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父亲写的散文诗》(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有请歌手姜小娥为我们带来精彩表演!”

        主持人刚说完。

        台下瞬间想起一阵欢呼声。

        姜小娥也走上舞台。

        她知道,这些欢呼有不少是因为听雨老师,不过这并不重要,她今天要做的,就是把听雨老师的歌,完美的给发挥出来。

        她相信,听雨老师这首歌,不比曲神金曲差!

        ……

        依旧是舞台剧环节。

        表演的并不是什么明星。

        而是节目组准备的演员里面,最普通的演员。

        中年妇人饰演的女儿,推着轮椅,轮椅上是头发已经花白的父亲。

        “这是什么?”父亲眼神有些呆滞,他指着旁边的一棵树。

        “那是槐树。”女儿回道。

        过了一会儿,老人又问道:“这是什么?”

        女儿继续道:“槐树。”

        两人继续一问一答。

        当问了四次后。

        女儿终于不耐烦的吼道:“说了这是槐树!你怎么回事啊!”

        父亲愣了愣,委屈的低下头,不再说话,

        接着。

        画面一转。

        剧情在这里停顿。

        姜小娥抱着吉他,坐在场景的台阶上,开始弹起了前奏。

        大屏幕上,也出现了歌曲信息。

        《父亲写的散文诗》

        演唱:姜小娥

        词:听雨

        曲:听雨

        这首歌的前奏非常简单,吉他作为主旋律,加一点铺底。

        不过吉他声最能撩拨人心弦,和弦之间的变化,瞬间将那氛围感拉满。

        “又是写父亲的?”

        “老父亲狂喜!!”

        “哈哈,听雨这孩子真不错!”

        “这小子能处,有歌他真出啊!”

        “上一首是以儿子的视角,这一首应该就是女儿视角了。”

        “……”

        就在舞台下面的大叔粉狂喜的时候。

        舞台上画面转换。

        父亲已经消失不见。

        只剩下女儿抱着个盒子,坐在那棵槐树下。

        她打开盒子,盒子里除了一些账本之外,还有一个有些泛黄的本子。

        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写了些文字。

        这时,镜头转向本子上的文字。

        “二月十号,我当爸爸了,是个虎头虎脑的女儿。”

        “八月二十号,听母亲说,女儿可以吃辅食了,今天和瑞哥借了一斤米,磨成粉。(已还)”

        “女儿一岁生日,早上去寺庙为她求了个平安符,大师说要在院子里种一棵槐树,可以保佑女儿富贵吉祥。”

        “要多赚些钱,给女儿存着读书。”

        “女儿三岁,一年多不见,居然会叫我爸爸了,想摸她小脸蛋,怕手上的茧弄疼她。”

        “今天女儿四岁了,她指着门口的槐树问我这是什么,我告诉她是槐树,她又问,我又回答,她问了16次,我回答了16次。”

        看到笔记本上的文字,再伴随着前奏的声音。

        所有观众心里一紧,接着又猛的一酸。

        一开始就来这么猛??

        “卧槽!”

        “嘶……这到底是是一首什么歌?”

        “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就在台下观众,还在被这日记本上的内容弄得头皮发麻时。

        姜小娥看了眼舞台下的父母。

        弹着吉他,凑近面前的话筒开始演唱。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

        这首歌的歌词,并不华丽,没有堆砌辞藻,可以说是非常的平凡。

        往往越平凡的文字,越能打动人心。

        特别是配合刚才的故事,还有舞台上姜小娥小小的身子,抱着吉他弹唱的画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