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皇帝和世家子(二)(1 / 2)

加入书签

妻子照顾不周,害他痛失长女。

韩嘉琦对卫云萱的态度,从原本的冷淡,直接变成了厌恶。

从此后,再也不踏进她的院子一步,两人除了名义上的一纸婚姻,连陌生人都不如。

当然,最后韩嘉琦也没心情再管那个新纳的妾侍,身边没留下任何人,这一点倒是终如卫云萱所愿。

只是这代价,不管对卫云萱,还是韩家来说,都太大了。

两年之后,韩嘉琦在官场上,继续平步青云,并且在太后的手谕下,重新得娶了一温柔和顺的平妻。

卫云萱得知此事,万分不甘,想找他算账,却连韩嘉琦的面都见不上。

气怒之下,下定决心要让韩家受到教训,于是,在韩嘉琦大婚那天,她直接放火烧韩府。

因为发现得及时,没烧死宾客,只有几个救火的下人受了伤。

而她自己,则在韩嘉琦前来秋后算账之时,直接投湖自尽了。

卫云萱这样造作,且害人害己的一生,便到此结束。

然而,她却又奇迹重生了,重生到了十四岁那年,一次贪玩落水之中,前世在水中死去,今世又在水中重生。

……

啧,陆秉行皱眉,果然世界上的聪明人,只有他一个,而蠢货,却每一个都能蠢出不同花样?

又蠢又毒,害人害己。

孙友全手上拿着浮尘,微眯双眼,看着大殿台阶下方,那棵高大的紫玉兰发呆。

陛下往日瞧着很禁欲的人,自登基以来,下面不知送上来多少美人,都没能让他看上一眼,却原来只是一直在忍着。

今日,这怕是头一回,这都多久了?

还好他们没前朝的那些乱七八糟规矩,不然他孙公公早不知该站寝殿门口,喊多少次“时辰到了”,陛下估计得给他喊得兴致全无。

“进来。”

殿内传来一声清亮的高喊。

孙友全浑身一激灵,赶紧抬手一招,三四个太监宫娥,瞬间齐刷刷站在他身后,跟着朝寝殿内迈步而去。

陆秉行正赤着上身靠坐在床头,之前的衣服脏了,他才不穿。

“陛下,瞧着心情不错的样子?”

孙友全脚步飞快,避过地上的衣物,走到慕容辰面前。

慕容辰是天

才这一世的名讳,东凌国的现任皇帝,年号永元。

后面的小太监,已先一步上前点亮了宫灯,其他宫女们则取了一件干净的寝衣,过来服侍他换上。

陆秉行起身下床,张开双手,任由宫娥们服侍,又朝孙友全点点头,“今天的美人,朕很心悦,舒家进献有功。”

孙友全眯着眼,老脸笑成了一朵皱巴巴的菊花,“能让陛下高兴,也算是舒家女的福分。”

寝衣穿好之后,陆秉行又走回床边,直接将睡美人抱到了怀里。

“朕要沐浴更衣。”

孙友全忙应道,“已经备下了。”

然后,匆匆忙忙在前面带路。

孙友全抽一口气,陛下看来真的很中意这个舒氏女,居然还亲自抱她去龙泉池洗浴。

进入浴池之后,陆秉行便把人都打发了。

不然,媳妇儿是个男人的事情,就要曝光了。

他低头,捏了捏怀里媳妇白嫩嫩的小脸,立刻出现一道红痕指印,舒承希蹙着眉头,难耐地哼哼了一声,又抬手轻轻拍他的龙爪。

陆秉行心虚,赶紧收回手,小媳妇这么可怜兮兮的样子,还是别为难他了。

沐浴完后,舒承希的一身衣服,还是堂堂陛下伺候着穿好的。

孙友全看陛下,又抱着衣着整齐的舒氏女回到寝殿,忍不住再次感叹,陛下果然真的很看重她。

这却不知,好是不好?

这会,寝殿已经被宫娥们收拾的干干净净,床榻上的寝被重新换了一套,陆秉行将宝贝媳妇重新放回去,还顺便拉下了明黄色的帷帐。

“现在什么时辰了?”

孙友全立刻答道,“刚过亥时呢,陛下可要用些膳食?”

