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1 / 2)

加入书签

张建国一动不敢动,怕错过了。

那边有人喊他不动,匆匆跑过来,看着那个指针,一下子蹦起来了,“来人,快来人,呼叫。”

“铀矿,是铀矿。”

真的是铀矿,咱们找了多久了啊,从南到北,才刚刚找到的铀矿。

这个东西有多么重要呢,就是国外知道咱们在造,可是都觉得没戏。

为什么呢

因为觉得我们没有原材料,铀矿就是米,没有米拿什么下锅啊。

张建国挖出来一块,捧在手心里面,热切的看着大家,“咱们打破了花岗岩无大型铀矿的定论,咱们国家这么大,是有铀矿的。”

“咱们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以后不仅仅可以为生产核电重要原料,而且经过冶炼提纯后,还可以用来制造保家卫国、让侵略者闻之胆寒的核武器。”

铀矿,被称之为核工业的“粮食。”

而铀矿资源的勘察,是核工业产业链的最前端。

1958年,党中央和决定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核工业时,我们还是世界公认的铀矿资源贫乏国家,手里根本还没有可以用来发展核事业的原材料。

小徒弟看着那一块花岗岩,满脸的感慨,“我们用了四年,在中生代花岗岩中发现了201大型铀矿。”

“多亏了你之前主张主断裂构造成矿观点啊师傅,不然我们就要错过这一片山区了。”

张建国呢,这人有个毛病,或者说很多科学家都有的毛病,就是实事求是,死劲钻研坚持自己的牛劲,就凭借着这个,整个团队都没有放弃,在这个9号山脉区的深部,终于发现了一个人们想不到的富大矿体。

最后探明这条脉带的工业储量相当于五个大型矿床的规模,探索花岗岩秘密的钥匙被找到了。

此后,张建国这支队伍迅速汇集,顺藤摸瓜对全区80多条脉带进行了迅速评价,一举搞清楚了大、中、小型十多个矿床的工业储量。

消息传到北京,中央领导人长长的喟叹一句,“第一颗的研制,正在等米下锅,地质队就送米来了。”

211大型铀矿田的发现,不仅是世界找铀历史上的一次理论突破,也是伟大的实践突破。

张建国拿着信封,站在巷子口,驻足良久。

西爱趴在墙头上,手里捏着一把小剪子,剪下来半篮子的蔷薇花儿,撑着下巴看下面的人。

突然眨了眨眼,然后举起来一支蔷薇花,轻轻的往下扔,掉在了张建国的肩头上,花瓣零碎的飘落,张建国弯腰捡起来,仰着脸迎着光看着墙头。

只看见一个小姑娘,自己咧着嘴在笑,在花丛里面,花枝乱颤的笑。

然后喊着自己的名字,“喂,张建国,你回来了啊”

西爱认识他,有照片,知道这个是爸爸。

但是她又不想喊爸爸,所以只喊张建国。

下面伸伸给她扶着梯子,听了一耳朵。

张建国回来了,第一眼看着是他姑娘。

那么大的人了,个子长得高高的,皮肤白白净净的,高高的鼻梁,细长的眼睛,嘴巴笑起来的时候一口白牙。

走近门口的石狮子,然后路过玉堂春色的影壁,斜枝影逸,形影孤立,张德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顺着墙根走,拐杖点在地面上,一下一下的嘟嘟。

抬眼触目处,微怔。

“回来了”

“回来了。”

张建国拿着600块的奖金回来了,他拿出来钱,给宋慧萍,“我们给的奖金。”

去了四年,600块奖金,半年的工资。

觉得很满足很满足,这是他的不可告人的成绩。

西爱眼巴巴的看着钱,穷鬼一个,出去小声跟伸伸嘀咕,“咱们明儿,带着他逛北海去,他这些年不在家,肯定陌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