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 90 章(1 / 2)

加入书签

被晒好的虾皮,被金木匠给放置在了灶台上。

金素一进走进灶房,便看到了那被放在灶台上的竹簸箕。

而簸箕里摊开来的,便是那白色的虾皮。

金素上前摸了两把,对虾皮有没有晒干,她摸一下,便能感觉得出来。

那虾皮入手后,触之干燥,却并不算太硬,正是晾晒完后,又及时收回来的样子。

金素之前还担心过,这虾皮会不会被自家阿父晒得太硬?到时候,炒制起来会比较麻烦。

但她没想到的是,阿父收回这些虾皮,所挑选的时机竟如此之好,这倒是让她省去了很多麻烦。

既然已经晾晒好,金素这边儿便打算先将其处理了,再谈其它。

这可是自己打算拿来做味精的,可不能耽搁了。

她手上的动作极快,只一会儿的功夫,便将簸箕中的虾皮,全部给收拢好,倒在了放置在灶台上的木质小案板上。

紧接着,她才拿来了菜刀,先对着这些虾皮,轻拍了几下,意图把虾皮拍的更松软些。

这拍的力度一定要控制好,宁愿力度小一点儿,多拍几次,也千万不要使太大的劲儿。

毕竟,金素心中非常清楚,若是力度太大的话,那些本就很轻的虾皮,很可能会被直接拍飞,到处飞溅……

拍散以后,她才开始拿刀切起来,这一次金素选择的刀法,基本上都是紧贴着虾皮来切。

这切的时候,须得又密又快,不能留下太大的虾皮粒儿,那就不妥了。

而对于这么一个要求,想要一次性达到目标,必然是不可能的。

等金素把这些虾皮全部切的,都只比盐粒大几分以后,她才停了手,开始去准备锅和盐巴了。

这一次她用的,依然是那个小型的陶锅。

其实,用陶板儿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相比较陶锅,陶板儿的受热速度更快,更考验控制力。

金素这还是第一次,尝试用虾皮和盐巴来做味精,深恐自己控制不好火力大小,最后糊了锅。

所以说,她选的便是更稳妥几分的陶锅,免得中途忙中出错。

陶锅早已经被金素洗刷干净,金素点着了灶火以后,就开始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

等陶锅的水分蒸干了以后,她忙伸手用小刷子,在锅底刷上了一层底油。

这也是她为了保险,才做出来的,实际上,她之前听来的步骤,并不需要刷油,慢慢焙炒便是了。

但她这毕竟是第一回,打多几层保险后,这成功的概率,不就跟大了几分么?

油热的很快,等金素闻到油的香气后,她便把那些干虾皮,倒了进去,开始用木铲翻炒起来。

其实,即使有热油的存在,金素在倒入虾皮后,也并没有见到像平时炒菜那样,发出响声和青烟什么的,一切都很是安静。

不过,这本就是金素所期望的样子。

毕竟,她加入那些油,只是为了润一下锅底,免得糊锅,而不是为了得到一盘炒虾皮……

等金素翻炒了十几遍儿虾皮后,她便隐隐开始闻到,锅底散发出来的鲜味儿,金素这才快速地把和虾皮等量的盐巴,倒入了锅中。

然后,她继续用木铲大力地翻炒,一直到那些盐巴彻底地,和虾皮混合到一起为止,她这才迅速地将灶中的柴火撤走,灭了火。

之后,她也就只是凭借着灶中和锅里的余温,好让虾皮和盐巴混合地更充分。

在放置了半刻钟后,金素自觉一切都已差不多,她才急忙忙将那些炒好的虾皮和盐巴倒了出来。

又用提前收拾出来的小竹杯,装好了这些“特制味精”,小心翼翼地将其封存好。

即使,眼下金素她还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把“味精”做成功了,可是这小心的态度,却是一刻都不能少的。

现代关于味精,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很多谣言上都说它是化工制品,而鼓动人们抛弃味精……

但其实,味精也是由粮食制作而成,它似乎是经某种菌发酵以后,形成的谷氨酸钠。

而谷氨酸钠,本身就具有提鲜的功效,这才让味精成为了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选择,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只是,对于发酵这一件事儿来说,有的步骤简单易学——

比如说腌酸菜,只要按照常规的步骤来,也不需要太多工具,就能自己完成。

有的稍微复杂了些,流程会繁多一些——

比如说发酵米醋和酱油,一不小心,混入杂菌的话,就可能

导致所有的心血全部白费。

金素觉得,自己只要足够小心,也不是完不成。

但有的发酵物,那完成是属于现代工厂流程的,普通人在家中,是根本就做不来的——

比如说刚刚金素提到的味精,她从哪里才能获得能分泌谷氨酸酶的菌类?又怎么才能得到特质的发酵罐?

没有这两样的话,想生产味精?那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好在,虾皮的鲜度也很是不错,倒是能让金素讨个巧儿……

在灶房中做好了“味精”以后,眼看着天色将晚,又到了做夕食的时候,金素便没有出灶房,而是开始在里面,再度忙活起来。

既然,她把“味精”制造出来了,待会儿倒是可以试一试它的效果。

只是,自己该做什么饭菜来试呢?金素一时间,陷入了选择困难之中……

不过,在心中对比了几次,又思及今日她在许三娘子家里,和对方提到过的韭菜炒鸡蛋,金素心中也开始逐渐明朗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