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之子(1 / 2)

加入书签

贾母脸上的表情变了几变,忽然眼泪下来了。玉芬心里暗想不好,别是太太要发作了吧,果然贾母阴沉着脸,对着玉芬冷冷的说“自古忠孝不能不能两全,我这个做娘的拖累了他了。现在不如我跟着他父亲一起去了,也省的你们费心”玉芬听着语气不好,不敢出声。立刻跪下来,对着贾母说“太太息怒,这个事情到底怎么样还要再打听。”王氏脸上闪过得意的表情,想了想,跟着玉芬跪下来“嫂子说的没错,太太别生气”

贾母无奈的叹息着,好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我随谈没读过书,但是知道道理。既然是圣上的旨意还能说什么呢。起来吧,我累了你们都出去”说着贾母扶着丫头的手站起来,玉芬忙着站起来,刚要说话,贾母却一摆手“你回去吧”

既然下了逐客令,玉芬也不用自讨没趣了。她摸摸鼻子回到自己的房里,那些服侍的人得到了消息都赶着来贺喜。一时间院子里面人来人往,真是喜气洋洋的,玉芬交了喜儿进来说“你把他们打发出去,那些礼物不要收,实在推不掉你捡一样收下。剩下的还是叫他们拿走。太太的心里不舒服,还在这里显眼不成”

皇帝叫贾赦胜任两淮总兵自然是好事,但是贾赦可是个丁忧在家的人。在这个年代,那个儿子死了爹,不守孝三年出来做官基本上就是大逆不道。而且贾赦并没什么特别的功勋,不是那种朝廷少了他就转不动的关键人物。皇帝夺情起复,对贾赦来说不知道是利是弊。看今天贾母的反应,玉芬更加捏一把汗。

贾母很明显不喜欢贾赦这个时候出去。可是贾代善没了,贾母并没特别的伤心,她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反而更加随心所欲,尽情的享受生活呢。贾赦整天在家也是没事干。不过是看书,闲着时候出去走走,练练骑射。与其消磨掉三年大好时光,不如出去闯闯的好。是了,贾母难道担心贾赦因为夺情起复被同僚攻讦不成

可是看着也不像啊。不过不肯守孝就跑出去做官,怎么也算是孝道有亏。今后可要小心了。但是贾赦论资历能力,都不值得皇帝打破传统啊。以孝治天下不是说着玩的,皇帝一般是不会夺情起复的。除非是那个了不得大臣。

就在玉芬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就听着外面通报“大爷回来了”玉芬眼前一花,贾赦已经笑嘻嘻的进来了。

“恭喜奶奶,贺喜奶奶你这会可要做总兵夫人了。你立刻收拾下,下个月就要起身了。我先上任,你在后边慢慢的走”贾赦意气风发,抓着玉芬顾不上身边的丫头们狠狠地亲了她一下。玉芬推开贾赦,担心的问“到底怎么回事,到底是夺情,可有什么说法不成”

“没什么特别的说法,别担心,再也没有人拿这不孝帽子扣我头上今天皇上可是问了好几遍,谁能去剿匪的。谁知竟然没一个应声的,我站出来了,我是为国分忧。他们日后找后账,我就把今天的事情搬出来,看谁还敢说什么”贾赦沉浸在即将建功立业的憧憬里面,踌躇满志,要大展身手。

“朝廷上的事情我不知道我说的是家里,太太听见这个消息心里担心你呢。”玉芬斟酌着字句,说出自己的担心。贾赦一听就明白了了,贾母不赞成自己不守孝就出去做官。贾赦唉了一声“你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太太从来见不得我好。真是想不明白了,她到底要我怎么样我读书好了,是靠着别人打小抄,我读书不好了,自然是我天资愚钝。我谋个差使,是靠着家里才有个事情做,我要认真作出点业绩来,嗔我是想借口不回来。我要是在家闲一天,就是不好好当差。现在好了,不孝的帽子现成的。我本以为父亲不在了,母亲应该明白,她今后是要靠我们的。我这个做儿子的不能光耀门楣,她脸上也无光啊这个机会可不是常有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你放心,我去和母亲说清楚利害关系不叫你在中间为难。”

贾赦把以前的种种想起来,开始长吁短叹,玉芬忙着安抚贾赦的情绪“我不知道竟然是这样。不过谁叫我们是做儿女的,有不孝这个罪名压着,还能怎么样。你的脾气不好,不要和太太正面争执。我看太太未必想着今后要依靠我们,你想啊,换了你在太太的位子上,会怎么样”

