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进击的皇后娘娘(17)(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朝会,苟建正式上奏皇帝,北夷虽暂时退去,但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而大德若长时间陈兵塞外,对税赋是极大的压力。

况且两军交战,难免有伤亡。大德以仁义立国,怎能行此不仁之事?因此为了边境的安定,大德应与北夷结亲联姻,成两姓之好。

至于联姻的人选,皇后所出长女徐鸿宁最为合适。

嫡出公主,才能显示大德的诚意。

事实上,和亲之事,徐定邦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决定了。但这不是家事,而是国事,总要走个过场,便让大臣们各抒己见。

乔云松、周广智等开国功臣默不作声,并不说话。

他们都认为和亲不妥,但陛下此前已经召他们商讨过。

说是商讨,实则是压服。所有反对的理由,都被陛下一一驳斥。

他们也就明白了,陛下心意已决,谁都劝不动,也就不再劝。

反正去和亲的是公主,又不是他们的女儿。陛下都不心疼,他们何必多事。

几名御史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被苟建用家国大义压了回去。

于是,这个荒谬的决策竟然就这样通过了。

满朝文武,无一人再反对。

公孙源微微低头,冷笑不已。

他一直不怎么看得起林项,觉得那就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但徐定邦立朝之后,他常常怀念林项。

比如此时。他可以肯定,林项绝不会同意和亲,只会打过去。哪怕打不过,也要冲一冲。

但徐定邦没有那种勇气。

皇后娘娘,这一局,你怎么破?

如果这一局你都破不了,就别谈什么篡位为皇了,老老实实待在后宫当摆设。

而他也得想办法尽快逃命,再慢一步,可能就被徐定邦砍头了。

救驾之功,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

逃往哪里比较稳妥呢?公孙源暗自思忖。

忽听殿外传来皇后娘娘的声音:“本宫不同意!”

忙抬头看去,只见皇后娘娘盛妆华服,不急不缓步入宣正殿。

她来这里做什么?难道,要直接打死徐定邦?不不不,这样不行!篡位不是这么篡的!要讲策略,讲方式!

大臣们就算此时屈服于她的武力之下,过后也不会认这么凶残的君主。皇后娘娘,您可不能冲动啊!咱们徐徐图之,慢慢来!

公孙源疯狂地以目光制止。

七杀没看他。

徐定邦皱眉:“皇后,此乃朝议之地,无召不得擅入,速速退去!”

今日的晴安,看起来更美了,但再美也不能乱了礼法。

何况,众臣一个个盯着她,就像八百年没见过女人似的,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