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1 / 2)

加入书签

贾敏对着暗自垂泪的女儿无奈的说“我也想带着你去,但是那边很不太平,你一个女孩子路上也不方便。虽然你和大舅家的雁声定亲,这个时候过去会被人说。你先住到外祖母家,我慢则三个月,快则一个月就回来,或者派人接你过去。你只暂时忍耐下。你大舅母自然会照顾你的。你有什么事情只和她说就是了”贾敏要记着去扬州看林如海,带着女儿不方便。

本来贾敏最好的选择是把女儿交给贾赦和玉芬照顾,但是黛玉是大房没过门的儿媳妇,每班婚事就过去,叫人说出来不好的。无奈贾敏只能把黛玉放在贾母那边了。好在玉芬能随时过去照顾,贾敏也算安心了。

黛玉一想着宝玉还在贾母身边,只觉得内心烦躁。她心里惦记父亲,更是不愿意去了。奈何实在没办法,黛玉无奈的说“可恨我不是个男孩子。若是和哥哥一样,母亲也不用为难了”

正说着外面丫头进来说“那边大老爷和大太太来了”贾赦玉芬带着雁声和迎春来了,玉芬进来看着正在相对垂泪的母女,安慰着说“姑老爷吉人自有天相,肯定会好的。我叫雁声亲自送了姑妈到码头上去。你放心,宁郡王特别给了腰牌,你们的船一路上畅通无阻。我和迎春把黛玉接回去。你二姐姐也搬到老太太那边去了。这下你放心了吧。”

黛玉眼角余光瞥见个长身玉立的少年站在帘子外面,就知道那是雁声了。她的脸上忽然一下子热起来,转过身干脆不看了。贾敏心事重重的,没察觉女儿细微变化“多谢哥哥和嫂子,玉儿我就拜托你们了”

“时候不早了,也该动身了。”玉芬拉着黛玉,对着贾敏再次保证,不会委屈了黛玉。

贾母听着玉芬带着黛玉回来的消息,忙着起身出来,黛玉见着外祖母忙着请安,贾母一把把黛玉抱在怀里“可怜的孩子,看这几天煎熬的瘦了不少。你放心,跟着外祖母和家里一样的。”说着贾母对着玉芬说“你也辛苦了,你放心,我不会委屈了你的儿媳妇”

“老太太说笑了,老太太最会调理人,玉儿本来天生丽质,经老太太一调理可就更好了。我还赚了呢迎丫头整天的乱跑,也该跟着老太太熏陶熏陶”玉芬笑呵呵的打岔,推了推迎春。迎春和黛玉忙着过来给贾母正经磕头。

“我来迟了,听着林妹妹来了,我在楼上找缎子呢。正好给妹妹裁剪新衣裳。你缺了什么,或者下人不好,只管告诉我,别外道才是”凤姐拉着黛玉,满面春风。大家进去坐下,贾母叫探春和惜春过来见礼“你们今后在一起,要好好相处。”

“老太太身边这些孙女,可该热闹了。怎么不见宝玉呢”玉芬四处寻找着宝玉,宝玉的先生到底还是辞馆了,有老太太做保护神,先生实在太难了。宝玉不是一直念叨着林妹妹来了如何,玉芬心里一直盘算着,黛玉来了自然住在贾母这边,正好趁机把宝玉弄出去

省的他一个人男孩子在姐妹群里面鬼混贾母看向王氏,王氏笑着说“宝玉今天跟着他父亲出去了”看样子,王氏是真的不喜欢黛玉,恨不得黛玉和她的宝贝儿子离得远远的。贾政带着宝玉出去了

有了北静王这个靠山,贾政还真是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啊。贾母脸色变得暗淡起来,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了。黛玉带来的人也上来给贾母磕头,黛玉从小的奶娘王嬷嬷,两个大丫头,雪雁和白鹭,贾母摇摇头“老的老,小的小,还是叫我身边的莺歌伺候你吧”

玉芬则是不动声色的说“老太太,莺歌那个孩子还是服侍老太太吧。我已经选了个丫头给玉儿使唤。就是我身边的青鸟。”玉芬说着,一个穿着青色缎子背心的丫头过来,贾母打量了下,笑起来“这个丫头倒是机灵得很,你这是担心别人委屈你的儿媳妇。也罢了,我们不和你抢。你今后要好好地服侍玉儿。”

青鸟忙着跪下来,对着贾母和黛玉磕头。贾母拉着黛玉说了些闲话,嘱咐她不要想家,只管和姐妹一起玩笑。贾母忽然问起来黛玉可还读书,黛玉笑着说“先生走了之后,就在家跟着母亲学习女红,不过是认识几个字罢了。”

