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如何支援(2 / 2)

加入书签

只有羯胡不满意,因为像安昌、慎阳、平舆这些地方属于汝南郡的地盘,不在让出之列的,李睿将这几个县也划入义阳郡的版图,当他们是死人吗?

李睿只能派人去谈判,而谈判的内容也很简单:

你们就说让不让吧!驻守汝南的郭敖咬咬牙,还是上报石勒,得到答复后下令羯胡军队退出了安昌、慎阳、平舆三县。没办法,现在羯胡主力大军与段部鲜卑交战频频失利,压力巨大,要是这个时候再被晋军在背后狠狠捅上一刀,那日子是真没法过了。这三个县已经让他们祸害得差不多了,几乎就是无人区,让给晋军换取晋军消停一点,不趁火打劫,还是划得来的。

随着晋军进驻安昌、慎阳、平舆,义阳郡新的版图宣告划定,接下来就该着手解决义阳郡境内那大大小小的坞堡了。

只是这事还没开始搞,李睿就把祖逖请了过来。

温峤一见到祖逖,眼泪都出来了,哽咽着叫:“伯……伯父,伯父!”

这位大帅哥休息了几天,气色有所好转,不像刚逃到宛城时那么狼狈了,祖逖一眼就认出了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辛苦了!”

温峤跪下,带着哭腔叫:“伯父,你救救晋阳吧,晋阳大难临头了!”

晋阳发生的事情祖逖早已知道,他扶起温峤,说:“放心吧,朝廷不会放弃晋阳的。”

李睿说:“温长史,你来介绍一下晋阳的情况吧。”

温峤擦干眼泪,开始讲述过去几年晋阳军民抵抗胡人的经历。

刘琨是在七年前出任并州刺史,带着一拨人马一路打一路前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抵近晋阳的。当时的晋阳————乃至整个并州,都已是人间地狱,无数城镇化为焦土,废墟之间尸骨如麻,饿得像一张薄皮包着一具骸骨的流民在荒野中踉跄而行,土匪流寇多如牛毛,晋阳城中仅剩的一点居民也没个人样了。刘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整顿防务,安抚流民,加强生产,那时候晋阳的老百姓到田里干农活都要把刀剑盾牌放在田边,随时准备迎击胡人、流寇的,处境之艰难,可见一斑。

当时刘琨也不是没有向司马越要过援助,他要求司马越拨付粟三百万斛、绢一百万匹、军械若干,以解并州之困,司马越看完他的文书后整个人都傻了。他娘的,我要是有这么多东西还用得着你去当这个刺史?我自己去当这个刺史多爽!当时的朝廷刚刚经历了八王之乱,国库干净得跟超模的大长腿一样,毛都没一根,自然不可能拿出数百万斛粟和百万匹绢支援并州,刘琨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刘琨硬是挡住了匈奴汉国对晋阳的进攻,匈奴汉国数次围攻晋阳都让他打了回去,晋阳始终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遍地胡人的并州,岿然不动!

得知这一切,羊崇不禁动容,说:“我只知刘并州坚守晋阳很是艰难,不想竟艰难至此!”

贾攸说:“若无刘并州这数年坚守,牵制住大量胡人兵力,只怕现在我等想偏安南阳一隅也不可得!”

众人无不扼腕叹息,感动不已。

有人冷然说:“诸位,现在可不是长吁短叹的时候!刘并州他也是人,不是铁打的,长达七年无望的坚守已经让他身心俱疲了!朝廷若再不能给予一点支援,只怕晋阳就真的要保不住了!”

说话的是少府卿韦泓。这位是京兆韦氏出身,博学多才,能文能武,相当了不得。京兆韦氏不像七宗五姓那么出名,但也非等闲之辈,南梁韦睿知道吧?在钟离之战中送了北魏一场自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惨败,扭转了北强南弱的格局的超级牛人,就是京兆韦氏出身的。韦泓没有那个还要过上一百多年才出生的后代那么厉害,不过也不寻常,在西晋未年他移居洛阳,在朋友举荐下进入仕途,官至少府卿,主管财务,干得还蛮出色的。南阳小朝廷成立后,他继续干他的老本行,帮着李睿打理财务,享受着数钱数到手软的乐趣。

但并不代表他没有一颗征战沙场的心。

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眼下领兵打仗才是晋升的捷径,一大票原本出身贫寒的将领就是靠着战场厮杀一步步晋升上来,这可比靠着治理地方积累政绩慢慢往上爬快捷多了。他一直想上战场一展身手,可就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北宫静、司马范、李睿这三位柱国大将军的光环实在太过耀眼,麾下能征善战的将领也太多了,他们这些大半辈子没有带过兵的家伙真没有多少发挥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