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愿违(1 / 1)

加入书签

贾母皱着眉头,对着进门的王氏劈头盖脸的说“你是怎么做人家婆婆的,本来凤丫头身子就不是很结实的,你倒是不闻不问。枉费了她平日对你的心。好容易得了个男胎,谁知竟然掉了”王氏没想到贾母会如此生气,只能低着头,也不敢反驳。贾母气哼哼的说“现在凤丫头不能理事了,要好好地休养才是。”

“是,为了宝玉的婚事我真是忙糊涂了。不过凤丫头辛苦这些年也该好好地休养下。她和琏儿还年轻呢,只要养好了身体,他们小夫妻那么恩爱的,很快就会有孩子的。那个时候,老太太子孙满堂,可不是天大的福气吗”王氏等着贾母发泄之后,小心翼翼的赔不是。刚才挨了一顿骂,王氏先是生气,但是后来她心里灵机一动。宝钗已经嫁过来了,正好把凤丫头替换下来。这些年,凤姐帮着自己办了不少的事情,再下去只怕是自己也不能抽身了。

刚才贾母埋怨自己,不知道心疼凤姐,害得她小产了。这下可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了。

“什么福气不福气的,我只盼着宝玉能长大,将来为官作宦的,我也放心了。对了怎么不见宝玉呢他每天读书,虽然知道上进是好的,但是也该歇一歇。你现在只宝玉一个儿子了,别重蹈覆辙。”贾母到底还是最心疼宝玉,问起来宝玉最近做什么呢。

“宝玉成亲之后,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不少。再也不是以前嘻嘻哈哈的,只认真读书,每天也不和丫头们说笑了。宝丫头真是个贤惠的,日常照顾宝玉读书,也不和他胡缠。我想着家里的事情,也不能没人管。不如叫宝丫头来暂时顶上。”王氏捡宝钗的好处说,转着圈的为宝钗当家铺路。

贾母沉吟着,就是不明确表态。这个时候外面小丫头说“大太太来了。”玉芬进来身上带着一股药气,贾母就知道她是从凤姐那边过来了。“琏儿媳妇怎么样了你起来吧,快坐下。把我的好茶拿出来给大太太一碗。”贾母看着玉芬神色柔和,还拿出好茶招待。人啊,真是玉芬做梦也没想到,她有朝一日能喝到老太太的好茶。

可见父母也是势利眼啊玉芬心里感慨着,一边笑着给贾母请安,才坐下来“我去看了凤丫头,她也还好。太医看了,说是气血不足,需要调养。我看着她吃了药就过来了。老太太的气色也还好,我得了些滋养身体的膏方,一半给风丫头,一半给老太太补养身体。”

贾母摆摆手“那是宫中御药房秘制的,可是个好东西呢,我上年纪了用不着那些。你还是拿回去给玉儿,对了给迎丫头也送去些。她们年轻媳妇最该吃这个。刚才你弟妹说家里的事情凤丫头该好好地休养一个月。家里的事情交给宝丫头。但是她是个新媳妇。面嫩,不好人前说话的。你看”

贾母的话没说完,玉芬就感觉到王氏灼灼的目光,好像只要玉芬说个不字,她就要咬人了。玉芬似笑非笑的说“说起来宝丫头也嫁过来几个月了,新媳妇总是害羞的。但是还能一直害羞下去总是要学着办事管家。我们老了,也该学者放手了。我那边没这么多事情,不过也交给了玉儿,叫她慢慢学着办事。我在后边指点着,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想的周全不是。有二太太,更有老太太,还能出错学习吗,不怕出错。”

王氏听了玉芬的话忙着说“正是呢,也该叫孩子们学学了。”

贾母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这个了,只问起来凤姐的情形,玉芬叹口气,和贾母说“真是个叫人操心的孩子,凤丫头虽然喜欢逞强,但是最知道深浅的。我看她平日也还谨慎,怎么就连着琏儿父亲也是心疼的。他们那些同僚们里面有几个神神道道的,说上次有人对凤丫头施行魇镇之术,没准是因此老爷特别叫人到城外的白云观请法师推演。还有请了钦天监的人演算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妨碍的,琏儿老大不小了,膝下荒凉”玉芬对着贾母诚恳的说“咱们这样的人家,人丁兴旺才是兴盛之兆呢。”

贾母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对着王氏说“你嫂子说的在理,宝玉,当初成婚之前就该请厉害的法师算算,结果竟然疏忽了。你忙着迎媳妇进门,怎么忘了这个要紧的事情要不然”贾母狠狠地剜一眼王氏,婚礼上死了亲大爷的,宝玉也是够幸运的。

王氏自知理亏,也不敢辩驳,只对着玉芬说“你这一提,我心里也不顺序了。我也叫人给宝玉算算去”

