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神医X知青(十四)(1 / 2)

加入书签

冯润洲和容宴一直在这边待到下午,中午享受了一把陆秉行的手艺,才不急不慢地赶了回去。

此后的一段时间,两人的生活一直悠闲而宁静,两位先生也会时不时过来做客。

陆秉行并不打算再回学校上课,秦文熙也不打算再回去了,因为他决定,把自家在琉璃厂的古玩店开起来。

这是传承了几代的祖业,不能就这么断在他这一代,而且,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些风雅之物。

秦文熙当初在京大上学的时候,主修东西方古典文学,对历史文化自有了解,加上打小跟爷爷的耳濡目染,对古玩也颇有涉猎。

当然,更重要的是,全天下最好的老师就在他身边,他是完全不需要再进入校园的了。

赵思清同志的全会全精,就是真的在每一领域,都几乎做到了极限,尤其在古玩文物上的品鉴造诣,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都不如他。

秦文熙有时候也难得感叹,明明大家都长得差不多,怎么就有人能一下会那么多东西。

陆秉行当然不会告诉他,这些东西他当皇帝的时候,真的都用过,他是从历史中直接走过来的。

话说回来,这个时候,真的非常适合做古玩生意。

国家刚刚经过动乱,古董文物什么的,稍微老一点的物件,都因为被看作是向往资本主义,而被避如弃履。

故而,中间有好几回,陆秉行都是从胡同口收破烂的大爷那里,淘来的好东西。

里面不乏孤版古籍、名家画作、紫檀摆件、南朝佛像等等……

其中,秦文熙对古画和杂项最情有独钟,陆天才则更爱瓷器和玉器。

准备妥当之后,在某天清晨,一阵轻巧的鞭炮声响后。

一家名为《雅玩阁》的文玩店,在琉璃厂重新打开了门,主营文房四宝,兼售卖古书古画等。

一切如雨滴落水,没有惊起任何波澜。

琉璃厂得名自元朝,因朝廷在此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后至清朝时,全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而带动了这边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设立。

等建国以后,读书人书写多用钢笔和墨水,文房四宝销量大不如前,这里

便自动转变成为了文玩一条街,是极为风雅之地。

……

……

这一日,春节刚过不久,本来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不知怎得,却又下起了雪,起床时,外面已经一片洁白。

雅玩阁的大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布帘子,以隔绝冷空气的进入。

柜台后隔着一张低矮的小桌子,上面摆着小小的炉子,炉子上烧着一壶清酒,炉子下面则煨着几颗红薯。

这是陆天才的宝贝媳妇儿,特意弄出来的。

为了应景那首著名的诗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引用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嗯,文艺青年。

这是秦文熙同志最喜欢的一首诗,他说好不容易等来了大雪,不矫情一把,岂不辜负良辰?

天才当然要宠着了,就这壶酒,还是去年下雪时,媳妇儿采集的梅花上雪水,又由他来亲手酿制的。

陆秉行抱着人坐在椅子上,摸着一个冬日过去,媳妇肚子上软软的肉,不自觉感叹,这一世虽然前面刚来时还挺坑,在那么个破破烂烂的乡下,但回京后的这段日子,倒真过得极为舒服自在。

雅玩阁传承几代,秦爷爷更曾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画大师,在京中多有故交好友,如今势态初定,众人见老铺重开,时不时便会来光顾一番,随手带些宣纸、墨块回去,算是最开始的收入来源。

接着,被那些人在圈内宣扬一通后,就来了更多的新客。

秦文熙得到自家爷爷的传承,在书画装裱和修复上颇为精通,在之前的动乱中,不少古籍古画损毁严重,那些心好书画之人,急于修复,亦是偷摸纷至沓来。

他们都这些人都是不缺钱的主,只要技术好就行,因此,秦文熙同志可是赚了个盆满钵。

陆天才倒是踏踏实实,吃了一段时间的软饭。

然而,这事被他爸妈知道后,用那种不堪的眼神,看了他许久。

之后,陆天才便开始痛定思痛,决定奋发向上。

雅玩阁的回头客,多是国画或者书法大家,对于他们而言,除了纸张,最重要的便是墨块和颜料的质量。

陆秉行几世活下来,脑中知晓不少珍贵古方,制作了些许出来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一顿猛烈销售之后,不过几日间,他挣的钱,反而比秦文熙做古籍装裱和修复更多了,又终于找回了天才的尊严。

