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探亲(1 / 2)

加入书签

原来贾母竟然授意贾赦,上疏请皇帝册封甄氏做皇贵妃。玉芬拧着眉头,对着那几个丫头说“你们一路上辛苦了,带着她们下去吧。”等着哈屋子里的人打发出去,贾赦板着脸说“母亲一向是精明得很,怎么现在糊涂起来,竟然把手伸到了后宫里面。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哭都没地方。”

玉芬看了贾母的信,笑着说“没想带老爷倒是顿悟了,正是呢,风水轮流,现在皇上初登大宝,今后是个什么情形还不知道呢。不过老太太也是为了咱们大家考虑罢了。你不想掺和,就找个借口推脱了,不要说什么了。”贾母可不是个能听进去别人意见的人。别看贾母总是衣服温和的面孔,其实她的脾气可真的不怎么好。

贾赦一跺脚“都是老二一家子挑唆的,算了,我只糊弄下老太太罢了。她还能到皇上跟前查大臣们的折子不成。这个东西还不错,给雁声玩吧”贾赦伸手拿起来个精致的金子的摩羯,对着玉芬晃了晃。

装傻,我看你装到什么时候玉芬也不理会贾赦东拉西扯的,含笑着看着贾赦“老太太在疼儿子上可是不糊涂呢。老爷好福气啊,竟然一下子来了四个标致的和水葱一样的丫头。我看这些丫头可是老太太心疼儿子身边没人服侍专门送来。先放在你身边服侍几天,你看那个好,只管开脸放在屋子里可好。”

贾赦大事不糊涂,玉芬心里松口气。要知道贾母叫贾赦上疏请皇帝册立甄氏做皇贵妃,可是比贾赦身边多几个女人要严重的多。皇帝正是壮年,今后的变数多着呢。那个甄氏现在得宠,生了皇子就开始有了想法。哼,论身份皇后是皇帝的结发妻子,是先皇册封的太子妃。陪着皇帝风风雨雨这些年,操持家务,孝敬长辈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而且皇后亲生的皇三子,也要长大了。

更被说贵妃张氏,生了皇长子和皇五子,更有皇帝宠爱的华阳公主。那个甄氏不管从出身还是子嗣的数量上都比不上这两个人。可笑,皇后和张贵妃还亲亲热热的,姐姐妹妹的喊着,甄氏竟然野心膨胀起了夺嫡的心思了。

皇后和张贵妃岂能放过甄氏。玉芬当然不想贾赦掺和进去,表面上看是后宫争宠,其实他们争的是储君之位,争的是江山社稷。历朝历代,为了皇位人头落地,流血漂杵的事情还少吗贾赦的处境已经有些微妙了。

再掺和这个事情,岂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不过贾赦竟然没有掺和进去的意思,这个人比以前成熟多了。至于贾母送来的四个丫头。大概是贾母觉得贾赦离自己越来越远,她为了增强自己的控制力才会这么大方的给儿子塞人的吧。

不过,玉芬酸溜溜的拧着手绢,那四个丫头的确标致啊。玉芬今天早上照镜子,竟然发现自己开始长白发了。她成亲的时候已经三十了,最好的年华全在宫里蹉跎了。这把年纪总算是有了孩子,真真的是年纪不饶人,她觉得生产之后,最后那点青春感都没了。

贾赦一年有半年的时候在军营里面,剩下的半年,对着自己,肯定是觉得索然无味。而且她有什么资本叫贾赦不近女色呢

玉芬想起来当年在宫里的时候,她们这些女孩子闲着无事开始八卦,在后宫自然八卦最多的是嫔妃争宠了。先皇的时候有一个妃子最得宠,可是她并不是最美,最年轻,而且看起来也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先皇却最宠爱她。玉芬和一群小宫女们八卦这位妃子,大家认为这位妃子肯定是有什么迷魂法,叫皇帝一心在她身上。

八卦的正起劲,谁知被一位老尚宫听见了。老尚宫也没呵斥她们“你们这些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男女之间可不只是因为皮相,这位娘娘深谙皇上的心思,和她相处的时候皇上最高兴。”当时玉芬没完全明白这位老尚宫话里的意思,想后宫那些人谁敢和皇上唱反调呢。

经历了生活,玉芬也慢慢的悟出来了,用身体之间的吸引力来维持男女的关系,是最不可靠的,因此尽管贾母送来了几个标致丫头,玉芬尽管心里不舒服,可并不会强烈反对。因为贾赦不可能和这些女人发生超出之外的任何关系。

而玉芬可是眼光深远,她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因此贾赦就算是身体出轨了,玉芬也不会喜怒形于色的。要是想玉芬吃醋,在贾赦跟前进退失据,那么有些人可要失望了。玉芬在计算着自己的底线和忍耐程度。贾赦却想的是另一回事。

“多谢太太的美意,咱们夫妻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你嫁给我这几年,尽心竭力,我还要拈花惹草,叫家里不安静成了什么人了。如海要走了,我心里没底,不知道皇上会叫谁来做这个两淮总督呢。”贾赦拧着眉头,坐在玉芬身边叹气。

