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1 / 2)

加入书签

玉芬一睁开眼,就看见窗户已经白亮一片了,忙着翻身起来,不住地抱怨着“竟然起来晚了,你怎么不叫我一声”贾赦躺在床上伸个懒腰“肯定下雪了,时候早着呢。我先眯一会,等着还要上朝呢”听着里边声音,文清进来低声的说“还早着呢,昨天下了一晚上的大雪,地上足足有一尺深了。”文清话音未落,贾赦一下子起来“坏了,下了这么大的雪,肯定是压塌了不少的房子,还有扫雪的事情,你们快点,我要出去了”

玉芬无奈的说“昨天晚上不是你当值,你也早就安排了。衣裳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我早就想着了,还有,我前几天悄悄地吩咐了,去万寿寺施粥,街上的乞丐会好过点。你骑马小心”玉芬拿过来衣裳给贾赦穿上,贾赦看着玉芬披着衣裳,随便挽着头发的样子,忍不住嘿嘿一笑“你这副打扮比平日好多了。别有一番韵味。咱们家也不是穷的没衣裳首饰了,做什么整天装扮的那样老气。”

“我倒是想随意些,可是你看那边二太太,已经是佛珠不离手,成天吃斋念佛了。我是大嫂子,哪有比弟妹还要娇艳的道理。再者说了,我也不想叫人指指点点的。反正我就做个扔在人堆里面也挑不出来的俗人挺好的。”玉芬皱皱眉“今天老太太过来,可等着看好戏吧”

贾赦脸色阴沉起来,狰狞一笑“哼,要是在外面带兵的时候,那样的人我早就埋在雪堆里面了你放心,只要把幕后黑手抓住,我不管是谁,就是天王老子,我也要”贾赦做个决绝的手势。敢把主意打到他头上,贾赦压抑着内心的怒火,对着一家子亲戚们彻底失望了。

“好了,家里的事情我来”玉芬端着茶杯过来,催着贾赦漱口。

贾母一早上起来,宝玉就过来闹腾,说外面下雪了,景致如何好,今天要去玉芬那边赏雪上看梅花。贾母笑道“你这是又不想念书了,年底下了你大伯母未必有那个时间和兴致。”一语未了,就听着玉芬的声音“给老太太请安,我就是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这个。这个雪我眼巴巴的盼了几天了。那边已经预备好了酒席,新鲜的鹿肉,自己烤着吃不是很好玩。记得当年在宫中的时候,太后宫中办消寒宴,大家在冰上的亭子里面,吃酒烤火,升平署的人在冰面上玩冰嬉,还搭台子唱戏呢。”

玉芬一说,众人都来了兴趣,一起求着贾母过去。贾母笑着说“我们不敢和宫中比,不过吃杯酒还是可以的”说着贾母叫摆饭,大家吃了早饭就过去,玉芬已经吃过饭了,就坐下来喝茶。她看看姐妹们,忽然想起什么“怎么不见云丫头呢”这话一出,贾母脸色微微变了下。玉芬知道,那天湘云讥讽黛玉的话肯定是传进了贾母的耳朵里面了。

倒霉的云丫头给别人做了枪使,什么嫂子要服侍小姑子的话,就是说也轮不到她啊。迎春说,才是名正言顺呢。这个宝丫头真是看起来温柔沉静,是个冰雪美人,其实内心一股子邪火。空气变的尴尬起来,凤姐忙着说“昨天晚上,史家的人来接了。云丫头回去了”

“也是年底下啊了,等着过年的时候再接回来就是了。她在老太太跟前长了那么大,和亲孙女不差什么了”玉芬一笑,端着茶杯喝茶了。

一会吃了早饭,贾母带着一众人到贾赦那边去了。贾赦这边本来是荣国府的花园,后来修缮了下,依旧是房舍精致,花草茂盛。靠着北边的山坡上种满了梅花,此时腊梅盛开,贾母扶着凤姐和玉芬的手,站在打扫得干净的小径上“好香的梅花,借着大雪之后的空气更好了”

“前边还有好的呢。咱们在临水的听雨轩喝酒,我请了一班小戏,就在对面闻莺阁唱曲子,咱们坐在这边喝酒听曲子,借着梅花的香气不是更好。玉儿一早上就帮着我安排呢”玉芬找机会夸奖着黛玉想的周全“这个点子也都是她想出来的,说起来孝心,玉儿个凤丫头是一样的。”贾母很受用,笑着说“孩子们都好,你们当家的也辛苦了。年底下事情多,还要想着我们老的老小的小的。”

凤丫头赶紧说“老太太能高兴,就是太太的孝心到了。老太太仔细着脚底下,看着别滑倒了”正说着,就见着几个婆子抱着好些秸秆来了,铺在了清扫干净的地上。贾母好奇的问“这是什么规矩”

“回老太太的话,是三奶奶叫我们把芝麻杆铺在这路上的。奶奶说还下雪,若是有个清扫不及时,摔着谁都不好。这个秸秆最防滑了,铺在路上既安全,又有步步高升的好意思。”婆子们说是的黛玉吩咐的。

