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 / 2)

加入书签

173

饶是乔御见惯了大风大浪,但是此时心跳也未免开始加速。

他的脸上保持了微笑“霍尔曼教授,您的意思是”

霍尔曼用叉子卷起了意大利面“我觉得我的实验室很好,只要实验最终成功,很可能拿诺贝尔奖。”

当然,在冷泉港研究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单从课题来讲,只要成功,大概率都能拿诺贝尔奖。

有些课题因为太朝前,实验室负责人都换了三代了,还没研究出来。换别的大学早就放弃了,也就这里还能乐此不疲,试图开拓新的边界。

乔御“”

不知道为什么,他莫名有些失落。

系统宽慰他说“宿主,您放心。再等十年,诺贝尔奖肯定是你的。”

因为乔御的成果,数以百万计的血液病患者从此看见了希望。

放古代,这是要被立生祠的。

主要是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免得出现像额前叶切除术那种尴尬的事情。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被发明了,不也等到了2015年才获得诺奖。

乔御很快收拾好了情绪“请问您现在从事什么领域的研究呢”

“你知道的,我是神经科学家,我们实验室的课题是人类大脑是如何构建空间地图,并且自主导航的”

一提到自己的研究领域,霍尔曼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

他在来到冷泉港之前,曾是世界记忆生物学研究中心第一任负责人。

“这项成果有助于人工智能神经拟态,我们实验室收到英特尔公司的赞助。如果能攻破这一课题,未来也许能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超级算法”

乔御沉默了片刻“教授,这个和我专业好像有些不对口。”

“什么对不对口的,”霍尔曼大力拍打起乔御的肩膀,语气充满蛊惑,“反正实验室,就那么一回事。你才学生物多久现在改研究方向还来得及,实验室需要你”

如今,整个冷泉港一共11个研究所。

每个研究所名下,又有两到五个实验室。

320个科研员,平摊到每个实验室,都凑不够十个人头。

因此,每一个新人都显得弥足珍贵。

唯一遗憾的是,来学习的人并非加入冷泉港,大家也就凑活着用两年。

“霍尔曼你个工贼”

就在霍尔曼单方面和乔御交谈甚欢的时候,一道凄厉的喊声从背后传来。

马丁手持饭卡,睚眦欲裂“不是说好了三天后才能动手吗你怎么不守规矩”

马丁埃文斯。英国人。

2007年因在哺乳动物dna重组领域的惊人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可以说,他的发现为现在的“基因靶向”技术奠定了基础。

乔御的教科书上有他的名字,而且出现过不止一次。

甚至,他去生博士那里上课,讲到基因生物的发展史时,也不曾绕开这个名字。

霍尔曼把白色的餐巾纸插在了叉子上,然后缓缓举起“冤枉啊。我是那种人吗我和乔,只是刚好在餐厅里遇见,然后随便聊了一会。”

“随便聊一会会聊到神经形态计算与摩尔定律终结你当我平时不看科学吗”马丁教授不禁横眉怒目。

乔御不得不站起来,表示自己的尊敬“您好,埃文斯爵士。在研究干细胞领域时,我曾有幸拜读过您的论文”

在获得诺奖后,马丁埃文斯获得了英国女皇的授勋。

“好小子。”马丁反手拍了拍他的手背,“我也读过你的论文。今年我的提名名单里,填的你的名字。”

乔御受宠若惊“非常感谢您。”

马丁扫了霍尔曼一眼,冷哼了一声“我没有霍尔曼那么无耻。我的实验室如今偏向于基础生物理论研究。研究方向是端粒蛋白质组。由于保密协议的原因,我不能详细阐述我的实验方向。但我保证,来我们基因遗传实验室,你不会后悔。”

霍夫曼小声地在一边哔哔“马丁07年得的诺奖,现在都15年了我是13年的”

诺奖一向是生物领域各研究所的风向标。

而且,除了计算机外,可能没有任何一项基础学科,会像生物这样更新换代的如此之快。

有时候,有可能只是一个仪器跟不上,就从热门领域变成了过气研究。

马丁教授出离地愤怒了“那你怎么不说你那一届有三个得奖的,我是07年唯一那个”

霍尔曼“英国人,别那么粗鲁,你假发掉了。”

乔御端着米线碗,远离争吵中心。

他小声问系统“这种时候,我是不是该说一声你们不要再为我吵架了”

系统“没关系,根据系统计算,哪怕没有你。他们相遇后吵架的概率也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