玉芬听着黛玉和贾母等闲谈,心里忍不住赞叹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知道老太太素来不怎么看重女孩子读书,也就不特别炫耀她的才学。听着贾敏私下和她说,林如海都说若是黛玉是个男孩子,必然能高中的。老太太对黛玉看起来还不错,有老太太面子在,别人也不敢很慢待了她。

可恨这些陈规陋俗,什么定了亲就不好来婆家住着,若是黛玉在自己身边,根本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不过只要宝玉离着黛玉远一点,她就彻底放心了。老太太就算是再疼宝玉,黛玉和雁声的亲事已经是定局了,她再出幺蛾子就是疯了。

不过刚才老太太要把莺歌给黛玉使唤,玉芬心里有点担心。这个丫头看起来憨厚老实,其实却是个有主意的人,若是在黛玉跟前说什么,做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玉芬可不敢拿着自己儿子的婚事冒险。因此玉芬早就预备了青鸟在黛玉身边。贾母也没特别的坚持,看样子老太太是渐渐地断了那个想法。

贾母看着姐妹们说笑,这个时候黛玉的奶娘进来询问黛玉安置在何处,贾母说“叫玉儿和我住在一起。现在宝玉已经挪出去了,我身边正好缺个说话的人。”原来宝玉读书之后,就搬到贾母院子隔壁去了,虽然有个小门相通,毕竟不是在一起厮混了。

看样子王氏也不想她的宝贝儿子跟着黛玉走的太近。毕竟贾政可数顺风顺水的,和林如海不是一个阵营。

一会到了晚饭的时候,玉芬和王氏服侍着贾母吃饭。等着饭后,贾母忽然想起什么,对着玉芬说“雁声最近在做什么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老太太怎么忽然问起来雁声了,玉芬看了眼坐在边上黛玉,明白了。老太太这是在黛玉跟前表现自己对孙儿们一视同仁呢。

“雁声当值呢,想着后天才能回来。等着他回来了,叫雁声过来给老太太请安。这个孩子一个月有半个月的时间在宫中当值,回家了还要读书的。我说你当值已经很辛苦了,好容易回家轻松几天不好吗谁知雁声那个孩子说,一日不读书只觉得头目昏沉。也只能随他了”玉芬无奈的摊摊手。

“咱们家的孩子本来不同于那些穷读书的,不过孩子上进还是好的。你要时常看着,不要叫孩子弄坏了身体。咱们家不指望着他们中状元。好了,你们去吧,我们自在说话。”贾母摆摆手,叫玉芬和王氏回去了。玉芬给黛玉一个安心的眼神,拉着迎春嘱咐了半天才走了。

自从黛玉住到了贾母那边的,玉芬就多了一件事,每天过去借口着看迎春,其实是在看黛玉。凤姐自从经历了上次的事情,态度有了微妙的改变,对着迎春还是和三姑娘四姑娘一样,不过对着黛玉倒是格外的照顾。大概是贾母有心想要修补和贾敏林如海的裂痕,对着黛玉一如宝玉,什么好的东西都紧着她。这府里不缺见风使舵的人,大家也都不敢慢待。

宝玉挨了一顿打,对黛玉再也不敢使小性子了。黛玉身边的嬷嬷也很厉害,只要宝玉过来,那些嬷嬷们就板着脸站在边上。宝玉最厌烦的就是这些婆子,刚坐下来想和黛玉说话,看见那些死鱼眼一般的婆子立刻扫兴。

黛玉虽然得了老太太格外疼爱,但是迎春探春等姐妹却没嫉妒,依旧是每天在一起说笑,看书做针线,相处的很是融洽。这天玉芬过来先给贾母请安,正巧贾母吃了午饭已经歇了。玉芬就转过来到黛玉那边去了。

一进屋就见着黛玉和迎春在对弈,桌子上摆着个精致的小香炉,不像是家里的旧东西。见着玉芬进来,两个女孩子忙着站起来让座。玉芬一摆手“我吃了饭不想睡觉,过来看看你们。你们只管下棋,别管我。后天是重阳节了,我预备着摆酒,请了老太太过去吃酒登高。对了新衣裳可得了,穿着还合适”

“都好,琏二嫂子叫人送来了。在家里登高有什么意思不如到外面去看看,听说京城西山的秋色最好,那边玉佛寺听说最灵验的。要是我们能去西山登高望远,喝山泉烹煮的茶,听梵唱声声,不是更有诗情画意”迎春一门心思的想要出去,撺掇着玉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