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讨人厌(1 / 2)

加入书签

人进来,王红叶纳闷着呢,喊着人坐,请到屋子里面,人家不坐。

瞧着一点儿胆怯在那里,只笑着说,“我站着就行,不渴。”

茶水也不接一杯,只催着王红叶不要倒茶喝。

从进门到堂屋,人家仔细的瞧着了,院子干干净净的,大概是家里人零星起床了,轻手轻脚的,这样的一方不大不小的院子,中间是个落了雪的花台,显得陈年旧物一般的。

花台左手边就是一个小石头桌子,围着两个石头凳子,然后是西爱的屋子。

在右手边就是厨房了,厨房大概是后来修的,小小的一个,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家,就冲着上门倒水这一件事,人家正想着,一抬眼,恰好西爱走进来。

大概还没有洗漱,外面松松的挂着一件雪白狐裘大衣,头发照旧是惺忪的卷着,眉眼之间几分倦意,微微抬手笼着衣服,进门便坐在堂屋的靠背椅上去了。

两把靠背椅对门,往日里张德顺坐一把,另外一把宋慧萍会坐。

“坐,来的早。”

“是,怕误了点。”

“想好了,你来做?”

“是,我来做,我回家仔细想了想,我兴许是能做这个伙计,洗衣服做饭的,我家里都是平常干的。”

西爱自己倒是端着茶喝,王红叶觉得她冷,去屋子里面找大衣去了,西爱喊住了,“别走,你得听着呢。”

王红叶笑了笑,又退回来坐在另外一把官帽儿椅子上,“你这孩子,净瞎捣鼓什么呢,跟我有什么关系。”

西爱眼神微微示意她,“您听着啊就知道了,甭着急。”

又问,“家里姓什么?”

“我姓刘,老头儿家里姓牛,老家顺义县牛栏山的。”

“牛栏山——”

西爱顿了顿,牛栏山山上有洞,据说有金牛出没,洞口前有石槽,称之为牛饮池。

是燕山南麓,“我记得小时候去过一次顺义,特意去那边看酿酒的,我大爸说小镇上酿酒师傅上百人,北京大大小小的小酒馆里面,多得是从牛栏山买的。”

门口早些年老秦家的小酒馆,别的地方的酒不要,一定要牛栏山的,配上这下酒的皮肚,年代太久远了。

西爱叹口气,酿酒师不酿酒了,改种菜去了,“家里都安顿好了?没安顿好的话,可以过几天再来。”

“都安顿好了,家里有老头儿在家呢,又不是农忙的时候,原本家里就是种菜的,我挑着到城里来卖,没几个钱,能找个伙计干当然好了。”

现如今,农民就得去种地的,种地哪里来的钱呢,能吃饱就不错了。

要是想当个工人,别说是正式的,就是临时的,也够不上,西爱昨天说了,要打听去乡下找个人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踏实肯干没有坏心眼的,到家里来帮忙的,包吃住,按月发工资。

这样的好事,刘妈会去想了想,跟自己家里老头商量了,她来干就是了。

“行,今天开始干,下个月的今天发工资,一个月五十,找我要,别人给的不能接,活儿呢,做饭洗衣服洒扫院子的,再有就是其余的伙计都干,一天不歇着,但是也累不到哪里去,我给的钱瓷实,你也知道,家里老人多,缺人照顾,人问起来,就说是乡下亲戚来投奔的,行吗?”

“行。”

几句话,王红叶就看着事情定下来了,她心里就跟着火了一样,一肚子的烟火气啊,拽着西爱,“你就这样说下来的,你怎么就想着请人帮忙呢,你这真胆子大,这要是给人知道了,是剥削压迫人。”

“再说了,这家里,哪里就需要人了,我一个人忙的过来,请这么一个人,要花五十块,你钱大风刮来的啊,我就天天给你气死,赶紧的,给人两块钱,喊着人回去。”

“再说了,人来了住在那里了,要打地铺还是跟你一起睡啊?”

她就天天操不完的心,真的是心累。

你说这孩子,怎么就这么草率呢,请人来也不打听一下,就是以前帮佣的时候,也要看人品的,你去买个菜,跟人买一把香菜的功夫,你就能死了,你就上天了。

王红叶忽的一下浑身都热了,然后起了一层汗,她现在就是这样,忽冷忽热的,就觉得自己日子不好过,看什么都不是很顺眼了。

五十块钱啊,她心疼的要命。

你说说,这家里五十块钱,干什么不好啊,那西爱天天吃肉,一个月吃不上五十啊,那猪肉这时候才五毛钱一斤。

五十块钱,那得一百斤猪肉了,多心疼人啊,她觉得自己心口疼。

西爱就不甩她,“伺候我的,我出钱,我缺人伺候。”

“你哪儿缺人伺候了,你说说你家里就这两天忙,你别来回跑了,你就是给你爷爷奶奶送饭累的,我来干,什么也不叫你干。”

死丫头,干点活,值当五十呢。

她年轻那会儿,要是有人给五十块钱,不,三十块钱帮忙的,她真的跑着就去了。

这不是没赶上那好时候,遇上这样的死孩子嘛。

西爱就不,她决定的事情,“听好了啊,我出钱的,伺候我的,我要是怀孕了有个小孩什么的,你伺候不过来,我得找好几个人伺候呢,哪跟哪儿呢,五十块钱才多少一个月,这年头好了,我还不能享享福了是不是,忙完了吃口热乎的,多好啊。”

