本功按照最基本的解法一点一点解开。

又或者再往下分解,做最简单的解题方式。

网球飞过来,再打回去。

没有其他的了。

真田喊“天下布武”的时候气势真棒。

白石这么想。

他是不会在比赛场上喊“代表星星消灭你”的,虽然他的队友们在讲漫才时这么提议过他。

啊,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他应该能获得四天宝寺这一届漫才大赛的冠军吧

如果评审员和同学们看过他的比赛的话。

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才不要浪费掉这个漫才冠军的机会。

白石抬起眼睛,横过了球拍。

网球落了地。

“gaonby真田弦一郎,75”

“gaonby白石藏之介,75”

“gaonby白石藏之介,76”

最后一场的抢七局打的焦灼,但越是焦灼,天平就越是隐隐约约向着白石倾斜。

哪怕真甜始终是更有攻击性的那个,但白石的“圣经”不知不觉就包裹住了剑的锋芒。

剑刃无法将圣经劈开切碎。

圣经的书脊剑刃又厚实。

场边的幸村在比赛结果出来时表情有些沉重。

他当然是不会说他早预料到这个的。

但他当然,有想过这个可能。

弦一郎真是太松懈了。幸村简单直接做了这样的判断,然后开始苦恼,真田不会又把他拉到道场上让他打他一顿吧

用木剑抽人,还得提前换上护具,也是很累的。

作者有话要说白石就是很强呀。

虽然我对白石的性格也是个人解读,而且并不是很了解他。

不过光是“媲美全7”这个说法就评价很高了其实。

这几个学校的部长其实都很厉害。

木手其实也很厉害。就是木手太憨了,玩阴的玩的太直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