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1)

加入书签

林如海经过上次贾敏娘三个一起中招,也是怕了,每天早早回府,还特意加派了护院之人,将个林府围的风雨不透。这样夫妻两个一内一外防范得紧,直到樘哥儿四岁生日又过,也没再生病。

贾敏暗暗松了口气,觉得这一劫算是过去了。心下正欢喜,却见林如海这日回到正房,一脸的沉思之态,连黛玉与樘哥儿向他请安,都只是示意了一下。

贾敏见了也不问他是怎么回事,只让人快些摆饭,等到两个孩子吃过回房,才向林如海道“老爷可有什么难事”

林如海轻声道“圣人的意思,可能会调我回京。”

回京贾敏觉得不可思议“圣人下旨了”原著里林如海不是死在巡盐御史任上了吗

林如海摇头“上次密折,圣人的朱批上透露了这个意思。”

这是林如海第一次明确告诉贾敏他有密折直奏之权,可是贾敏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原著里死在任上的林如海,这次会被皇帝召回京“难道圣人对老爷有所不满”

据贾敏所知,林如海这些日子上的密折不少,除了密报江浙两省之事,也没少在言语间给大皇子下绊子。贾敏生怕是圣人向着自己的儿子,对林如海有所不满,要将人调回京中,好就近收拾。

林如海还是摇头“圣人朱批并无恼意,反而勉励了我。据京中同年来信说,大皇子近段时间屡遭圣人训斥,便是太子替大皇子求情,也被圣人驳回了。”

“那老爷为何还愁眉不展”贾敏是真的不解了,在她看来,能脱离巡盐御史的身份,对林如海来说无疑是脱了死信,应该高兴才是。

林如海却没有这么乐观“这两年皇子们渐渐长成,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京中人事倾轧的厉害。我本以为可以躲在扬州,避过夺嫡之争,不想还要回京中那滩浑水。”

原来他是担心这个,贾敏故做不解道“老爷一向忠心不二,到时不站队也就是了。”

听她说得容易,林如海唯有苦笑“有时候不是自己不想站队,就能不站队的。比如岳父他们几位老国公,当年就是被先皇指着站在圣人这一边。幸而圣人顺利登基,不然荣国府”

贾敏听后也不由得叹一口气。跟有始有终的先帝比起来,现在这位皇帝还真是反复无常。今天指使你站在太子身后,明天指责你蛊惑太子离间天家骨肉的事儿,不是做不出来。

能让林如海这个满脑子忠君思想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贾敏觉得皇帝的反复无常应该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因向林如海道“就算是圣人想将老爷指给哪位皇子,老爷只管出人不出力也就是了。”

林如海觉得夫人终是内宅之人,不明白朝中之事,向她解说道“夺嫡之中成王败寇,别人只看你是不是站队,不看你站队后出没出力。若是原来只有你我夫妻二人还罢了,现在玉儿与樘哥儿这么小,我实在是没底气进京。”

是呀,黛玉和樘哥儿还这么小,不说贾敏死不得,林如海更死不得。不然孤儿寡母的居于京中,不用别人,光是荣国府的贾母与贾政夫妻,就够把贾敏膈应死了。

不过贾敏还是愿意林如海的处境较原著时有所改变穷则变、变则通,只有变化了,才能离原著的即定轨道越来越远。因向林如海道“与其在此烦恼,不如老爷直接向圣人表明心迹。老爷是做臣子的,自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林如海猛地一抬头“也唯有如此。”密折上可能不用说得那么直白,圣人疑心重这一点倒可以利用一下。

于是贾敏又忙碌了起来。虽然还没有下明旨,不过一些扬州的庄子、铺子还是悄悄的开始处理,奴才们也要重新挑选一二。贾敏让大管家娘子暗中查访着,有那不愿意进京的都记下来,等举家搬迁之时一起发放身契。

等到旨意真到扬州,时间居然到了原著里黛玉进京的时候,让人不得不感慨原著修复力量的强大,也让贾敏不得不警惕。

因此前林如海、贾敏两个行事低调,调任之事扬州官场一点儿消息也没得到,直到新的巡盐御史带着接任的旨意到来,大家才知道林家竟要进京了。一时送礼、宴请之人排挤不开,足等着林如海与新任御史交接完,才在一日早晨合府悄悄登船,借着水波朝阳,一家远赴京师。

好在林家在京中也有老宅,贾敏在听到林如海说可能进京为官后,便已安排二管家夫妻带进京修葺打扫,求的是有备无患。等到弃舟登岸之时,二管家娘子已经早早带着婆子们侯着请安。

