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忆苦思甜(1 / 2)

加入书签

一群大汗淋漓的少年着急忙慌的在宿舍楼下的洗漱台洗了手,顺便抹了抹脸上、脖子上的汗液,终于踩着上课铃声排长队冲进了教室。

老黄跟在后面站到了讲台上。

实际上高一的班会课,除非有重要事情安排,一般老黄会让学生自习。到了高二以后,班会课就可能是数学课、英语课或者语文课等。

教室里突然闯进一群身上冒着热气的男生,桌椅挪动、喝水、翻书的声音不断响起,似乎三月初的空气都变得燥热而嘈杂。

“赶紧安静下来,这节课自习。”板刷在讲桌上用力敲了两下。老黄有一口大龅牙,笑起来会显得毫无威严,因此平常总是不苟言笑。

陈真坐在座位上确实感觉全身难受。刚才打球太热脱了校服外套,只穿着秋衣打了差不多半小时,这会儿浑身黏糊糊的。三月初的天气,汗水风干后身体感觉有点凉。

于是陈真把放在膝盖上的校服穿上,哪怕会沾上汗水弄脏。

陈真可乐早喝完了,有点渴。看了看,自己桌上连个水杯都没有。开始两节课光顾着想事情,一滴水没喝,也没注意到。只好拿出不锈钢饭盆,到后门外走廊接了半碗水回来。

自习课去后门接水是被允许的,如果是正经上课,那是万万不行。

陈真高中时期,学校会给每个班级发一个带盖子的不锈钢大桶,桶边有两只竖立的把手。

饮用水需要凭红红绿绿的水票到篮球场东北面的开水房去打水,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开水房离教学楼大约500米,满满一桶水可能有70来斤,所以必须两个同学一组负责每天的打水工作。

由于是开水,把手也会变得非常烫,每个班级都会找一根扁平木头穿过两只把手。负责打水的同学分别抬着木头两端,日出、日落,年复一日穿梭在校园。这会儿的老师们也是喝的开水,不像是多年以后,桶装水在很多学校司空见惯,学生们再也见不到两个和尚挑水喝的景观。

打水的小组成员默认是同桌,可以自行调换,但是不能影响打水。否则别说等老师来批评,班里的同学就不会放过你。也不分男生女生,两个男生也好,两个女生也好,谁都不娇气。顶多对于班里明显身体很弱的同学,老师会安排班委帮扶。

除了打扫班级卫生,打水属于当时非常重要的一项班务。水桶的固定位置是在班级的后门外走廊边,每次打水的同学回来,走廊上总会排着一群拿着各式容器的同学在等待,如同嗷嗷待哺的小鸟等他爹回来……

这个比喻是曾经班里一位特别瘦小的奇男子说的,叫张佟。个子大约只有156cm,小胳膊小腿的,估计不到80斤,所以人送绰号“造粪机”。他人小力弱,又有自尊心,不愿意由别人代劳,每次抬水都要发点怨言,占点口头便宜。

造粪机这人虽然吃了白吃,只造出一堆粪,如同一台产粪的机器。但他智商特别高,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十。陈真自认为自己算是比较聪明的,和张佟下过象棋,结果自然是自取其辱,感觉这小子思维特别快,走一步看五步不算吹牛。

在高一二班,造粪机是学委,高二分班后去了重点班理科6班。没错,那个年代流行什么实验班、火箭班、重点班之类,反正成绩好的学生往里面塞就是了。陈真那一届高二分班后,文科5个班,理科10个班。只有理科有重点班,文科不设重点班。

学生大部分是穷人家的孩子,都听说大学的理科专业好找工作,所以选理科的人特别多。

陈真盯着周围同学的桌面看了会儿,果然发现有几个男同学桌上有变形的塑料矿泉水瓶或者可乐瓶,瓶身上早就光秃秃一片。这些被开水烫变形的塑料瓶子,就是他们的饮用水杯,变形得厉害实在不能用了或者有了新的瓶子,就换一个。

这些吊毛要说家里穷呢,也确实有特别穷的,但是可乐都喝得起,买个水杯哪有什么难度。这批人,基本都是省钱上缴网吧的主力军……要说陈真为啥关注这个,他当年也是其中一员。

居然也没有被毒死。

陈真不知道有什么作业要写,也没兴趣学习,毕竟到明天下午,得到随便一个[高中知识精通]就能逍遥自在。唔,还得找个人来抄下作业,最好能帮自己做好。要不,花点钱收买一个?

陈真目光看着吕洁背影,这姑娘是班级第2名,完全够格。不过这姑娘一看就不缺钱,肯定不会帮自己做。

转头看了下同桌何翔,班级第10名,其实也够用,唔,晚上问问这货。男生嘛,哪有不缺钱的,除了几个乖孩子,不出去上网的男生太少了。

连这时候的女生都爱去上网。印象中女生上网有的是去聊天,有的看电影听音乐。

还有的玩劲舞团,键盘敲得邦邦响,在网吧看到空格键坏掉的键盘,不要惊讶,都是劲舞团玩家造的孽。

由于有老黄坐镇,也没人敢聊天打屁,都在认真或者装作认真的埋头苦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