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女儿三岁半3(2 / 2)

加入书签

田军越想越乱,这才发觉最让他省心省力的解决之道居然还真的只有女儿提出来的这一个:带她去店里。

“那……如果爸爸真的带甜甜到店里,甜甜可不可以答应爸爸,不和爸爸以外的人说话,不跟爸爸以外的人走,要乖乖躲在后厨里。”

叶棠歪过头,看上去有点苦恼。

她想了好一半天,这才怯怯地问:“不说话,田恬怎么才能帮到爸爸呢?”

田军差点儿就说出一句“你什么都不做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帮助”,但这句话刚到他嘴边他就急忙打住。

即便女儿才三岁半,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告诉她这种话不就是在骂她累赘?……哪个孩子在被骂累赘之后能不伤心?尤其他的甜甜说这种话还是因为想帮上他的忙。

抚摸着女儿小小的脑袋。田军微微叹息了一声。

父母有多难做,他如今第一次深切地感觉到了。为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得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

以前有娟儿在,他有了孩子也跟没孩子一样,都是丢着孩子给老婆带,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得做些什么。如今只有他一个人了,他才意识到自己以前被老婆保护得多好。

——男人之所以能永远为少年,那是因为女人扛下了男人本也应当承担的责任。

他的娟儿替他好好地保护着甜甜,教导着甜甜,他才能每天什么都不想地泡在店里,忙着给客人端吃送喝。

现在轮到他代替没了的娟儿,好好养大他们的宝贝女儿。

揉了一把脸,田军拍拍叶棠的背,柔声道:“之前的都不算。甜甜只要答应爸爸一直待在爸爸看得见的地方就行。”

“嗯!”

女儿清脆的应答声让田军的心情好了起来。他抱着叶棠转了个圈,笑着说:“那现在爸爸带着我的公主殿下去买毛巾啰!我的公主殿下想要什么样的毛巾啊?”

叶棠不会笑,所以她一本正经道:“兔兔!”

“好!那就买兔兔!”

田军抱着女儿就往前头的超市跑,父女两个很快就融入了暮色之中。

许多年后,田军都一直记得这天的事情。这一天对他来说是开启了他人生不同篇章的一天,从此之后,他将见证许许多多的奇迹,而这些奇迹,都是由他那可爱的女儿所创造的。

“爸爸,你在想什么?”

亭亭玉立的女子见病床上的老人不乖乖吃药,眉头拧了起来。如今的她再不像几十年前那样面无表情,无论是欢喜快乐还是悲痛哀伤都不能表现出来。

现在的她表情生动,便是一扬眉一抬手都别有一番风度。

老人咧开缺牙半齿的嘴,呵呵一笑:“我在想你小时候。你出院第二天,跟我去店里的事……”

“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女子笑着问,在她的身后,那里站了一群含着泪的厨师。这些厨师都是老人的徒子徒孙。

如今老人身体不佳,这些徒子徒孙们从全世界各个国家赶回华国,就为了见老人一面。

“也就四、五十年前吧。”

老人的目光渐渐飘远,他的神思也跟着回到了那间曾经脏兮兮的苍蝇馆子里。

那个苍蝇馆子是他开始自己事业的地方,现在想来,也是他女儿以餐饮业称霸全球的第一步。

“嘿哟?田老板你这馆子开了啊?我看你三月没开张,还以为你不会再回来了呢!”

一个熟客拐进了田军的苍蝇馆子,笑着和田军打了个招呼。

“老杨师傅,今天还和平时一样?”

“那是!”

老杨师傅随便捡了个座位坐下,就见一个小人儿拿个小盘子端着块白毛巾过来了。

“叔叔,用毛巾。”

小姑娘用夹子夹起毛巾,垫着脚把毛巾往老杨师傅的手上递。

老杨师傅还是第一次见到叶棠,他“哦”了一声,接了毛巾,抬头问进柜台里开始炒河粉的田军:“你女儿啊?”