贾母素来偏心小儿子贾政,她当然愿意跟着小儿子过的。但是贾赦是长子,继承了爵位,于情于理都是贾赦奉养母亲。可是贾母怎么能安心看着两个儿子分家,自己享受长子一家的侍奉她一碗水没端平,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虽然不会有什么虐待老人的事情。

可是不缺吃喝,其余的不过是面子情面的奉养,还是全心全意,体贴入微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奉养差别有多大。若是真的跟着贾赦,贾母就彻底没了话语权了。

若是贾母把贾赦的利益硬生生的分割给贾政一些,吃人家的嘴软,贾政可不敢硬扛自己的母亲,贾母的话语权就很大了。

联系着贾母的表现,玉芬在心里有了个推断贾母绝对要在有生之年把国公府维持下去,而且最好叫贾政一房当家才好。可惜玉芬和贾赦没什么现成的把柄叫他们交出管家的权利,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太太心里明镜一般呢,你的心里未必是毫无芥蒂,今后在一起那天拌起嘴来,翻出旧账,大家都难看。我看太太是心疼小儿子呢,想要咱们退让一步。”玉芬说出自己判断。贾母抓着贾赦夺情起复的事情,预备用孝道压服他,好和贾赦谈条件。

贾母可是诰命夫人,真的要上个折子,求皇帝不要派贾赦去做什么两淮总兵,皇帝也不好驳回啊。那个时候贾赦的仕途可就危险了

贾赦冷笑一声“我还以为太太心里坦然的很呢。自己做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啊。也罢,我不是那种不孝子,不能为父亲守孝,已经是我的不是了。只要太太不要我把爵位让出来,剩下的随她吧。”

和自己的亲生母亲讨价还价,真叫人心寒啊玉芬感觉到贾赦内心的悲哀,苦笑了下,拍着贾赦安抚着“我想把琏儿带上,两淮总督还是妹夫吗正好我们过去也好有个照应”

“琏儿能带上就带上,但是我听妹夫说了那边的情况,大人还罢了,小孩子难免辛苦,我是一定要带着你走的。咱们不入人家的眼,还是躲得远远的好。我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了。”贾赦无奈的叹口气,眼睛看着很远的地方陷入了沉思。

玉芬知道贾赦又想起了贾琏的生母了。倒也不是贾赦对原配妻子念念不忘感情深厚,实在是贾琏生母因为独自一个人留在京城,受了不少的辛苦。

贾母房里,看着跪在地上的贾赦,贾母面沉如水,大儿子羽翼已丰,他要挣脱自己的掌控了。大概是前世的冤孽未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贾母对大儿子真是喜欢不起来。偏生贾赦是个倔强性子,从来不肯对自己俯首帖耳的,而且整天只盯着弟弟,一点做兄长风度都没有。

“你也是为官作宦的人了,祖宗九死一生挣下来这个爵位如今到了你身上,我一个老婆子,不过是混饭吃等死罢了。你要出去带兵放马,建功立业的,我自然欢喜,希望你对得起祖宗的名声。只是你身上还带着热孝呢。咱们家难道是只靠着俸禄过日子的穷官儿吗你就不肯为父亲守孝,急吼吼的出去。叫人家怎么说”贾母板着脸,坐在罗汉床上,腰板挺得笔直。

“母亲这话错了,父亲若是在肯定是支持我的,咱们家的爵位和这个家业是怎么来的还不是祖宗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我这次出去,就是不坠祖宗的名声和功劳。再者说了这是皇上的旨意,为国效忠就只能亏欠了孝道了。母亲要是责备只管责备,打我一顿也好,我是一定要出去的不是我贪恋权位,实在是我不想荒废了祖宗的名声啊”贾赦态度坚决,他非去不可

竟然没有办法反驳,贾母只觉得心里堵得慌“哼,好个忠孝不能两全。罢了,我只当着没你这个儿子”贾母拿出来长辈的威势来,开始拿着孝道压贾赦了。

“我知道愧对了母亲,不过我出去了才皆大欢喜呢,母亲何必处心积虑的给我扣上不孝的帽子就算是太太一个折子上去,告我忤逆不孝,皇上削了我的爵位,最后也是贾家没脸。我带着媳妇孩子离开这里,家里一切凭母亲裁处。碍眼的不在跟前,想做什么都能随心所欲。我心里念叨母亲的好处。”贾赦站起来,一语戳中贾母的心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