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1 / 2)

加入书签

“肯定是宝玉那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听说他和那些不成器的纨绔子弟们过从甚密,其中不少轻薄的浪荡子都喜欢把他写的什么诗词写在扇子上,或者写了挂在墙上到处显摆。宝玉是个糊涂到家的东西,没准把姐妹之间闺阁的东西拿出去了。我这就和宝玉算账去”雁声气坏了,在这个年代最推崇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就是皇家的公主们,也要做针线。

黛玉这样的女孩子,有才学固然好,但也只是家里长辈夸奖,并不准到处宣扬的。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女子有才学是个很不体面的事情,往往会想到什么鱼玄机那样香艳的故事出来。今天贾雨村当着皇帝和一众臣子的面前说黛玉如何好,听着是夸奖黛玉的文学,实在是讽刺呢。

别说是雁声了,换成谁都要生气的玉芬拉着雁声“你个糊涂东西,这会赶紧去安抚下你媳妇,别惹得她伤心了,这都是你的缘故叫她受委屈了。至于宝玉那边哼,她们会找人做打手,我就一个人都没了。”玉芬打定主意,和雁声低声的说了些什么。雁声不敢置信的看着玉芬“母亲,这样真的好吗”

“人家都堵到门上了,我们还要忍耐吗”玉芬给雁声个放心的眼神,雁声这才收拾了心情,出去了。黛玉果然是听见了什么,正一个人坐在坐在那里发呆想心事呢,雁声伸手从后边捂住了黛玉的眼睛“奶奶猜猜是我是谁”黛玉红着脸推开雁声“除了你,还有谁。我刚才想了半天,都是我不懂事,害的你和太太为我担心生气了。从今后我只安心相夫教子,再也不理会那些事情了。”

“你管他们说什么呢,只听别人说,我们还不活了。多少人巴不得我们立刻死了才好,人生乐趣在于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你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你也不用担心别人怎么说,更不用担心进宫的事情。皇上圣明烛照,必然不会叫小人得逞的。”雁声这会褪去了怒火,理智慢慢占了上风。

今天皇帝态度耐人寻味,皇帝是想给公主找个先生不错,但是绝对不允许有人利用机会,打击异己。现在谁都知道贾雨村善于揣摩上意,皇帝很是器重,他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已经官至大司马了。再升无可升,只差封侯拜相了。他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平白欺负雁声一个年轻人,叫人难免觉得仗势欺人。

皇帝肯定觉得自己被贾雨村给算计了,其实谁给公主做先生不重要,但是想把皇帝当枪使不可饶恕因此皇帝才会含糊过去叫黛玉做公主老师的提议。雁声仔细想想,公主的先生必然是翰林院里面上了年纪,学问高深,脾气很好的老学究。即便是蔡文姬谢道韫再世,也不能成为公主的先生的,毕竟女子不能挑大梁,做个副科先生甚至是伴读还是可以的,既显示了国家文学之盛,更显得皇家兼容并包的胸怀。

但是贾雨村这么一闹,黛玉是绝对不会进宫了。皇帝不会被任何人利用,左右的。

听了雁声的分析,黛玉松口气,宫中是个是非之地,而且入宫侍奉的命妇们多半是上了年纪,又孀居守寡的。自己年纪轻,有拖家带口,到宫中肯定是被人非议。现在听雁声的话,自己断然不会进宫侍奉,黛玉可算放心了。“但是人言可畏,只怕今后耳根子不能清净了”黛玉叹口气,苦笑起来“当初我母亲还告诫我,做了人家妻子就要收起玩心,别整天只想着看书了,倒是太太疼我,谁知我对不起太太。”黛玉觉得自己被保护的太好了,虽然成家生子,却依旧是无忧无虑的。

“你这是做什么呢,你是我的妻子,我不护着你护着谁。还有太太叫我和你说,别多想,该做什么做什么,叫他们眼气去。至于宝玉那边,你别插手,这是有人借刀杀人罢了。”雁声把黛玉抱在怀里,轻生的安抚着“你只管安心看戏就是了那些人我一个也不放过”

报应来的很快,这天是贾政的生日,全家人都来祝寿,贾赦和玉芬竟然送了丰厚的礼物,贾母见着贾赦夫妻如此,心里很是高兴“你们是亲兄弟,是大哥大嫂,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你们兄弟能如此亲和,我就安心了。”

