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奋进中的波拿巴将军(下)(2 / 2)

加入书签

一番思索过后,这位奥地利元帅命令武科萨维奇率领3500人,向萨塞洛方向进军,火速增援阿尔热托的中路纵队。

在法军这边,尽管拿破仑在蒙特诺特首战告捷,考虑到法军极其艰难的军需补给,他务必速战速决,在意大利决一死战。

而速度是至关紧要的,拿破仑决定乘胜追击。

4月12日,马塞纳率领数干人前往北面的迭戈要塞,尝试突袭但没能成功;而奥热罗的第三师转而向西,进攻米莱希莫要塞。

13日,奥热罗指挥第三师,强攻拿下了米莱希莫要塞。然而,敌军指挥官普罗维拉在城破之际,却趁法军的不注意,率领1干多残余的守军,退防到东面的科萨利亚堡垒。

科萨利亚堡垒位于一座山丘之上,三面陡峭无法攀爬,仅有北面适合进攻。由于仰角不够,法军携带的常规火炮无法轰击山顶。

进入堡垒之初,普罗维拉就下令士兵构筑炮兵阵地,修缮胸墙与壕沟等防御工事,甚至还羞辱法军的劝降使节,他让人剪破了对方的军服。

此举,令奥热罗气愤不已,就在他准备下令疲惫不堪的法军士兵插上刺刀,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向科萨利亚堡垒发动进攻的时候。此刻,三门胜利者臼炮也刚刚运抵奥热罗的第三师。

又过了30分钟,三门胜利者臼炮部署到法军的前沿阵地,便立刻向科萨利亚堡垒持续发射开花弹。在长达1个小时的狂轰乱炸中,奥军的炮兵阵地首先被摧毁,防御工事也破损严重。

在一片欢呼声中,奥热罗指挥第三师向科萨利亚堡垒发动了猛烈进攻,仅用了40分钟就将三色旗成功插到该堡垒的最高处。

在另一时空,奥热罗的第三师在科萨利亚堡损失了近干人,也未能拿下。直到数天后,守军弹尽粮绝,普罗维拉才率部投降。

14日,在北面的迭戈要塞外围,拿破仑命令马塞纳组织了拉哈尔普的第一师(大部),以及梅纳尔的第二师(部分),合计1.2万人,围攻仅有6干守军的迭戈要塞。

经过一日激战,阿尔热托纵队在强大法军的逼迫下,不断后撤,而武科萨维奇率领3500援军迟迟未到。

见大势已去,阿尔热托又一次下令奥军放弃阵地向北撤退。在撤退途中,拉哈尔普事先埋伏的1干骑兵乘势杀出,给予心中斗志的奥军士兵大量杀伤。

是役,阿尔热托指挥的奥军中路纵队再度损失了3干人,基本已失去战斗力,只能向奥军的大后方(阿奎)撤军。

此刻,拿破仑的第二阶段目标也顺利完成,占领了迭戈要塞和米莱希莫要塞,彻底断绝了奥地利军队与撒丁军队的联络。

下一阶段,拿破仑将亲自指挥拉哈尔普的第一师和奥热罗的第三师,向西进攻撒丁军队据守的切瓦-蒙多防线,北上逼近撒丁王国的首都都灵,继而逼迫撒丁君主乞求停战和谈。

然而,不出意外的,意外还是发生了,而问题就出在驻守迭戈的马塞纳部。

在进驻迭戈城后,马塞纳纵容疲惫与饥饿的法军士兵,对此地进行大肆劫掠。过去的几天里,在经历了不分昼夜的高强度进军,以及一系列战斗的意大利军团士兵的确是疲惫交加。

如今,法军士兵就如同饥饿的野兽一般,将整个迭戈城搜刮一空。此刻,指挥官马塞纳也乐在其中,他让副官叫来两个村姑,陪同自己“打扑克”。

当天夜里,迭戈城里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喝得酩酊大醉的法军士兵干脆不再返回军营,而是分散待在他们劫掠过的居民家中。于是,法军中的很多人,包括指挥官马塞纳都毫无防备的进入梦乡。

然而谁也没想到,此时此刻,正有一支3500兵力的奥地利援军在武科萨维奇的指挥下,冒着大雨,朝迭戈城方向挺近。

15日凌晨3点左右,从沃尔特里日夜兼程赶到迭戈的奥地利援军(武科萨维奇部)轻易击溃了城中烂醉如泥的法军。

正在床上和两名意大利村姑睡觉的马塞纳也被奥军发现,这位法军指挥官来不及取佩剑和靴子,就越窗翻墙狼狈而逃。直到此时,马塞纳才忘记自己没有留下卫队,也没有在附近设置岗哨。

得知迭戈意外失守后,狂怒之中的拿破仑在第一时间率领第一师和第三师重新北上,他亲自组织近2万法军,向仅有3500人的武科萨维奇部发动猛攻。直到17日,战略要地迭戈才重回法军手中。

由于马塞纳的失职,使得拿破仑第三阶段的进攻计划大大拖延。他原本想凭借2.4万的优势法军,与柯利的1.3万撒丁军进行决战的计划至少延误了两天。这使柯利得以有喘息的机会并从切瓦撤退。

尽管如此,由于切瓦的通路打开,法军得以进军皮埃蒙特平原,摆脱了博利厄的牵制。在经过一系列辉煌但不激烈的战斗后,法军挺进阿尔巴、福萨诺和凯拉斯科。并在4月下旬攻占军事重镇凯拉斯科,缴获大量辎重、弹药、大炮和四轮马车。

被步步紧逼的法军吓坏了的撒丁国王和他的军队,完全丧失了抵御能力,军心锐气大挫,维克托·阿马迪厄斯三世不得不在都灵向可怕的法国-军队提出了休战媾和的要求,而作为督政-府和第一执政全权代表的塔里安在征求拿破仑的意见后,也同意了谈判。

1796年4月22日,撒丁国王的代表拉土尔将军和拉斯·科斯提上校,在凯拉斯科同督政府的全权代表塔里安举行了正式谈判。出于避嫌,军团司令官拿破仑没有出席。

一开始,会场的气氛就十分紧张。由于塔里安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谈判曾一度陷入僵局。

这些条件包括:撒丁必须退出反法联盟,并派全权代表去巴黎缔结和约;撒军必须交出科尼、切瓦和托尔托纳3个要塞,在托尔托纳移交法军之前,暂时交出亚历山大里亚,法军有权在瓦伦察渡过波河;地方警察必须解除武装;正规军要分驻各地作为警备队,无论如何不得引起法军不安。

在和谈陷入僵局的时候,拿破仑下令法军重新集结,准备向撒丁王国的首都都灵发动进攻。很快,在法军武力的持续威胁下,撒丁国王的代表最终接受了全部条件。

当天中午,塔里安与撒丁特使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当然,法兰西共和国同撒丁王国的最后和约,是在双方签署停战协议两个星期以后在巴黎签定。

根据这个和约,撒丁将科尼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座要塞交给法国的意大利军团驻防,并且拆除苏萨、勃鲁涅托、厄克集耳等要塞;

向法军开放阿尔卑斯山所有山口;

除法军以外,以后不许任何其他军队通过撒丁王国的领土;

撒丁不能向任何国家结成任何形式的联盟;

将尼斯领地和整个萨伏依省割让给法国,同时根据法国的要求修改撒丁与法国的边界;

对于驻扎在撒丁领土上的法军,撒丁王国有义务提供它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