宝钗到底是成了管家奶奶,玉芬冷眼看着宝钗一上来就雷厉风行的破除了不少当时凤姐定下来的规矩。她竟然把大观园弄成了责任田,叫府里那些会耕种,懂侍弄花草的婆子把每处包了去,每年上交银子。

“这个宝二奶奶真是商家出来的,一脑子的账本。本来修建这个园子就不是为了花草上挣钱的,若是那样在乡下弄块地不是很好何必还要花钱,在城里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修园子呢没有那个闲钱,那个品味那个身份,园子就是累赘。还不如折价卖了,在乡下弄些地,还能收租子呢。真是焚琴煮鹤现在那边园子成什么样子了一个个乌眼鸡一样,盯着你生怕掐了他的花儿”春朝和玉芬抱怨起来大观园变了样子,再也不是花柳繁华的温柔乡了,倒是成了锱铢必较的乡下了。

“嗯,能说出来些话,你还是个有见识的。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个园子吗,就是身份地位。她这么弄,钱弄不到几个,传出去可是丢人了。罢了,人家的事情,咱们不插嘴”玉芬在新园子里面溜达着,一边和丫头们说闲话。

“外面可有不少笑话呢,有人说宝二奶奶真是商家出身,小气得很有些人则是说琏二奶奶小产是宝二奶奶冲的,因为娶她那天东府的大老爷没了,煞气在她身上,又冲了琏二奶奶。还有人说,有人在园子里面,半夜看见个白乎乎的东西,在假山上对着月亮拜呢。”几个小丫头七嘴八舌的说着关于那边的种种。

玉芬心里冷笑,看样子宝钗的日子不好过。本来她不会插手那边的事情,但是看着王氏一直顺风顺水下去,总是有点不爽。以前的种种,他们也该付出点利息出来。

“大太太,云姑娘和三姑娘四姑娘来了”婆子跑过来说探春和惜春陪着史湘云来了。

“大热天气你们怎么这会来了,还穿着这么多拿了冰镇的瓜果来,不过可不准多吃,仔细着闹肚子。还有酸梅汤”玉芬热情的招呼着孩子们。一时,黛玉也来了,姐妹相见,分外亲热,玉芬这边莺声燕语好不热闹。

“我今天才来,老太太叫我住几天。我特别过来拜见大太太的。”湘云笑嘻嘻的给玉芬请安。

玉芬也说了些客套话,就叫黛玉带着几位姐妹们到园子里了。湘云看着园子里面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忍不住叹口气“那边本来是为了贵妃娘娘省亲盖得,总是要庄严壮丽,处处体现皇家的体面。还是这边,随心所欲,更有山水的意境。我要是能在这边住几天就好了。”

黛玉笑着说“天气正热,我想着摆一桌酒宴,咱们先请太太过来纳凉赏荷,然后散了我们起诗社作诗可好”

湘云听了顿时眉飞色舞的,探春和惜春也心向往之,探春皱皱眉“也不知道老太太有没有兴致。你也知道那边是宝姐姐当家了,我们行动总要告诉她一声才好。”宝钗嫁过来几个月,探春越发的觉得宝钗变了。以前那个安分沉默,温柔随和的宝姐姐似乎没看起来那么好。

她对姐妹们面子上无可挑剔,但是却总叫人觉得不舒服。这次黛玉请客,宝钗不知道又要说什么了。家道不比以前了,探春也能察觉出来,但是宝钗却总在细枝末节上找办法。为了节省,越发的苛刻起来了。以前湘云羡慕贾家,姑娘们都不用自己做针线,每个月月钱足有二两,身边的丫头婆子也多。可是现在呢,探春甚至有种预,要不了多久,她就要和湘云一样了。

姑娘们每个月除了二两月银,还有二两采买胭脂等杂物的份例,这被扣掉了。本来这个对探春这些姑娘们没什么影响,因为买办们拿着银子,买来的却是不能用的粗劣胭脂。姑娘们还要拿出自己的银子来,叫奶妈妈去买了能用的东西。但是宝钗蠲了那二两脂粉钱,竟然还冒出风声,姑娘们要自己负担丫头们的月钱了。

一个姑娘两个大丫头,一吊钱,四个小丫头每个人五百钱。二两银子,两个大丫头月钱也就没了。这不是变相的给丫头们减月钱吗最后探春和惜春有苦不能言,还要承受丫头们的怒气和怨言。

真是个手腕圆融,城府极深的宝姐姐啊。“三丫头在想什么呢到时候我大家一起请了,谁还能说什么。当初起诗社的时候,你何等豪情,怎么现在瞻前顾后,一点也不像你了。”黛玉看着探春出神,心里知道肯定是那边宝钗管家太悭吝了,探春是宝钗的小姑子,姑嫂关系可微妙的很,就连着精明的三姑娘都要小心翼翼了。

