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 / 2)

加入书签

照李老太的看法,这家贫的就不如有田庄的,百多亩地,天老爷,怕是望不到边李雪梅要是嫁过去,生个儿子,交给他三舅领着读书,读得出来读不出来,这一世都不亏。

这家贫的说是有才,有才就一定能考出来了李老太觉得这得看命。就她家三儿,以前有个同窗,一说就是如何如何有才,完了一考不中,再考不中,现在不知道在哪疙瘩发疯呢。

老李家八辈子受苦,她私底下琢磨过,老天爹总得补偿补偿吧,所以就补偿到李高惟身上了,这就是命

再说了,夫妻不比父母兄妹这样的血亲,你陪他苦哈哈熬,升官发达后糟糠下堂的戏文真没少听。

李老太想了想“老三家的,你把这家里百多亩地的人家问仔细,这婆婆是不是个磋磨人的,家里几兄弟,这孩子是个啥性子,都得问问。”

欧氏忙道“早问清楚了,这家姓崔。不单家里百多亩地,在城北还有套两进宅子并两间铺子。说来这些算不得什么,咱们家是官身,这点身家且看不到眼里去。实在是我小婶说这崔家人口简单好相处,父亲能干公允,母亲慈和。他是长子,下头还有一个妹妹,兄妹之间也处得好。再加上他生得一表人才,从无劣迹。我小婶娘听说我要给小姑子说亲,便把他家拎出来了,说若是只图日子过得舒心,崔家倒是不错。”

李老太听得越发满意了“那行,那咱们就见见。”

欧氏得了这句话,想了想道“城郊有片桂花林,原本是前朝一夫人喜好桂花,特地种的。后头宅院破败荒废,只这片桂花林留了下来。生根发芽,林子越变越大,后头又有许多书生为它写诗抒意,倒是无人再去动它了。如今想是开花了,年年不少太太姑娘们去疏散心情,顺便采桂花做香囊,我们两家不如就约在桂花林游玩相见”

李老太觉着可行,欧氏就准备明儿去递话,定个时日。

李宁湖却是吃完饭就摸去了大厨房,找着了府里最擅长做白案的厨娘梁妈妈。

“梁妈妈,咱们家是不是要做月饼了”

梁妈妈见是她问来,便道“还得七八日才开始做,不过府上已经在采买做月饼的物什了。”

李宁湖便打听“都准备做些什么馅的月饼”

“自是油酥皮果仁馅月饼,里头放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拌猪油,非但不甜腻,且香松柔腻,如今运京就时兴这个。云腿馅、梅干菜馅也算新出的,老式油酥馅、枣泥、豆沙也做一些,备不住有人爱吃。”

“梁妈妈,若是不耽搁府里的事儿,你能不能接个私活儿”

梁妈妈顿住,盯着李宁湖看。她其实挺闲,手底下带了三个徒弟,平常活计都交给他们去做,只欧氏想吃什么点心,她才会亲自动手。

李宁湖道“做五百个月饼,材料和模子都归我出,一两银子的工钱怎么样”

别看梁妈妈如今活少安逸,还有三个徒弟伺候,实则她的月钱只有三两银子一个月。在外头她这样手艺好的厨娘,怕得五两银子往上才能雇得到。这倒不是欧氏小气,只是府里下人和外头雇人是不一样的,府里下人衣食住行主家全包圆了,再者身契在手,就是不给月银也得干活不是。因此梁妈妈听到这一两银子就极为心动了,只要调好料,模子一压,炕熟就是了,若是领着三个徒弟,两天功夫就做完了。若要寻些零碎时间做,也不过费日。

梁妈妈想了一阵,觉得就是自家夫人知道也没什么,做点活罢了,又没贪墨东西,难不成二姑娘让帮忙还不搭理她

“成,这活奴婢接了。”

李宁湖办好这事,心里松口气,要这也让她领着柳婆子和窦玄章来做,不如累死算了。

转眼过了三日,月饼模子做了回来,李宁湖也买了材料,让三郎四郎两兄弟假托是给姐姐买的玩意儿,命孙福来和刘喜见两个长随分两天给用筐子挑进了府。

梁妈妈做白案,是有单独一间灶房的,不跟其他人烟薰火燎各种菜味混在一处,这也方便她给李宁湖做私活。

真到做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位姑娘要做的馅极为不同,听听,什么莲蓉蛋黄月饼、绿茶月饼、苹果月饼、香橙月饼、玫瑰月饼、梅子月饼、酒酿葡萄干月饼,一共八种,光做这馅就让梁妈妈头大。

好在梁妈妈多年白案不是白做的,李宁湖在一边指点,她听着就能做个不离十,她也不嫌烦,作为一个厨娘,独门绝活是越多越好。

当下领着三个徒弟是做得热火朝天,由于馅料多种而复杂,倒比预想的多花了些时间。

做出来五百个月饼,李宁湖在家留了五十个,拿去孝敬长辈。

月饼盒子也已经做好了,像一轮月亮的大圆扁盒,木头用得不好,但外头刷了黑漆绘着鲜艳精致的图案,内里铺着红色的樟绒,看起来就很高大上了。

几人在醉庐里一起包装,一盒里只放一瓶酒,四个用油纸包着的月饼,想吃完所有品种的果酒和月饼还得买两盒。

李宁湖通共只订了一百个盒子,包装完毕,还余下五十个月饼,就在铺子里留着试吃。

当天醉庐门口就摆出来一张蒙着红布的桌台,上头成塔形摆着些黑色圆漆盒,塔尖上的漆盒盖掀开立起,露出里边精美的酒瓶和月饼,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边写着“中秋礼盒”四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