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王鸿涛“进京”(2 / 2)

加入书签

陈德明笑道:“啥时候学会煽情了?”

“部长,您知道我的为人,这是我的真心话,除了我的父母,您是对我影响最深、帮助最大的长辈,好不容易真情流露一回,您还笑我!”

“鸿涛,别人帮你,前提是你足够优秀。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可能,我希望你永葆本色,时刻将老百姓冷暖常挂心间,以人民满意幸福为工作出发点,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事事从群众立场考虑。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才是我们帮你成长的初心,也是使命,我们的事业总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

“部长,请您放心,我一定常怀公仆情怀,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把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放在头等位置,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当好人民公仆,做到万事民为先,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同呼吸、共命运’,为了人民利益勇于奉献、敢于担当!”

下午六点,陈德明带着王鸿涛去了宴会厅,参加国宴。

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宴会,谁知道到了那里,王鸿涛震惊不已,竟然见到了几名最重要的领导,包括唐书记。

看到陈德明带来的人,大家稍显惊讶,不过很快便淡然面对,尤其是唐书记,多王鸿涛很是关照。

席间,陈德明找机会让王鸿涛给领导简单汇报长安咸城‘并城’事项,王鸿涛三言两语、简明扼要阐述了“并城”的可行性、必要性。

对于这项工作,中央多次讨论,尤其是上次陈家忠书记已经做了一些工作。

今年,长安的各项工作一日千里,让大家看到了长安更多的可能性,对于王鸿涛的积极谋划“大长安”战略表示肯定,几位领导原则上表示同意。

王鸿涛以为这是陈德明给自己创造汇报工作的机会,他哪知道,这是陈德明让他直接进入领导们的视野,“并城”是小事,省长的位置才是“关键”!

行为决定层次,细节决定成败,能坐在一起吃饭,已经说明了问题,这是王鸿涛还没有意识到的,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和无数次,甚至成为以后的常态化。

幸好,王鸿涛今天的表现有礼有节,行为举止有度,而且一些见解让人耳目一新,陈德明和一些领导很满意。

回家的路上,王鸿涛回味起今天的晚宴,越琢磨越心惊、越兴奋。

晚上九点左右,王鸿涛快到家时,市委秘书长拓晓军刚招待完财政部的相关人员,给王鸿涛汇报,争取到给经济建设司司长汇报工作的机会,时间定在了上午十点。

常务副市长刘杰也反馈过来进展,已经向相关部门递交了申请,刚刚招待完有关部门的领导。

说是领导,王鸿涛知道,一定是司长一下级别。

听到敲门声,刚准备睡觉的儿子飞快的跑到门口,急切的监控看了看,果然是爸爸回来了,打开门高兴的说:“爸爸,你怎么现在回来了?”

王鸿涛笑着说:“想儿子了,就飞回来了!”ωWω.GoNЬ.οrG

“爸爸骗人,你肯定会出差!”

“哈哈,知父莫若子,爸爸有公事要办,这周都待在家里。”

刘梦瑶敷着面膜,走到客厅,也是开心不已,问道:“没喝醉吧?”

王鸿涛笑着说:“今天的饭局想喝醉都难,部长带我去见了见世面,帮我铺路。”

刘梦瑶惊讶的问道:“鸿涛,不要告诉我,你又要提拔?你两年红线还没到,怎么可能?难道你要当省长?”

王鸿涛笑道:“事在人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想用我,总会有办法,你别操心了!”

“也是,我们处长主持了半年工作才转正,只要用你总会有办法,规矩就是给我们底层定的,对你们领导不管用!”

“看把你酸的,要不要我给你跑跑官?”

刘梦瑶笑着说:“我才不当官呢,看着累得慌,天天应酬、接待、加班,我有儿子就够忙的了。现在挺好的,基本上不怎么加班,除非下去调研、检查工作。儿子还小,没人监督肯定不行。”

儿子赶忙辩解:“妈妈,我啥时候不自觉了?哪天的任务不是我主动完成的?是你自己要不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