薛姨妈在边上笑着说“真是三奶奶,一颗玲珑心这个法子好,也不用底下的人辛苦不停地扫雪了。老太太好福气啊”

说着就到了听雨轩门前,黛玉穿着一件大红羽缎白狐狸皮鹤氅,头上戴着个纯白貂皮的昭君套,带着几个丫头看迎接出来。贾母笑着说“这衣裳也就是她穿最好看。和画上一样”

玉芬打量着黛玉,她脸上已经没了愤怒和忧伤,玉芬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听雨轩里面地上铺着厚厚的毡子,当地一个半人高三足鎏金大熏笼里面烧着银霜炭,墙角几个硕大的五龙海水大缸,里面堆着满满的新鲜果子,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贾母面前两个葵花式样小几,一个花瓶,插着一枝梅花。

薛姨妈和贾母一样,剩下的人不过是一个茶几罢了。上面放着茶壶,茶杯等。贾母点点头,看向玉芬“这都是林丫头预备的这个孩子细心,你教导的也好”

“我可不敢居功,是姑太太教养的好。老太太点几出好戏,叫我们也跟着开开眼界吧”玉芬递上戏单子给贾母。

贾母点了一出,交给了薛姨妈请她点戏。等着乐声传来,大家坐在暖意融融的听雨轩里面,透过玻璃看着对面戏台上的精彩演出。大家正看得高兴,就见着个婆子进来,低声的在玉芬耳边说了什么,贾母耳朵尖,忙着问“怎么是谁家出事了”

玉芬忙着安慰“是后边贾蕨家里,房子被雪压塌了,幸好人没事你们帮着他家把东西抢出来,就暂时安顿在仓房边上那处小房子住着。”玉芬挥挥手叫人去查看贾蕨家的灾情。贾母脸上明显的阴天了,她叹口气说“都是一个祖宗,可见是我们照顾不周。凤丫头,我不是说过,族里有谁困难的,就救济些吗怎么连着房子都塌了这寒冬腊月的的,一家人可怎么好”

玉芬心里一动,没想到贾蕨家出这样的事情,她接下来就更好办了。“老太太慈悲心肠,关心族里的人,只是凤丫头也不能全做主啊。她一个管家的媳妇,怎么知道外面的事情,况且珍儿是族长。咱们做多了,叫珍儿怎么想呢不过我恍惚听说,这个贾蕨曾经帮着办事来着,怎么就穷成了这样了”

凤姐没想到玉芬帮着自己说话,她在心里想了下,贾蕨曾经帮着管了一阵收租子的事情,不过这个人古板的很,辈分又低,因此没几年就不干了。大概他的脾气太孤高了,一直没找到营生,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这个人脾气古怪,曾经在咱们家帮着管收租子的事情。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就不肯做了”凤姐感激的看一眼玉芬,对着贾母解释着。

“我也听见过这个话。不过到底是一个贾字。今天老爷出门之前说起义仓的事情,这大雪天气,必然有好些贫寒人家衣食不周。因此要开义仓救济不如咱们也拿出来些银子和粮食,专门给族里没进益的亲戚们,叫他们选出来几个人轮流掌管着。到时候大家查账就是了就当着是每年在佛前上供了。也算是为了子孙们积德积福吧。”玉芬提出来要建立贾家的义仓,救济下族里贫困的人家。

玉芬的提议正中贾母的心思,她忙着说“这个主意很好,我拿出来五百两”“不用老太太的私房钱。这个钱应该是公中出才好。”玉芬立刻叫人去叫管家来。贾母则是坚决的表示“公中是公中的,我也要出一份心意。”凤姐立刻附和“我虽然不信阴司报应的,只跟着老太太。我也出十两银子”

玉芬看看王氏“我们不敢和老太太比肩,就出一百两好了”

等着赖大河林之孝来了,黛玉已经算好了账目,听着贾母的话,两个管家稍微愣了下,立刻表示赞成,接过来小丫头递上来的账目忙着去办了。

那天,大家尽兴而散,族里那些贫寒的人家知道了荣国府设立义仓的事情,都感恩戴德,呈送贾母慈悲。贾母听了那些话,越发高兴了。王氏只觉得有些失落,她每天吃斋念佛的,大家都说她菩萨一般。谁知却叫玉芬抢了风头。

凤姐回去的时候和贾琏说起来义仓的事情,贾琏不置可否的嗤笑一声“不过是太太心血来潮罢了。只管叫他们办去就是了。这个事情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咱们还是别伸手了。”

凤姐冷笑道“我在你眼里就是这副样子义仓才多少银子,我还看不上呢。只是叫谁管呢”凤姐和贾琏是不会亲自伸手的,但是选谁来做义仓管理人,这才是一件有油水可捞的事情呢。

“二爷,二奶奶。蔷哥儿带着贾芹来了”外面小丫头通报进来,凤姐和贾琏相视一笑,送钱的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