陆秉行点头,“嗯,送些好克化的来。”

原身晚上没吃两口,就中了药,他穿越来之后,又做了几场持续运动,确实急需补充能量。

孙友全马上就吩咐下去了。

然,直到陆秉行用完了饭,舒承希还是睡得跟小猪一样,完全没有醒转过来的迹象。

天才皱眉,这一世的媳妇,身体素质真差,以后要拉着他和自己一起练功才行,不然,岂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上一世,他和林翕一起修道,直到五六十岁,依旧精神抖擞。

……

现在是春季,

每日卯正(即早晨六点)便要开始早朝。

作为皇帝,慕容辰还要提前半个时辰起床,即卯时初,此时天色尚黑,孙友全便带着宫人鱼贯而进。

梳洗完毕,陆秉行浅浅吃了几块点心垫肚子,便开始更衣。

层层叠叠的龙袍,做工极好,冠冕安置于头顶之上,十二束垂旒落下,视线顿时变得模糊,以此示天子之地位尊贵,目不视非,有所不见。

孙有全看着俊俏英武的陛下,总觉得今天的气势格外不同,就像一个真正的皇帝,甚至比世宗皇帝还要高贵。

啊呸,老糊涂了,陛下本来就是真正的皇帝,又说胡话了。

陆秉行走出殿门前,吩咐了一句,“舒美人醒来后,让他等朕一起用早膳。”

留守的宫娥们,行礼称是。

孙友全则微微皱眉,陛下真的对舒氏女宠信太过了,怕不是好事……

慕容辰的身影一出现在大殿,文武群臣便直接跪了下去,行礼声山呼海啸。

“微臣参加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参加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陆秉行在孙友全的牵引下,坐上了龙椅,朗声道,“众卿平身。”

待大家都打理好自己后,孙友全站在陛前,沉声道,“皇帝陛下旨意,众大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礼部的官员马上前来,躬请道,“启禀陛下,再过一月,就是春闱,各地学子已纷纷抵达京城,还望陛下早做决断,定下本届相关考官人选。”

春闱是大事。

陆秉行靠坐在龙椅上,眼皮轻抬,快速回道,“今年恰好也是朕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举盛事,嗯,本届主考官便由朕亲自来担任,其他几位副考,便由尔等和吏部拟定名额,内阁先做初步筛选,之后再呈交朕来最终决断。”

话音落下,周围官员脸色不一。

那礼部尚书方弘更是直接愣住了,说实话,他虽开口问得是君上意见,但也只是礼貌性的问一下,他根本没想过陛下会给出答案,毕竟本身他真正想问的人,乃是太后娘娘。

陛下自登基至今,已过半载,但对于朝政之事,却从未给出过任何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朝中不论大小事宜,每当他们要恭请圣断时。

陛下都只会说一句话

,“朕听母后的。”

哪里想到,今日陛下竟会有问必答,主动地下了决断,还直接表明,自己想当考官,这……

皇帝亲自做科举主考,对本届学子来说,当然是无上的荣耀。

但他们这位陛下,实在有些特殊,他自幼在冷宫长大,登基之后,方才开始学习治国之策,不管是学识或是见识,恐怕都比不上在座任何一人。

若真的做了考官,钦点两榜进士之时,难免有些让人不能信任。

方弘觉得自己此刻有些骑虎难下,哎,陛下何必为难非要他一个老家伙呢,想着,他的视线不自觉投向了龙椅后的那片珠帘。

“皇帝圣明,所言所想皆在点上,今科春闱是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确应多花几分心力,众卿务必恪尽职守,好好辅佐皇帝。”

珠帘后,传来一阵沉静威严的女声。

方弘赶紧呼出一口气,“陛下圣明决断,微臣遵旨。”

陆秉行心里不爽了。

一群蠢货,他所说得既然没问题,何必还固执地要再请太后意见,不知变通的废物东西。

接下来,大家又说了些乱七八糟的事。

这会儿,元宵刚过不久,京中很是热闹,出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谁家放烟花爆竹,烧了邻里的屋顶;再者今年的薪俸,户部晚了好几天才发,失职,大大的失职;还有,就是哪个部门今年的节礼年剩下太多,明年可以适当削减,然后,两个部的人,就直接当堂吵了起来。

吵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最后自然还是躬请圣断。

陆秉行挑眉,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真是不假。

他直接道,“今年这事就算过了,之后各部将所属人数交户部备案,户部年节之时,定额发下节礼,若当年有人致仕、病老,所在部门务必将多余部分送还户部。”

“是……”

那两个人悻悻地应了声,而后挪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只不过,他们面上完全没有事情解决的愉悦,反而整个人都变得很奇怪。

不仅他们,朝堂上所有官员的神色,都变得不太对劲,有喜悦、有不满、也有高高挂起看热闹。

刚开始陛下主动决断科举春闱之事,他们以为是陛下跟太后私下说好了的,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