林如海要卸任了,玉芬顿时把什么贵妃,什么丫头的事情扔在脑后了。论起来心机城府,林如海不知道把贾赦甩出去几条街。不过林如海很够意思,他们在庐州这几年互相扶持,一文一武倒是把两淮治理的很平安。谁知林如海要走了若是来个心思狡诈,专门坑同僚的,贾赦那点心机可危险了。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如海也没以前那么耀眼了,新皇自有资金的一班人马。其实想想也知道,太子顺利登基,自然要论功行赏,他有自己的私人要安排,两淮总督是个好差事,尤其现在两淮地面上政通人和,水利设施已经修好了,连着两年大熟。府库里面银子粮食充足的很。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水旱频繁,盗贼蜂起的烂摊子了。

这不是来摘桃子的吗玉芬忍不住为林如海可惜。辛苦一番,都成了别人的嫁衣。“我还以为妹夫还能做几年呢,且不说叫谁来和你搭班唱戏,一叶知秋,老爷也要想想退路了”玉芬站起来在屋子里面来回走了几趟。

“什么意思你们怎么都是一个个看破红尘似的,要我乖乖的把这个位子拱手让人我不是白忙活了吗”贾赦立刻瞪大眼睛,不满的叫起来。

玉芬知道贾赦又要钻牛角尖了,她忙着安抚贾赦“好了,我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不过外面幕僚先生们的话还是要听的。你干脆和妹夫商量下,看他是什么意思。其实像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外面人看着封疆大吏,起居八座,显赫无比,其实我们就像是风筝,不管在外面怎么威风,怎么政绩显赫。线都在别人手上呢。断了线的风筝不是落在水里,就是挂在树梢上,能有什么好下场”玉芬一席话,贾赦顿时安静了。

他低着头,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胳膊,在左臂上有个有个深深地伤痕。那是当初剿匪留下的,一支狼牙箭射穿了盔甲,狠狠地钉在他胳膊上。

“我只是不甘心,当初我可是差点把命仍在这里了。怎么一朝变天,功劳就黑不提,白不提了。卸磨杀驴,现在眼红我这个位子了。当初怎么一个个缩头乌龟一样。皇上当初做太子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怎么做了皇上,倒是小家子气起来了。”贾赦不满的嘟囔着。

“慎言,隔墙有耳,老爷还是小心的好。”玉芬看着西边的天空渐渐泛起暮色,沉思起来。

京城,贾母正听着贾政念贾赦的来信。“皇上恩典,准了大哥回来给母亲拜寿呢。母亲六十大寿,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贾政放下手上的信,亲自那个橘子给贾母。

贾母点点头“你大哥总算回来了。他走了这些年,我一直担心在见不到了。对了珠儿的婚事怎么样了李家是书香世家,他们家肯定清高些,咱们不要叫他们挑礼。”

时间过得很快,贾珠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其实贾珠虚岁十六,成亲是有点早了,但是这门亲事可是皇宫里面皇贵妃甄氏做媒的,女方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李家是儒林领袖,家里出了几位饱学之士,而且李守中深得皇上信任。这样的好亲事,贾政和王夫人立刻应承下来。

李纨比贾珠大两岁,因此李家催着办婚事。

“老太太放心,一切都预备齐全了。老太太洪福齐天,也要有孙子媳妇了。”贾政摸摸刚蓄起来的胡子,表示一切都安排妥帖了,就等着吉日良辰完婚。

“那可好,这是我第一个孙子媳妇,我可准备了好东西给她。”贾母忽然想起什么“琏儿也有七八岁了,不知道长多高了。他还记得我这个祖母吗”

“老太太最疼孙子,信上说琏儿读书也不错,还跟着大哥习武,可见是出落的很好了。这会他们回来,老太太就见着孙子了。”贾政拿着信翻了翻“倒是雁声,据说很淘气呢前些日子竟然爬到树上去了。对了,族谱上雁声的名字定下来了,是个珹字。意思是无暇美玉。”

贾母点点头“也是个好字眼。”

玉芬和贾赦终于回到了京城,看着高高的城门和城楼,她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几年贾赦仕途还算平顺,林如海离任的第二年,贾赦就被调到了浙江做总兵。看起来是平调,其实算起来,还算是小小的晋升了下。

林如海则是到金陵,做了江南提督学政,掌管着江南的科举,选拔人才。还是林如海啊,真真的官场老油条,竟然全身而退,现在林如海可是闷声发财了。他掌握着江南上万读书人的前程。别的不说,今后江南出来的官员都是林如海的学生啊。这些人进入仕途,可想而知,林如海那个时候简直是一呼百应,在官场上有多大的影响力。

连带着贾赦都跟着沾光要不然贾赦在浙江总兵的位子上也不会这么顺风顺水,玉芬出发回京城之前,特别去了金陵见贾敏。贾母六十大寿,可惜贾敏不能回去了。

贾敏却好像没特别的失望,她只是把预备好的礼物交给玉芬,请她转交给贾母。“可惜我不能回去为母亲祝寿了,着些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请嫂子替我给老太太磕头了。”贾敏脸色似乎有些疲惫,说话的时候心不在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