于是,天才更加发奋努力,一天工作六小时,制出了几百块磨和几百盒颜料。

再接着,又终于可以开始继续堕落了。

古玩这一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现在虽然动乱刚平,收藏热还没有起来,但能光顾这里的,都是小有家资的风雅之人,由天才亲手特制的古法墨块和颜料,价格颇高,每天但凡能开张一回,就不缺吃喝了。

再者,这店铺是秦家祖传的,不需房租,就算哪天没生意,也不会亏本。

陆秉行便每日焚香,沏茶,听曲儿,再红袖添香,教教媳妇儿古玩知识。

偶尔自己还写几张字、画两幅画挂在店里售卖。

不过,他更喜欢的,却是模仿前人书法和画作。

天才的模仿,自然不简单。

至少,冯先生看了真迹和赝品摆在一起的对比后,忍不住感叹,上一个能在书画上以假乱真到如此地步的人,还是大千居士。

然而,大千也仅在画作上如此,要论书法,他比之赵思清还略差一筹。

呵呵……

陆天才微微得意,但他不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虽然陆天才的仿作,跟真品难辨真假,但他倒也懒得骗人,在每一幅作品上都题了独特的暗号,只要留心品鉴,很容易就能发现。

……

秦文熙看着不远处墙上挂着的墨梅、竹石,以及各种碑帖,忍不住感叹,“真是笔下生花,难怪上回明知道是赝品,那纪家人也非要买回去。”

陆秉行挑眉,毫不谦逊道,“他们跟你一样有眼光。”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上回托着纪家办得事,不知道又眉目了没有。

秦文熙口中的纪家,是港岛纪家。

陆天才自从上回治好了韩老爷子后,在京城的名声也打响了。

之后,又陆续接了几位高官或者富贾的生意,甚至期间还有港岛和南洋那边的华商,特意赶回国,就为了让他一见。

纪家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家从商几代,极为富庶,也会做人,不仅给出的报酬异常丰厚,能让他和媳妇下半

生都不用再做任何工作了。

而且那家人还特会拍马屁,把他的随手之作,买回去好几副,说要放在家中当传家宝,还夸他和秦文熙佳偶天成,金玉良缘。

这话说得,真是让天才浑身舒爽。

兴奋之下,送了好几张符箓给他们。

聪明人,就该得到福报啊……

“喝酒?”秦文熙倒出一杯温好的清酒,递了过来。

“嗯。”

陆秉行刚咽下去,雅玩阁柜台上的电话,突然剧烈地响了起来。

他皱眉放下酒杯。

片刻后,接听完毕,放下听筒,陆天才挑挑眉,一时间神色莫测。

秦文熙放下酒壶,抬头好奇道,“发生什么事了?”

陆秉行不以为然道,“家里出了件小事。”

秦文熙靠在他身上,扫过玻璃窗,糯着声音,含含糊糊道,“需要你赶回去吗,外面雪下得好大啊,不去……”

咦……

嗓音有些不对劲。

陆秉行低着头,闻道怀中人身上传来一阵浓烈的酒香,他赶紧拿起桌上的酒壶看了看,几乎只能见着底了。

他在接电话的时候,宝贝媳妇儿在造反啊!

刚想完,秦文熙红就着脸颊,紧紧抱住他,“我不要你走,陪我喝酒哦……”

天才咽口水。

这不胜酒力的可爱模样。

别说不走了,命也得留下来啊!

他抱着怀里人,亲亲他的脸颊,“不走不走,不是大事,等雪停再说。”

“好,喝酒。”

闻言,秦文熙立刻重重的嗯了一声,而后,高兴地笑了起来。

接着,他便又伸手去拿酒壶,倒了一杯,慢悠悠喝下去,这一杯下去,他整个人已经几乎完全变得粉红,但却仍舍不得放下酒杯。

媳妇儿靠在陆秉行怀里,轻声呢喃着,“酒真的很香,下次还真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