别反驳,反驳就是伺候我的。

拿着她就没办法。

刘妈就这么留下来了,你说西爱这孩子多损啊,她在院子外面给人租了一间房子,“跟我们住呢,你不自在,索性呢,就在二院内给你租了个单间儿,你晚上到点忙完了去睡就行,一个月两天假期,你休息的话提前安排好家里活就行。”

别的好处她也不说,你干怎么样,我得看着点不是,“先干一个月,觉得行呢,就留下来,不行呢,咱们好聚好散,我照旧给一个月的钱。”

真敞亮。

西爱呢,看人,是真没差。

人家干活,是干的真好。

家里做饭什么的,王红叶不待见她,做饭那是她的活儿啊,她赶着做早饭,然后去王家那边去呢,明天就出殡了,今儿的纸扎还没做好,她得去陪着取纸扎去。

“我来吧。”

“不用,我一会就好了,一个人就行。”

“我烧火吧。”

下手就烧火去了,人呢,眼里有活儿。

别看人懒不懒的,一个标准就是眼里有活儿,但凡是眼里有活儿的人,你在哪里都能不闲着,找出来活儿干,你眼里没活儿的人,在哪里都觉得插不上手。

人家刘妈有刘妈的扎根的办法儿。

这事儿,她做主了。

伸伸知道了,只扯着她的腮帮子半天,“你是真会享受啊,你还有个小孩儿,你怀孕了吗你就说,你就是找个人伺候你的,大妈年纪大了,你使唤起来不忍心,还算是有点良心了。”

“嗯呢呗,还有个事儿呢,我跟你商量商量。”

“什么事?”

伸伸就看着她,听的很认真,她但凡是商量的事情很大,那就是真的不是小事情。

“我呢,打算怀孕了,怀孕了,在东北那边医疗条件不是很好,而且孩子教育什么的也跟不上,我就想着在北京这边住着了。”

“再一个,我今天啊,看着爸爸了,你说爸爸才多少岁啊,人头发就全白了,看着真受罪,一辈子了,我还记得他出海那时候,回来穿着那衣服雪白雪白的可精神了,你们父子情缘浅薄的很,但是到底是你爸爸,没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儿,你妈的事情一码归一码。”

“我哪,是想着,你呢在这边,发展的也更好,我知道你想从政,可是东北政治信息闭塞,你如果想有大的发展的话,我认为还是在北京。”

“北京这边家里有关系,到时候安排你先进去,你接触的都是大事儿了,这里是政治重心,而且与国际上来往也越来越多。”

她就慢慢的说着,一点一点的,其实别看她不管家,不知道事儿的,但是方方面面的事情,她都考虑到了。

她不会直接说是心疼她家里人,想放下东北的一切拉着刘伸伸来陪着照顾自己家里人,即使是这么想的,也不能这么说。

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但是她是真会说,是真聪明啊,她要动动脑子,就是说,这个事情,对刘伸伸来说,怎么样才算是好呢。

他不能一直陪着她跑是不是啊?

从西北到东北,现在又要从东北到北京,他也有自己的生活朋友跟工作,也有自己的事业心。

所以呢,西爱就说了,要从政呢,北京最好。

北京锻炼人,“多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怎么操作这个事情的,怎么制定推行政策的,那么以后你为官一方了,不会出什么大差错的。”

这些话,全部都是说到刘伸伸心坎里面去的,包括刘江,包括以后的职业生涯。

他原本是想着跟国中一起,两个人多少年的朋友了,遇到一起去了,就是很有野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国中也确实这么做的,他用人很大胆。

但是就西爱这个事情上,国中没说什么,但是两个人生分了。

国中心里是跟他亲近的,但是老书记要退下来,国中上去的话,他就不能做一些大家都不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带着刘伸伸一起干。

伸伸现在的处境呢,是被排挤的。

但是没跟西爱说过。

西爱花费这么多心思,然后说还这么多,找这么多论证,证明大家一起回北京的好处,她原以为伸伸会问很多,或者是反驳她,又或者说是不同意,更多的是会犹豫。

“行啊,你想回北京了是不是,西爱。”

什么,西爱心里没听清楚,诧异的看了一眼刘伸伸。

你竟然能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忽略我一箩筐的理由,直接抓住要害,你可以啊刘伸伸,西爱扯着笑,一下子就翘起来恨不得九十度的微笑,“刘伸伸——”

撒娇呢,这一句。

然后伸伸也笑了,伸手去扯着她的脸,然后捏,“是不是你想回北京了?”

你笑我就觉得很简单这个事情,是一种态度明了,西爱就很牛叉了,嘴皮子欠欠的,“不,是最喜欢你的人想带你一起回来享受大好的时光和奢侈的生活,路过完美的全世界。”

哎呀,妈呀。

真会说。

伸伸呢,就吃这一套。

真的,从小到大,就特别吃这个。

你难道不知道她胡说八道,嘴巴里面没有几句真话吗?

你难道不知道她话特别多的时候,肯定是心里有事情计较,算计着人呢?

还是你难道不知道,她做事情真的很不靠谱,随心所欲任性到了极点?

都知道。

也都了解。

但是怎么说呢,这个事情,伸伸就看着她蹭过来,摸着自己脸,吧唧一口亲在额头上,“行不行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