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谋划民生(2 / 2)

加入书签

要通过“五库管理”,压茬推进项目,以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达产达效一批的“五个一批”梯次发展格局,形成谋划项目抓落地、储备项目抓转化、推进项目抓前期、建设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良好工作局面;

城建部门要聚焦硬件设施提升、重点民生问题等领域,加大谋划力度,有效保障城市提质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教育是民生之本,要把学校建设放在重点项目建设的首要位置,根据民情民意选择规划区域,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要增加各级各类体育场地,建设好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让大家有个跳广场舞的地方,全方位为群众日常健身提供便利,激励更多群众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工业园区是重点项目的主阵地,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民间投资在重点项目中的占比。

最后,王鸿涛给冯东定了个任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达到50%以上,招商引资落地资金增速要达到30%以上,给了冯东和参会单位非常大的压力。

会后,王鸿涛把财政局局长和人事局局长留下来,问道:“老康,市里干部和区里干部的工资差距大不大?”

康义想了想说:“书记,这个我还真知道,副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能差500元—800元之间,而且市上的工资还没有山区津贴。”

王鸿涛问:“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难道我们跟市上调工资不是执行的一个标准。”

“书记,标准是一致的,但是每次调资都有区间,比如标准是可以涨100—130,市上一般执行的是最高标准,区里执行的是最低标准,因为财政拿不出那么多钱,单看一次不影响什么,但是日积月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哦,我明白了,那前面调资可不可以补齐?”

“那不可能,每次调资都是经过一系列的会议研究,出台文件,最后上报,程序是很复杂的,而且既定事实上面也不允许推倒重来。”

王鸿涛说:“那有没有其它办法,我想补齐镇北区与市直单位干部的待遇。”

康义笑着说:“书记,涨工资是大好事,怎么能没有办法?工资有那么多项,绩效工资由咱们自己调整,主要是看区委的决心和区政府的财力。”

王鸿涛对童建明说:“那你说说吧,区财政能不能负担的起?”

“书记,涨绩效工作,那么只涉及13000左右在职干部,每人就算800元,每月需额外承担1000万,一年也就1.2亿,区财政完全能承受,咱们现在可是全市唯一没有外债的县区,国库充裕,完全是书记当区长时打下的江山。”

康义好奇的问:“老童,财政上可支配资金由多少?”

童建明说:“你瞎打听什么,算好你的账就行了。”

王鸿涛记得10月份童建明做过汇报,财政现有各类上级专项资金15.8亿元,财政收入结余资金36.58亿元,创历史之最,镇北现在是真正的有钱人,等今年的增值税返还回来,那又是比天文数字,这可是中央给的优惠政策,可连续享受三年,等三年期满后,迎江市肯定还会极力去争取延续政策,所以小小的一两个亿真不算什么,童建明底气十足!

“康义,去弄方案吧,原则上是追平市直单位的待遇,必须要符合程序,要有文件支撑,尽快上常委会。”

“书记,您放心吧,涨工资的事,肯定会神速。”

“注意保密,别还没涨,就全区传的沸沸扬扬。咱们偷偷的发育就好,传到其它县耳朵里,会骂咱们不讲武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