“老太太说的什么话,我一向是心疼我这个兄弟的。俗话说得好,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嘛。我今天借着老二的寿酒,敬老太太一杯。”说着贾赦给贾母敬酒。王氏则是假惺惺的对着玉芬说“一个小生日,还叫兄长嫂子破费。真是不好意思了”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是稳赚不赔。等着大哥嫂子过生日,难道弟弟和弟妹还要空着两只手,抬着一张嘴去吃酒不成来而不往非礼也,若是那样的话,人家不说弟弟无礼,倒是要说老太太教子无方了”玉芬对着王氏举杯一笑“再几个月就是大老爷的生日了,我可置办好酒席等着你们呢”

这话有点不是味儿,王氏来不及细想,管事黑着脸进来了“老太太,宫中来人了,宣召二老爷进宫呢”

刚才欢快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大家都紧张起来了,贾母也有些心神不定,她对着贾政说“你做官,就身不由己。既然皇上宣召你还是赶紧去”贾政忙着告退,换了衣裳进宫了。贾母强颜欢笑的说“你们老爷不在,倒是可以放开了。大家依旧喝酒说笑”

话虽如此,但是贾母没了兴致,只对着贾赦说“你弟弟进宫,我总是心神不宁的,你还是帮着打听下的,看是什么事情。”贾赦哼了一声“母亲真是偏心,二弟能有什么事情。他最近闲着没事,皇上还能专门给他挑刺了我想着大概是皇上给二弟什么新差事。”

贾母点点头,沉吟了下“对你我也是一样担心,只是你不领情罢了。你说得没错,是我想多了。”

但是事实证明,贾母没想多,贾政被皇帝叫去狠狠地骂一顿,因为贾政当监督的一个工程出问题了。因为京城人口繁盛,指望着京畿附近生产粮食是不能供应了,因此朝廷每年都是漕运,从南方调运粮食进京。但是粮食放在什么地方自然要修建仓库了。前一年贾政领旨去修缮京城附近的粮仓。谁知今年雨水多,刚修缮好的粮仓竟然漏雨了

不少的粮食发霉变质,被御史一本奏上去,贾政被皇帝骂个狗血喷头,灰头土脸的回来了。贾政得了不是,整个家里都跟着蔫了。

贾赦装模作样的过去安抚了几句,也就回来了。玉芬就等着贾赦呢“那边如何了他有什么打算”

“还眼巴巴的叫我想办法呢,我模棱两可,没答应也没拒绝。自己平日作孽,这会想起我来了。我干什么给他填窟窿呢。当初吃肉的时候想不起来我,这会掉坑里了,想叫我去给垫脚傻子才会去呢我看他们要进宫求贵妃了。接下来便要请太太施展手段了。”贾赦对玉芬挤挤眼,拍拍她的肩膀。

皇宫里面,王氏正依依不舍的和元春告辞,就见着小宫女进来通报“皇后娘娘听说贾夫人也在,要娘娘和贾夫人一起过去。”元春听了这话脸色一变,但是看着王氏惶恐的表情,忙着安抚“母亲别担心,皇后娘娘既然召见,我们还是赶紧去吧”

皇后宫里莺声燕语,正热闹呢。不仅皇后在,连着各宫嫔妃还有命妇们也来了不少,就玉芬和黛玉竟然也在,皇后对着元春说“这几位夫人有心,上次我说了一句要在宫中张挂些东西,她们就赶着奉上了,你来选选,要哪一张”说着皇后一指那些画儿,仔细看都是些赞扬贤德后妃的画儿,题跋上还写了这些后妃贤良的事迹。

元春笑着说“还是请皇后娘娘赏赐给我一张吧。这些都是好的,我也不知道怎么选了。”

皇后一笑,还没说话,倒是边上的吴贵妃看了看王氏“这位夫人是谁,我怎么就没见过呢”皇后看了一眼王氏,对着吴贵妃说“是贤德妃的生母啊,她阶品低,有事情也站不到你眼前,你自然不认识。对了贤德妃的大伯母还在呢,你们家是朝廷开国功臣之后,家教很好,教导出来的女儿不用说了。倒是你们家的媳妇儿,也是出类拔萃的。公主还念叨着你们家二姑娘呢。她这些年在外面,不过承蒙皇上恩典就要回京探亲了。到时候可以叫她们小姐妹聚一聚。”

边上几位宗室里面辈分最高的老太妃笑着说“正是呢,孩子们一转眼就长大了,当年贾夫人带着雁声和迎丫头在宫里,一群孩子吵吵闹闹的,真是热闹啊。当初看着他们家二姑娘就是个很好的。谁知今天见了雁声媳妇,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女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