“对啊,我女儿,叫甜甜。”

田军也不在意,一边盛上一大碗饭出来,一边开火倒油。老杨师傅最爱吃豆芽炒河粉,然而南都不是河粉的原产地,外面卖的炒河粉总是不大合老杨师傅胃口。

田军四处流浪打工时也在后厨干过活儿。没人教他炒菜做饭怎么弄,他完全是看人家大师傅怎么做菜然后自个儿记在心里学会的。

因为没有老师指点,田军从来不知道“正宗”为何物。他个乡下小子只知道自己试了是好吃的东西,别人也会觉得好吃。

老杨师傅这外省人好不容易才在南都找到一家带着自己家乡味的馆子,也就每每总爱来光顾,就连田军已经关了三个月的店,他都不死心的还来逛逛。

能再坐在田军的店里吃饭,老杨师傅那张轮廓分明的脸都柔和了许多。

开心于能再吃到田老板的手艺,老杨师傅随手摊开毛巾擦了把手,这才发觉这毛巾湿而温热,且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就是他这随手一抹,把人家的白毛巾抹了几个乌漆嘛黑的指头印。

面对眼前黑眸清凌凌的小姑娘,老杨师傅顿时像个做了坏事的小孩子那样有些尴尬。

不过小姑娘并没有嫌弃老杨师傅。她拿钳子把毛巾夹回了盘子上,跟着迈着小短腿回了柜台,把毛巾放进了贴着“待清洗”字样的大桶里。

老杨师傅忍不住想:嘿,这倒是挺讲究的。搞得和进了日料店一样。

“怎么让女儿来你店里帮忙啊?她妈妈呢?”

老杨师傅没有恶意,正在把蛋皮切丝儿的田军却是手上一顿。菜刀忽停的声音在这个小小苍蝇馆子里尤为明显。

“……我家娟儿,不在了。”

田军笑笑,又开始埋头切丝儿。老杨师傅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立刻摆出道歉的手势,说了两声家乡话:“拍谢拍谢(抱歉抱歉)……”

不复平时的惬意,这顿饭老杨师傅吃得异常的快。

眼看天色已晚,田军就去锁门,准备关店。

今天不会再有客人了。

田军的店虽然在美食一条街上,但并不在主干道上,而是在一个小巷子里。

美食一条街上百号商户,吃得喝得那是应有尽有。一般人经过这里,都会被主干道上的五光十色的美食给吸引。会进田军店的人大多是找着来的熟客,或者是带着朋友来的熟客,偶尔才有“误入”的新面孔。

至于田军为什么要把店开在这种地方……要不是这里位置够偏,当初田军也买不下这么个店面来。

田军三个月前贴了张“家中有急事”的纸条在店门上就再也没开过门,熟客刚开始的一个月还会时不时过来看看,现在除了老杨师傅这种执拗的熟客,其他人都不会再往这边走了。

这会儿田军的店重新开张的事还没在熟客间传开,田军店里真是惨淡至极。最多的时候一天也就十个客人。

幸好这些客人来过一次,就会来第二次。

田军觉得这一定是托了女儿的福。

之前女儿向田军提出要在店里提供温热的擦手毛巾的时候田军还不太能理解女儿的想法。他这个当爹的只是纯粹出于疼女儿、不想让女儿失望的心情而答应女儿多买一个塑料大桶和五十条便宜白毛巾回来。

谁想就是这么一个消毒机里拿出温热的毛巾、将这毛巾拿给客人擦手的小小动作,总能让客人们的眉头舒展开来。到了第二天,昨天来过的客人又上门了。

用来消毒毛巾的消毒机和用来清洗毛巾的洗衣机是店里原本就有的东西。消毒机以前是拿来来消毒公用餐具的,只是这台二手消毒机太大,而田军的店小,公用餐具只用下层的就完全足够,上层经常空着。

洗衣机也是田军和王凤娟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这台洗衣机平时专门拿来洗店里的桌布窗帘,现在又多了一个作用就是拿来洗擦手毛巾。

洗毛巾不需要多长时间。往往田军打扫完厨余垃圾,洗衣机也就把毛巾洗好了。

抱着女儿方便女儿把毛巾挂到晒衣绳上晾好,田军又检查了一遍煤气水电还有窗户,这才放心地带着叶棠从后门出来。

“等一等!”

父女两个大手牵小手,说着话准备回家。不想一位不速之客突然从暗处冲了出来,一下子拦在了田军的面前。,,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