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 2)

加入书签

131七流

数学院的院长吴志天身形微胖,是个看上去和和气气的佛系老人,但年轻时却是不折不扣的斗战胜佛,从他远高于普通人的身高就可见一斑。

今天中科院旗下的数学与科学研究院,有个学术讨论会,。身为研究所的特聘院士之一,吴志天自然义不容辞地去了。

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吴志天碰到了清大的数院院长周慎行老先生。

周老先生出身不好,从小就瘦,老来更是瘦得像是个排骨精,唯独一双眼睛还晶晶亮。

吴志天一到,周慎行就凑过来,和他打了个招呼。

“吴老,好久不见。”

吴志天回答“上月才见过,倒也不算很久。”

清光大学与燕京大学,在学术上倒也不能说完全对立,只是两所大学校门就面对面,总免不了攀比,阴阳怪气的话一多,火药味也就上来了。

不过,吴志天虽然其实和周慎行不亲,但私交不错,要不然上次乔御开学术报告会,周慎行也不会冒着被燕大人刺杀的风险,来给乔御镇场子了。

周慎行摇头晃脑道“老吴啊,我早说过,你们燕大不要的乔御,可以交给清大。现在转学籍虽然难,但是也不是不可以运作一下嘛”

吴志天皱眉道“什么叫我们燕大不要的乔御,我们燕大对乔御好着呢,轮不到你来操心。”

周慎行哂笑“那看来你是还不知道咯。”

“知道什么”

“科学院学部工作委员会主任,沈从斌,知道不”周慎行压低了声音。

吴志天也不免小声回答“知道,怎么了”

“我老师,是他父亲。当初他被拉去牛棚改造,我寄了好多钱去买药。这孩子跟我亲,把事情跟我说了。我估计他是想直接跟你说,但是要避嫌。”周慎行抿了口茶水,手一抖,大扇子就哗啦开了,“两天前,学部委员会投票,把乔御申请万人计划的那个档案给否决了。”

吴志天表情当场就变了。

“你们生科院的那个李东伟,是不是和乔御有仇因为乔御学历不合规矩,在场的人为要不要通过争执不下。李东伟说乔御家有钱,不需要国家补贴,后来投票的时候,也投了反对票。5:6,就差一票。你们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啊。”

吴志天怒了,当即一拍桌子“简直有毛病,那这么说还选什么直接看哪位博士生比较穷,直接发名额不就好了”

说完,吴志天就撸起袖子站了起来“妈的,你大爷我今天要去找李东伟那王八犊子算账,告诉他什么是江湖规矩”

他还没迈出几步,就被周慎行拉住了。

“怪不得你在燕京系学派里名声这么烂你搞数学的啊,能不能动一下脑子。”

周慎行恨铁不成钢“先说说,你有什么理由找李东伟他说话难听,但是做事符合规矩,你找他才是不合规矩,以权谋私。”

“更何况你这次撕赢了,接下来怎么办拉他去重新投票万一又不通过,你要再来一次这不就是无理取闹了吗”周慎行把茶杯塞进了他的手里,“先消消火。”

学阀之间的战斗是格外残酷的,尤其是在华国这种需要熬资历的体系里。

有的人年纪大了不愿退,下面的人就有意见。等干倒了上面的人自己上位,屠龙的少年就成了龙。

学术水平高的,官职不一定大。

在这条路上,以世俗成功的角度去定义,走得最远的,除了最顶尖的那批科学家,往往是有点水平,又会处理内外关系的人。

学术圈纯粹,你水平高就服你。怎么看水平高低看你有什么奖,发过什么论文。

学术圈又不纯粹,得什么奖,发什么论文,看起来公平,实际上很多都是可以操作的。

像是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甚至都没评上院士。

但也不用太消极,有些光芒是权力的手压不住的。

吴志天一口闷了茶,问“难道我就要干看着我咽不下这口气啊。”

周慎行道“审核要明年2月才批下来,不用着急,慢慢来。而且,这事你找同级的没用,你啊,得往上找。”

“最好呢,也不要你主动提出来。要让上面自己发话。要不然,这人情一欠,就麻烦大了。”

吴志天若有所思地点头。

周慎行见把人劝住了,这才放下心来“不过,李东伟这事,你也不用憋着。多替他在你们燕大内部宣传一下,我看他一张老脸要往哪儿搁谁不知道他的花花肠子”

吴志天恶狠狠道“那自然不会让他好过的。谁还不是个院士了我当初评院士为了啥,是为了舔那群老东西的脸的吗不就是为了现在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乔御通过吴院长成了是最早知道这件事的一批人之一。

毕竟当初吴院长和他说的时候志得意满,颇有邀功的感觉,没想到却在审核的关头给卡住了。

吴院长怕这事儿最后没办下来,乔御心里拧巴。

乔御平静地听完了整个过程,反过来安慰他“院长,没关系的。我现在的确太年轻,还需要熬资历。等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出国镀层金回来,到时候应该就好了。”

一听到出国,吴院长的心就“咯噔”了一下。

出国好吗,当然好。

国内,清北再怎么厉害,也改变不了如今欧美一代在科研体系上的霸权。

但问题是,很多人一出国,他就回不来了啊。

像李初杰这种傻了吧唧的,有一个都是赚到了。

吴志天可不敢保证乔御也这样。

吴志天当即道“你放宽心,一个万人计划不算什么,我们国内有好几个数学奖项,我帮你运作一下。无论如何,一个孪生素数猜想,得奖是够了的。”

一出办公室,乔御的嘴角边挂着的笑就收起来了。

他的确不在意这个什么“万人计划”的名单,但是自己不要,和别人不给,感觉可是很不一样的。

他沉声道“系统,把李东伟最近的研究方向发给我。”

系统心神一动“你要进行科研竞争”

科研竞争是学术圈内非常常见的行为。

知识的海洋广袤而没有边界,大部分人都是各搞各的。

但如果两名科学家,刚好踏足同一个研究领域,那就不得不比谁研究的速度快一点了。

科学家想要在科研竞争中胜出,需要不停地发表论文,需要申请更多的资金,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

没有退路,赢的人鲜花簇拥,输的人一蹶不振人们对失败者并没有那么多宽容。

不是所有投资人都愿意烧钱,让他们东山再起。

那不叫投资人,那叫活菩萨。

世界上最著名的科研竞争,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医药行业的寡头企业和多个国家之间的竞争。

这直接促使原定30年完成的基因组计划,缩短到了10年完成。

若非这该死的竞争,张开伟教授也不至于早早失业。

乔御道“试试。”

系统顿时肃然起敬“你比我想象中更加猛男。”

这是一国院士,哪怕再怎么水货,也不会菜到哪儿去。

如果把本科生比作刚刚踏入科研界的“倔强青铜”,院士这个级别的人物,段位已经是“荣耀王者”。

“倔强青铜”向各个机构、各个集团要钱,说自己要搞科研,无人理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