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宁湖等了好些天,家里没半点风吹草动。

反倒是这一日,欧氏派人来通知她们,欧氏一族的姑娘们要办个茶会,她正好要回娘家,问李家姐妹们要不要和她一起去参与。

李宁湖一听就拒绝了,这阵子她从婢女和婆子嘴里侧面打听了一下,欧氏是大族,族中婆子婢女们听得主人们三言两语,自也比民间百姓更了解世情。

当朝名为慧朝,国姓袁。慧朝建国时破除了许多前朝的腐朽制度,社会风气一时极为开放,然而世家大族经过严冬,在新朝又绵延复苏,便是换了朝代,有底蕴的他们科考起来相对也是easy模式,朝中的族人、姻亲、故旧又渐渐织起网来。

欧氏一族便是属于这样的世家大族之一,这样的世族骨子里是瞧不起李高惟这样根基浅薄的寒门学子的,李高惟的下一代一旦没有念书天分,李家立刻又会被打落尘埃。

世家的女子也都极为高傲,可以想见的会瞧不起李家这群姑娘。何况李宁湖姐妹又黑又瘦的,不是送去给这群世家女子嘲笑吗李宁湖决定半年内都不上欧家走亲戚。

李宁湖一拒绝,欧氏并没有强求,原本她也就是顺便一问,这次主要是为了把李雪梅带回去给王氏瞧瞧,在茶会上也露个脸,给那些夫人们留下个印象,虽然不能嫁入高门,但谁家没有几个亲戚又或是亲戚的亲戚。

李宁湖拒绝了,想了想,跑去跟李静溪说“大姐,我看三婶是为着给小姑说亲呢,小姑好歹还捂白了,咱们就别跟着去了,免得被人笑话。”

李静溪把她一推“别杵这挡路,我得把明儿要穿的衣裙找好。明儿我得收多少见面礼啊别人能咋笑我,看我不啐死她你犯蠢,可别拉上我”

李宁湖无言以对,这个重点很清奇啊,得,算她白说了。

第二天一早李雪梅和李静溪打扮了一早晨,跟着欧氏坐车往欧家去了。

李宁湖也准备出门逛逛,特别去跟李老太报备一声。

普通人家的女子并没有不能出门的规矩,只是不许一男一女私会。而“上巳节”、“上元节”这两个节日,更是允许男女同游,互表情意,可以说是相当奔放了。

而李家原先在乡下,女子更是要下地劳作,李老太压根没有不许出门的概念,她只是疑惑“你出门去做什么别迷了路,被拍花子的给拍走了。”

李宁湖道“奶,我问清楚了,咱们家是在柳叶巷,从巷子出去就是南和街,我带着三郎四郎,还让麦穗、方婆子跟着,就在南和街上逛逛,不去其他地方。”

李老太听着她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时竟觉得她将自己看得太要紧了,没好气的答应了“赶不上饭,可没人给你们留”

一群人闹哄哄的出了家门,三郎、四郎高兴坏了,炮弹一样往前冲,李宁湖连忙一手一个拉住了“答应我的都忘了这是天子脚下,到处是贵人,冲撞了别人我可救不了”

俩兄弟这才靠在她身边,一起往外走,两双眼睛骨碌碌的使劲到处看。

运京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月前进运京的时候,被这里的繁华吓了一大跳,但因为人生地不熟,一直被拘在家里,三叔说等有了空领他们出来游玩,但始终有应酬不得空。他们自己也确实对这座庞大繁华的城市心有怯意。

拐出小巷,进入到南和街时,便有一股声浪迎面而来,姐弟三人同时激动而好奇。

南和街上的人确实很多,但与现代的人口密度还是不能比的。李宁湖见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大多衣着整洁华丽,不由奇怪,问跟着的方婆子“运京难道如此富裕,一个贫寒之人都没有”

方婆子答道“东华街至东乐街等四条街道住的是世家权贵,南宣街至南和街四条街道住的多为官员、大商贾,西边住的都是普通人家,北边就杂了。”

李宁湖这才明白,自家住的这片大约都是中产阶级了。

三姐弟慢吞吞的逛着,眼睛都不够用。李宁湖眼前一亮,突然发现了一家酒坊,门口摆着一个巨大的酒瓮,间或有人进出,二楼还有人凭栏对饮。

李宁湖问方婆子“这酒坊的酒可给外带”

方婆子答道“自是可以。”

李宁湖就道“奶喜好饮些酒,我给她买些回去。”

方婆子忙拦着“家里就有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