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839禁矿和开矿(1 / 2)

加入书签

第740章  839禁矿和开矿

        听到是宗室和兵饷拖垮嘉靖朝财政,隆庆皇帝当即就默然了。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嘉靖朝的顽疾貌似到了隆庆朝依旧存在。

        隆庆皇帝一皱眉,迟疑着问道:“善贷,朝廷银税除了户丁粮草盐引税课银外,还有什么生财之道?”

        隆庆皇帝终于还是打算不要脸了,照现在的样子,朝廷都要破产了。

        下面的魏广德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想要开征新税,不过这谈何容易。

        生财之道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增收”和“节支”。

        朝廷要想节支,估计下面的官员背后都能把你骂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花费朝廷的银钱,谁还愿意抠抠搜搜的过日子。

        在他看来,百姓就应该圈在田地间,而不是聚众到矿山,那样实在是危险。

        “陛下,今时不同往日。”

        魏广德抬头,只是说了句,随即又四下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到殿门,再收了回来。

        “陛下担忧是对的,关心天下苍生是他们的福分。”

        听到是征集徭役的方式让百姓免费提供民力,隆庆皇帝就是皱眉,他已经隐隐有所猜测,嘉靖朝时期福建、山西等多地出现矿工之乱怕就是源于此。

        中国古代无论是开矿还是给郑和舰队造船,或是架桥铺路,以及到了清末的洋务运动,都是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不分,用搞政治的方式去搞实业。

        魏广德对隆庆皇帝的说法早就有了预料,所以在皇帝说完后只是笑笑,随口说道,

        “陛下,自正统年间开始开纳后,朝廷就已经有近百年没有新增税法了,不是不想,而是实在找不到。”

        由此可见,开矿当是有巨大利益,否则也不会让他们如此胆大妄为敢于铤而走险。

        重开矿场,使利归于上而矿盗自觉。”

        敢开矿洞的人,背后那自然是有人认可并提供保护的。

        开国不久,明太祖就有一个明确的看法,那就是“(矿)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

        这样的操作模式下,不管皇帝要到什么地方开矿,当地都会极力反对。

        当然,那位最喜欢开矿征税的皇帝还没有登基,所以当下朝廷的矿税不多,因为大部分矿洞都在正统年间,由明英宗下旨封闭矿山。

        别看太仆寺常盈库有银子,可那些银子其实都是草场和马户折价银,交不出银子就得向朝廷交马。

        但是在明朝建立之初,明朝的皇帝似乎都对开矿有极大的戒心。

        说句不好听的,与其免费给朝廷干活,还不如进私人矿山,最起码还有一点收入。

        当然,开矿后,因此也带来矿难、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开矿时间愈久麻烦也就愈多。

        魏广德摇头说道。

        西方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初期无一不是从办厂、开矿、兴办贸易开始的。

        解决朝廷财政困境,非重开矿场不可。

        “其实,民间矿山甚多,且大多未经朝廷批准,是地方官员和士绅私下里行为,他们除了雇用百姓外,也常常以征发徭役的方式,欺骗百姓免费为其效力。

        地方官员为了隐瞒过失,就常将此类作乱攀附到朝廷所设矿山上,以此蒙混过关。”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老瓶装新酒,把应该交给朝廷的马换成了银子,难道朝廷买马不要银子吗?

        魏广德当然是注意到这些,不过他的触手还暂时没有伸向矿山,因为就现在的情况看,矿山开采产生的收益都被利益链各个链条所控制,已经形成一条潜规则。

        明廷也认为矿徒们穷凶极恶、唯利是图,难以驯化管理成军,还容易惹出祸端。

        隆庆皇帝不是笨蛋,下面那些人开矿是为了什么,那肯定是这里面利润很大才会这么做。

        后虽然朝廷为缓解财政压力,让一些矿山重新恢复了开采,可规模都不大,产出有限,而民间私挖乱采矿山盛行,不仅浪费资源,更是多次引起矿民作乱。

        知道魏广德的建议是开矿增加收入,隆庆皇帝在心里直接就画了个叉叉,他不能同意魏广德的意见,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国库。

        “没旁人了,善贷,还是如当初在裕邸般,你想到什么就告诉朕,由朕决断。”

        而今天下承平百年,民力早已恢复,人口众多而田地不足,是到了开矿分流一部分百姓的时候了。”

        魏广德既然已经说出口,自然不会半途而废,直接开始把朝廷开矿的模式详细说了出来。

        可看明代的历史,你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哪个地方矿产越是丰富,当地百姓负担反而更加沉重,百姓和地方不但从矿产中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累。

        魏广德的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隆庆皇帝的眼睛,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魏广德应该是有话说,只是在这里人多眼杂的。

        这其中,除了矿监贪酷外,更有奸民混入其中牟利。

        独独在明朝为什么对朝廷和老百姓只有坏处,没什么好处呢?

        因为有矿就意味着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多缴税收,许多地方政府对开矿乐此不疲,以为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自元年以来,朝廷共收开纳银一百七十二万五千六百有奇,这笔钱先前臣上奏总数时就以囊括其中。”

        这就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的区别了。

        而且,因为明朝时期开矿,安全性非常低,矿难风险远高于后世,所以当时从事矿业的人普遍被视为豁出性命的亡命之徒。

        “开矿赚钱朕知道,可是.”

        朱元璋这个观点是符合当时事实的,虽然不符合现代人的看法。

        魏广德开口说道。

        明朝用这样的方式开矿,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之后,因为财政需要,又不得不重新开启。

        魏广德在脑海里盘算了下说出此事的得失,还是觉得有些不保险,于是抬头看了眼皇帝,又看了眼周围的太监,这才又低下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