码头不是说话处,两个孩子更是被折腾的不轻,林如海带着妻儿坐上马车,直接打道回府。只略洗漱一下,便向宫内递牌子请见。贾敏这里听二管家娘子汇报了一下修葺之事,便让她与大管家娘子尽快交接。

结果二管家娘子汇报后期期艾艾的告诉了贾敏一件事,就是荣国府的老太太让她通知贾敏,回京后立刻到荣国府去见她。

贾敏本已困乏的精神一下子清醒过来,问二管家娘子“不是让你们悄悄行事吗,咱们府离荣国府好有三条街,那府的老太太怎么知道我近日会回京”

二管家娘子也很气愤“奴婢也向来传话的林之孝家的打听过了,说是一次奴婢的男人上街采买,被秦嬷嬷给看到了,老太太也就知道了。”

贾敏听了不知该先呵呵还是先替原主悲哀,这就是贾母,那个满嘴说着最疼原主的贾母。明知道秦嬷嬷被王夫人收买,害得原主香消玉殒,要不是她穿越过来,贾母就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结果呢,已经被林如海灌了哑药的秦嬷嬷,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我记得老爷当日不是给她灌了哑药吗”贾敏记得秦嬷嬷并不会写字,她又是怎么向贾母告密的呢

二管家娘子给林之孝家的塞过银子,都打听得清楚“她儿子是二太太那里的一个小管事,倒能知道他母亲手势的意思。”行吧,这小人总有生存之道,贾敏挥手让二管家娘子下去。至于贾母的口信,贾敏能听听已经是给她面子了。

这里贾敏带着孩子们足睡了一下午,才算是解了乏累,可以一起看看老宅的布局。这边林如海也面完了圣,回来告诉贾敏皇帝对林如海新职务的安排户部左侍郎。

贾敏听着这个官职耳熟,问过才知正是吴知府叔父倒出来的缺,不由冷笑道“圣人也太高看老爷了,这是算准了老爷会跟大皇子打擂台吗”

林如海无奈地摇头叹息一声“圣人只说近两年户部存银日少,命我多看顾些。”

银子少你还不停的往出借,这是让林如海来得罪人的是吧贾敏对这个皇帝之渣,有了新的认识,想着自己能不能在哪次宫宴之上,再给这皇帝一把火。她有把握这一次能让这个老不死的直接往生。

不过她更关心的是皇帝有没有直接将林如海指给哪位皇子,得到林如海否定的答复,才算放下心来她已经做好了不管皇帝让林如海效忠的皇子,不是太子的话,就让他意外死亡的准备。

就是这皇子与皇帝都死于火灾,很容易引起怀疑,能不冒险贾敏才不愿意浪费自己的异能,谁知道这异能用得多了,会不会触发那个迟钝的穿梭机。

林如海见贾敏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心里觉得很是感动,含笑向贾敏示好“如今我们回京,离老太太近了,夫人可以多陪老太太住两天。”

贾敏特别想问林如海是不是有病,还是真的被时间磨平了曾经的伤害直接把秦嬷嬷如何发现了二管家,怎么向贾母报告了他们一家的行踪,贾母是怎么让人来给自己传的话,都告诉了林如海。

然后就看着林如海的脸色由笑转为诧异再转为愤怒,轻轻拍了拍自己衣袖上不存在的灰尘,问他“老爷觉得,我还该去拜见老太太吗”

林如海是真没想到贾母能让秦嬷嬷活到了今天,看样子活得还不错。那可是暗害了夫人十几年的人,也是差点害得老太太失去外孙的人。

相较于贾敏的恨意,林如海冷静得很快“不管怎么说,我们回京都要拜见老太太一回。日后夫人不愿意多走动,只年节平常往来也就是了。”

贾敏看了林如海一眼,直接转移了话题“我已经让人给王、林两位姨娘收拾了院子,老爷也去问问,看她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没有。”

林如海简直哭笑不得,他说夫人为什么非得把那两个人带进京来,原来是为了不时的针刺自己一下。好在这两年他已经习惯了自己行事不如夫人的意,夫人就把那两个姨娘提上一回,笑道“夫人的安排自是尽善尽美。”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贾敏也知林如海说的是此世常情现在她还没跟贾母撕破脸,就连跟贾政断亲,都是她单方行为,只等着哪日得了契机,将这狗皮膏药一举揭除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