“没什么,我是个姑娘家不懂这些。只觉得同样的家务事,在琏二嫂子管家的时候,她整天忙忙碌碌的,尽管雷霆手段,可是一天总要和下人生几场气才算完。至于宝姐姐她读过书,自然比琏二嫂子有章法。但是也每天忙忙碌碌的,怎么到了林姐姐这里,你却是悠闲得很呢。比我还先想着起诗社的事情。”探春对着黛玉一笑“莫非你有什么绝招不成”

“不是什么诀窍,我在家的时候便跟着母亲学习,过来这边,又跟着太太身边学习了不少。我是个最疏懒不过的人,一切都有太太定下来的旧例,我按着做就是了。”黛玉一笑,认真的看着探春和惜春“你们也要学习起来了。当初二妹妹在家的时候,也是太太手把手的教导呢。”

“前边是什么地方,我们过去坐坐吧。”黛玉的话说中了探春的心病,她不想谈下去了,忙着转开话题。

黛玉果然选了天气凉爽的一天请了贾母等过来赏荷花,贾母自然是高兴“到底是林丫头,书香门第,心思细腻,就是日常消闲也透着雅致。”说着贾母对着王氏和薛姨妈说“我当初也是个喜欢玩乐的,人生在世何苦整天勒掯自己呢,整天杞人忧天,几年下来脸上都长皱纹了。每天锱铢必较的计算,就是金山银山有什么用处明天你们也去,不要辜负了玉儿的心意。”

薛姨妈脸上一阵黑,但是也不敢说什么,王氏则是有些迟疑的说“大热天气,老太太别中暑了。”

“那个地方凉爽的很,怕什么”贾母一挥手,王氏也不敢说话了。

第二天早上贾母做了竹轿,两个婆子抬着到贾赦这边来。因为是夏天,自然选有树荫的路走。因此贾母一行人从大观园西北角出去,穿过一个夹道正好就到了贾赦这边了。大观园里面树木葱郁,一阵风吹来,沁人心脾,众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贾母说“咱们园子里的花儿也不错”谁知一言未了,一股奇怪的味道传来,大家纷纷捂住鼻子。

“那些掌管洒扫的婆子都死了不成这成何体统”这分明是厕所没来及清扫的味道,刺鼻的味道和院子里面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鸳鸯叫个小丫头叫人去打扫厕所,谁知那个小丫头说“姐姐不知道吗,园子里面的地都分给嬷嬷们各自耕种了。这准是茗烟的娘在给玫瑰花上肥呢。她们把厕所里面的粪便都留下来,就堆在西北墙角下”

贾母听了这话,脸上漆黑,李纨看着贾母脸色不善,忙着催抬轿子的快走。一阵吵闹声传来,原来是跟着进园子都一个小丫头摘了一枝花,管花草的婆子出来指着那个小丫头骂起来。李纨忙着亲自带人喝住了。那个婆子尤喋喋不休的说“这花儿是分了各房的,我一年还要交好些银子呢。一个个的都来摘,我拿什么赔”

贾母看着王氏冷笑一声“咱们家什么时候也要这么分斤掰两的过日子了看样子是我这个吃闲饭的拖累你们。既然如此,我就回金陵去省的在这里碍眼”

王氏慌得刚要辩解,贾母的轿子已经走远了。到了玉芬那边,贾母看着满园景色,才稍微缓和了点。

大家在曲院风荷坐下来,贾母审视了下“这个园子比那边的小,倒是收拾的很好。我当年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也有个园子,湘云的爷爷闲了就收拾下,最后也是很好呢。其实咱们这样的人家,能盖园子,就不会想着在园子上挣几分出息。再大,再精致的园子也不过是个消遣的玩物罢了。你们养花养鸟的,还指着那些鹦哥儿,巴狗儿能自己挣钱不成。”

“正是这个话呢,其实我这个园子每年也是能卖掉些花果什么的,但是扔进去的银子比那个多了不知多少。老太太看这里可还使得等一会叫几个女乐在对面的楼船上演奏,我们这边喝酒可好”玉芬笑着指着黛玉“这都是玉儿想的。她可是真心要孝顺老太太呢”

“好,玉儿的品味一直都好,我当年也有好些雅致的点子,现在没那个精神了。我这些孙女里面倒都不俗。玉儿现在如此能干,也是她在娘家的时候,敏儿手把手的教导。咱们家二姑娘已经出阁了,三丫头年纪也不小了,我看也该学习着管家。”贾母看着王氏,王氏忙着站起来“是,老太太说的是。回去就叫三丫头帮着宝丫头”

“珠儿媳妇这些年了,性子温和,办事也很仔细。你们都是做嫂子的,可惜现在凤丫头还在养身体。这样吧,叫珠儿媳妇和宝丫头带着三丫头管家。也该叫孩子学习了。你一直护着,不叫他干那个,干这个,今后嫁人了可怎么办呢”贾母一锤定音,王氏再也不敢说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