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时政论(1 / 2)

加入书签

绍兴元年,八月,转眼过了大半年。

天降彗星,众人皆以为是灾祸发生。

毕竟这个时代是讲究天人感应。

由不得你不信,超前这个时代一大步,那就是死罪。

赵旧都不肯轻易去触碰。

中书舍人胡安国上书时政论。

朝廷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是岁,八月彗星见,赵旧下诏令廷臣上言时政得失。

中书舍人胡安国因上《时政论》二十一篇,其言以为:“保国必先定计,定计必先建都,建都择地必先设险;分土必先制国,制国以守必先恤民。”

“夫国之有民,犹人之有元气,不可不恤也。降乱贼、选县令、轻赋敛、更弊法、省官吏,皆恤民事也。而行此有道,必先立政。

立政有经,必先殷实,而后赏罚当。赏罚当,而后号令行,人心顺从,惟上所命。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以攻则服,天下定矣。然欲致此,顾人主志向如何耳。

尚志所以立本也,正心所以决事也,养气所以制敌也,宏度所以用人也,宽隐所以明德也,具此五者,帝王之能事毕矣。”

《时政论》共二十一篇,其内容包括定计、建都、设险、制国、恤民、立政、尚志、正心、养气等。

赵旧耐着性子看完了。

《定计》篇大意说

:“陛下登基已经六年了,要是建都,则未必有一定能坚守的地点;要是征讨贼寇,则未必有不再变动的策略;

要是建立政事,则未必有一定能执行不再反复的政令;要是任用官吏,则未必有一定能信任不疑的臣子。舍弃今天这个机会不再图强,后悔就来不及了。”

群臣也是吵得激烈。

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

就派系而言又分为了好几大家。

有人赞成立杭州府为国都。

有人赞成立建康这个陪都为国都。

更有人建议去南阳府。

最最丧心病狂的提议就是立襄阳府成为国都的那一群人,已经贪生怕死到了极致,想要立一座天下雄关当国都。

而中书舍人胡安国则是坚定的认为宜定都建康(南京)以邻近关中、河内,作为复兴的基业。

最后,大宋这位年轻而且强势的赵官家开口了,直接了断的说道:

“你们说这里安全,那里繁华,可朕眼中却只有一处地方适合做国都,万里江山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就算是有再坚固的城池,再广阔的土地,也得有争气的后代子孙去守。

而朕,自然是要将旗子插在这块燕云之地,以此处为国都,宣告天下人。

大宋的国土虽然多,却没有一寸国土多余,收复国土是咱们每一个宋人刻在骨子里面的使命,朕,至死方休,而大宋则是不死不休。

燕云之地一日末曾拿下,那我大宋就一日无国都。

但凡是你们有一点脸面,有一些羞耻,就别提在其他地方立国都的事情了。”

赵旧的话如同落地生根,一语成箴。

在大义面前,没人敢去反驳着一道旨意。

如果要评价出“史上影响力最强的要塞”,燕云十六州绝对占有一席。

自唐代以后,此地被反复易手多次,引得大大小小的政权为它战争、谈判甚至交钱。

同时,也有许多著名事件、朝代更迭,由它做引线亦或以它为收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